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池塘条件:①底质以砂底为好,放养前应清除淤泥,进行整塘,②池水较浅。一般在6-8月水深在80-100cm即可,一是利于提高水温;二是透光层相对较大,有利于水草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三是水压小有利于沼虾的呼吸运动。  相似文献   
2.
应用猪瘟兔化弱毒制备的猪瘟兔化疫苗常因为剂量不足而引起免疫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兔检(RID)合格的猪瘟兔化苗批间差异较大,质量不稳定。为此建立微量细胞培养ELISA用以测定HCLV TCID50,并获得成功,可以替代RID测毒。  相似文献   
3.
泥鳅(Misguruus anguillicaudatus)属鲤形目、鳅科,该科种类颇多,但供养殖和出口的主要是泥鳅,其肉质清淡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夏秋季节野生泥鳅捕获量大,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较低;冬春季节,野生泥鳅捕获量锐减,价格较高。因受其市场  相似文献   
4.
<正> 自1984年春以来,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南、贵州及河南等地爆发了“兔病毒性出血症”,此病发病快,潜伏期短,死亡率高。为了探讨本病的发生和发病机理,我们对本病的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进行了详细的剖检和系统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兔的一种新病毒病——兔病毒性出血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1984年春,在江苏无锡、宜兴、江阴等地先后爆发了一种兔的急性传染病。11月以来,上述地区及南京郊县、淮阴、上海、浙江和安徽等地又爆发了同一疾病,而且还在继续蔓延,给养兔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我们为了防制此病,开展了对本病的研究工作。根据其流行病学,病理剖检,病毒学和免疫学诸方面的资料,将此病暂名为“兔病毒性出血症”。  相似文献   
6.
对早期建立的PPA-ELISA测猪瘟兔化弱毒(HCLV)抗体和PPA-ELISA抑制法测HCLV毒价的2种方法作总结性回顾。前者用于猪瘟的免疫监测,以抗体的分布曲线显示HCLV的免疫效果,出现低谷为免疫力不足,出现特异高峰则可能有强毒侵入;如群体保护率小于50%,表明免疫失败。后者主要用于细胞培养液小样的HCLV毒价测定,方法简单,一次能测多个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在现用的疫苗中抑制价高的,完全有可能用16万或20万倍稀释通过兔体测毒。对此,建议将兔体半数反应量(RID50)标准提高至16万或20万倍稀释,一次通过,免疫剂量用400RID50,与国际接轨,达到早日消灭猪瘟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用猪肾细胞培养猪瘟免化弱毒,培养液用PEG沉淀,沉淀物再经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予以纯化,可以得到ELISA效价为1:80~1:5120、A_(260)/A_(280)为1.32—2.38的含毒收集物。将其接种家兔,可引起典型的体温反应。在电镜下能看到大量散在的、直径为40—50nm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8.
兔出血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种新的病毒病-兔出血症(Rabbit Haemorrheagic Disease,RHD)已被确认,其病原-兔出血症病毒(RHDV)首次在中国得到鉴定,RHDV为二十面体的小病毒,直径32-34nm,无囊膜,浮密度1.36-1.38g/cm#+3,沉降系数162 S。核酸为ssDNA,线性,分子量2.4×10#+(6)d,碱基的mol%为C=23.7、G=20.5、T=31.9、A=24,G+Cmol%为44.2,含4条结构多肽,分子量为VP#-(1)58-60kd、VP#-(2)54.7kd、VP#-(3)51-53kd和VP#-(4)26kd,能凝集人红细胞,抵抗乙醚、氯仿,对pH3和50℃60分钟稳定,能形成核内包涵体。据此,该病毒似可归于细小病毒属,为该属的一个新的有特殊个性的成员。该病为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只侵害成年家兔,在易感兔中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极高,常引起毁灭性流行,人工接种多于24-72小时内死亡,以全身性出血和多发性血管内凝血为主要特征。临床诊断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急性猝死,肺严重出血,肝充血、出血和坏死。用肝、脾等匀浆或血清作血凝( 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即可确诊该病。脏器甲醛灭活疫苗能在3-4天内控制该病流行,免疫血清效果亦佳。由于预防接种、正确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的贯彻执行,该病在我国已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用微量凝集试验代替经典的试管法检测牛布氏杆菌抗体。在96孔“V”型血凝板上,将血清样本(25ul)进行倍比稀释,加入1:4(40亿个菌/ml)稀释的标准菌体抗原,混匀后,置37℃下反应4小时,即可观察结果。本法快速、灵敏、节省材料、简化操作程序,适应于群体大样本快速分析。试验表明:用本法检测样本的阴/阳临界效价为1:4,也即当血清凝集(++)价在1:8以上者即判为阳性。通过与试管法比较表明:二种方法对138份血清的阳性检出率毫无显著性差异(P>0.01,X~2=0.00)。  相似文献   
10.
匙吻鲟(Polydonspathala),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属于鲟形目,也是目前最古老的辐鳍鱼类之一.1990年引进我国,在人工养殖中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是改善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的理想品种之一.匙吻鲟是一种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65kg,适合大水面养殖.临沂市大水面资源非常丰富,水库众多,饵料资源丰富,2003年我们进行了网箱养殖匙吻鲟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