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为满足出疆原油管道设计的需求,对北疆原油和吐哈原油分别进行了添加降凝剂的评价试验。在快速降温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管输工况下添加降凝剂输送和罐内储存的模拟试验,并确定了北疆原油和吐哈原油适用的降凝剂、理想的热处理温度、加剂浓度及加剂站点,论证了两种原油通过一站加剂热处理之后实现常温输送和储存的技术可行性。提出了应用新型高浓缩降凝剂的设想并作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2.
东滨线一次预热投产小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冷热油交替顺序输送中热力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芝来  梁静华 《油气储运》2005,24(10):46-49
针对冷热油交替顺序输送过程中的热力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文献[1]引用的边界条件存在的问题和与实际情况存在的差异。在对边界条件和相关公式进行修正后,得出了与文献[1]不同的计算结果,并在东营-滨州管道投产各项测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予进一步论证。今后若采用俄油与大庆油冷热交替输送,仍以文献[1]中表明的7天为一个循环,则每个循环中俄油不加热输送时间必须缩短,即对冷油提前加热,以恢复温度场,确保高凝点的大庆原油以33℃安全温度进站。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中洛管道热媒换热器经常发生大面积结垢引起换热量下降的情况,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原油含盐量大、机械杂质过多、低输量运行导致原油流速过低等是换热器结垢的主要原因。通过论证提出了几项治理方案。第一方案为采用新型换热器,既可保证较高的换热量,又能降低结垢速度,并能适应中洛线目前低输量或将来提高输量的运行要求;第二方案为加装纵向折流板,可以显著提高换热能力,延长清洗周期,但耗费资金可观;  相似文献   
5.
任京输油管道加降凝剂正反输现场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任京输油管道加降凝剂正反输现场试验测量结果证明 ,当加剂原油达到要求的处理温度时 ,正反输运行不会使加剂处理效果明显变差。以改变了输油方向后的原油温度及输量估算了管道有效管内径 ,并根据管道运行中等效传热系数和加剂原油流动性改善效果估计了采用加剂单向输送所要求的最低输量。对加剂输送和正反输运行作了初步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大庆原油加降凝剂后先急冷后缓冷处理工艺的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原油凝点比不加剂原油降低了14.5℃,比加剂后单纯慢速降温处理降低了7℃,而且低温下的粘度也明显降低。采用这种新型处理工艺将拓宽原油加降凝剂输送的应用范围,并可大幅度降低管道运行中的燃油消耗。  相似文献   
7.
着重介绍了中洛复线加降凝剂输送3次现场试验,通过热力与水力计算,说明中洛复线可采用隔站点炉运行方式;根据对管道等效结蜡厚度变化规律的讨论,评述了低输量加剂输送管道结蜡规律和清蜡措施;分析了等效结蜡厚度与管道传热系数的关系,认为随着等效结蜡厚度的增加管道的传热系数将随之降低。采用加剂综合处理工艺以降低原油的凝点和粘度,保持一定的结蜡凝油层厚度以降低管道的传热系数,是实现安全降低原油的凝点和粘度,保持  相似文献   
8.
热油管道启输投产热力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国内外热油管道启输投产技术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描述热油管道启输投产预热过程的热力计算数学模型,并编制了计算软件,给出了计算实例并对算例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根据蓄热量相等原理来确定热油管道投油时间既科学又准确,可为热油管道安全、经济启输投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