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9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006年起,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红旗泡水库菹草大量繁殖,其覆盖率已占库区总面积65.4%,引起水库水pH值上升,最高达到8.9~9.6。通过对菹草生态习性及在水库中生长规律进行调查分析,表明红旗泡水库当时已形成"草型富营养化",针对此情况,制定出水库菹草控制方案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松嫩平原上的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丹顶鹤等大型水禽和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笔者于2008年春、夏和秋三季对扎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底栖动物主要由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组成,共计93种(属);春节物种数最高(64种),秋季次之(54种),夏季最少(38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都是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夏季Sinnpson优势度指数(D)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  相似文献   
3.
2008年夏我们对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利用指示生物和生物学指数评价水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8种,隶属于3门6纲。昆虫纲和腹足纲为绝对优势类群,分别为14种和12种;寡毛纲4种,甲壳纲动物3种,蛭纲1种,辩鳃纲4种。物种分析得到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为扎龙湿地的优势种。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各样点呈现一定差异,以扎龙湖入口密度最大,为1744个/m2,而东升水库最小,为176个/m2。扎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B)为21.6g/m2,变化范围为3.68~63.36g/m2。采用生物学污染指数(IBP)与Chandler生物指数(ICB)对扎龙湿地的水质进行生物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4.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是我国第一个丹顶鹤等大型水禽和湿地生态类型的一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春、夏和秋季对扎龙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对该湿地水体污染状况以及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底栖动物主要有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组成,共计93种(属);物种数在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物种数最少。底栖动物群落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都是春季最高,夏季最低;Sinnpson优势度指数(D)是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采用寡毛类生物指数值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对该湿地水体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该区域水质污染程度为中污染。  相似文献   
5.
于2008年春季,用Peterson采泥器对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7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利用指示生物结合生物学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64种,隶属于3门6纲。昆虫纲和腹足纲为绝对优势类群,分别为37种和16种;寡毛纲5种,甲壳纲动物3种,蛭纲2种,瓣鳃纲只1种。物种分析得到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cahayensis)和细长摇蚊(Chironomus attenuatus)为扎龙湿地的优势种。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各样点呈现一定差异,D6#最大,为1 120个/m2,而D7#最小,为241个/m2。扎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B)为12.40 g/m2,变化范围为1.76~25.30 g/m2,平均生物量(B)为12.40 g/m2,变化范围为1.76(B4#)~25.30 g/m2(B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3.40为2.76,采用生物学污染指数(IBP)与Chandler生物指数(ICB)对扎龙湿地的水质进行生物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调查了红旗泡水库及周边水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鉴定出底栖动物19种,隶属于3门、7目、12科,其中软体动物门10种,占总物种数的52.63%;环节动物门4种,占总物种数的21.05%;节肢动物门5种,占总物种数的26.32%。红旗泡水库的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截口土蜗Galba truncatula及斯蒂齿斑摇蚊Stictochironomus sticticus,而红旗泡水库周边水域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划蝽Sigra distanei及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秋季红旗泡水库及周边水域底栖动物的密度分别为(150.4±152.88)ind·m-2和(229.33±192.89)ind·m-2。红旗泡水库的Ma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周边水域,而Pielou均匀度指数高于周边水域,说明红旗泡水库的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低于周边水域,但均匀度较高。红旗泡水库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主要是杂食者,而周边水域主要是捕食者。  相似文献   
7.
红旗泡水库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郊区,是一座大Ⅱ型平原水库,水源引自嫩江,库区面积35km^2,库容1.16亿m^3,主要功能是为大庆石油化工和市区居民供水,还具有防洪、灌溉、养殖和旅游等多功能。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生态类群,其自身可以加速水底有机碎屑的分解,调解泥一水界面的物质交换以及促进水体的自净等,底栖动物由于其自身的生活史特点,也是水质生物评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生物。  相似文献   
8.
2005年秋对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通过DPSv7.55软件分析密度和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利用指示生物和生物学指数评价水质现状.研究结果为.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柄动物17种,水生昆虫中摇蚊属占绝对优势类群;底柄动物密度在分布区内变化为:D边缘区D核心区、D上游D下游;底栖动物密度与环境因子中的营养盐DIP关联最大;物种多样性与水体营养水平呈相反趋势.目前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水体有向富营养水平过渡的趋势.利用底柄动物群落结构与理化指标相结合能反应水质状况,因此该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水质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2013年7月对红旗泡水库浮游动物及水质情况进行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4种,根据浮游动物出现频率、丰度和优势度y>0.02的优势种类有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quadrata、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哲水蚤Calanidae sp.、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爪哇小剑水蚤Microcyclops javanus、英勇剑水蚤Cyclops strenuns。浮游动物平均密度1418.78ind/L。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综合评价表明:红旗泡水库水质属于中污染或无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0.
于2013年6月和2014年9月对红旗泡水库6个采样点进行2次浮游生物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48种,分属6门,平均密度375ind./L,平均生物量0.991mg/L;浮游动物14种,其中包括原生动物2种、轮虫类4种、枝角类3种、桡足类5种,平均密度114ind./L,平均生物量0.598mg/L。由此可估算鲢鳙鱼产潜力为133 489kg,其中,鲢生产潜力为50 460kg,鳙生产潜力为83 029kg。按照起水规格鲢2.0kg、鳙2.5kg计算,鲢和鳙鱼种理论放养比例大概为2∶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