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以锦州市安全控害的工作实践说明安全控害技术具有节本增效明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植保技术素质的优点,并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探讨开展安全控害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禽流感H9N2毒株翼下静脉注射雏鸡,诱发1、7、14、21、28日龄雏鸡排毒,从攻毒后第5d开始泄殖腔和咽喉取棉拭子,1次/d,连续3d,用HANKS液稀释。用滤器过滤后取滤液接种于10日龄鸡胚,培养96h后收取尿囊液,测定血凝性。根据母源抗体测定的结果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认为不同日龄免疫母鸡的最佳免疫时间为每隔3~4个月,加强免疫1次,雏鸡应在2周左右第1次进行油苗免疫。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养猪第一大国,同时也是猪病多而复杂的国家。猪的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仍然严重地危害着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发展,部分人畜共患病毒病还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由于猪α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且其具有速效多能、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无疑是猪病毒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理想生物制品。近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为了表达出高效、廉价的重组猪α干扰素,对猪α干扰素进行了深入研究。1猪干扰素的分类参照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制定的干扰素命名规则,即根据干扰素的动物来源进行初分类,再根据干扰素的抗原特性和分子结构的差异分成不同的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论述我国南方沙梨的栽培现状、分析沙梨在我国的生态适应性和比较部分产区气候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南方地区发展优良的早中熟沙梨品种,并采用简易式棚架栽培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阐述了棚架式栽培的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是一种复杂的、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据统计,我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1%~23%,隐性乳房炎乳头阳性率更是高达50%左右[1]。奶牛乳房炎不仅造成产奶量下降,使奶品质  相似文献   
6.
将3批(0501、0502、0503)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间隔一定的时间抽取样品,测定样品的中和抗体效价和攻毒保护率。结果表明:3批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在-20℃保存24个月,在2~8℃保存18个月,25℃保存6个月,均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鸭瘟灭活疫苗效力试验和安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已建立的鸭瘟病毒(DPV)AV1221株基础种毒经鸭胚繁殖、收集胚液病毒、0.2%甲醛溶液灭活后,与矿物油佐剂乳化制备了3批鸭瘟灭活疫苗.成鸭的免疫攻毒测定,疫苗最小免疫剂量为0.12 mL,确定使用剂量为每羽份0.5 mL.单剂量、单剂量重复和超剂量安全试验结果显示,疫苗不引起产蛋鸭的全身不良反应和明显的局部反应.疫苗的免疫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在不同品种的成鸭中,使用不同的免疫途径,均能诱导产生80%以上保护;在雏鸭中,经二次免疫也能够诱导产生80%以上保护.疫苗一次免疫鸭后,不同时间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GMT)分别是,7 d为1:3.2、10 d为1:4.6、14 d为1:8,21 d、30 d和60 d均为1:7;免后10 d可以产生80%攻毒保护,14 d和21 d可产生完全保护.疫苗的免疫持续期试验结果表明,成鸭经1次免疫后150 d,雏鸭经二次免疫后60 d均可维持80%以上保护.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锦州市农区鼠情的多年普查,介绍了锦州市农区主要优势鼠种、害鼠地理分布、农区害鼠鼠种分布、农区害鼠的时间分布等鼠害分布与发生概况,简要阐述了包括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器械灭鼠、化学灭鼠等鼠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呕吐、脱水和对哺乳仔猪高致死率为主要特征,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及时准确地诊断PEDV感染对于预防和控制PED至关重要,目前已经开发了许多用于PEDV、病毒蛋白及核酸的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层析技术等免疫学方法;RT-PCR、实时定量RT-PCR、核酸等温扩增技术、CRISPR-Cas系统检测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本文针对PEDV的抗原检测技术和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PEDV的临床监测和PED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病毒灭活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的过程。病毒的灭活效率常受到病毒特性、灭活剂种类、灭活目的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通常病毒特性和病毒灭活后的用途决定了灭活剂的选择,疫苗研制需病毒完全灭活的同时保持病毒保护性抗原表位结构完整,以诱导有效的宿主免疫反应;分子生物学检测则需要病毒基因组完整等。因此选择适宜的灭活剂对高致病性病原进行灭活是病原分子诊断、血清学分析以及疫苗开发等后续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越来越多的病毒灭活剂被开发和利用,本文选择5种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化学类病毒灭活剂:甲醛(Formaldehyde)、β-丙内酯(β-propiolactone)、胍基离序盐(Guanidium based chaotropic salts)、补骨脂素(Psoralen)、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对其灭活机理、病毒灭活特点以及灭活病毒在后续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