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猕猴桃叶斑病典型症状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结合回接试验确定病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通过不同培养条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探究,以期为该病害发生规律的探究和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引起猕猴桃叶斑病致病病原为可可毛色二孢菌(L.theobromae);该病原菌在10~35℃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5,光照条件为连续光照,适宜的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膏.  相似文献   
2.
本病发生于青海刚察县哈尔盖镇塘曲村农户王秉所饲养的三元杂交商品猪,共计母猪18头。2008年5月,村内两个社育肥的猪出现个别猪厌食、高烧,并且出现死亡,我站依据本病病因,即使诊断治疗,确认强效阿莫西林对猪链球菌有一定的疗效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探求不同施肥量对猕猴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明确最佳施肥量,分析施肥量对猕猴桃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猕猴桃萌芽期一次性施入复合肥料0 kg/株(对照)、0.25、0.5、0.75、1 kg/株,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红阳”猕猴桃产量、品质(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可有效提高猕猴桃平均横、纵径,施肥量为0.75、1 kg/株的平均横、纵径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肥量均可提高猕猴桃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5.10%、12.55%、27.21%、13.08%,其中,施肥量为0.75 kg/株的处理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施肥能提高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施肥量为1 kg/株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施肥量为0.5 kg/株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145.29 mg/100 g;施肥量为0.75 kg/株的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1.18%和6.04%,均高于其他处理。(3)整个生育期间,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总体均呈“S”形上升的变化趋势,叶片及果实的氮磷钾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4)整个生育期内各器官氮含量顺序为叶>果,其中叶氮含量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的氮含量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各器官磷含量顺序为叶>果,叶的磷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的磷含量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叶的钾含量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钾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不同施肥量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猕猴桃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改善果实营养品质,综合效果以施肥量为0.75 kg/株最佳;整个生育期间,果实干物质含量呈“S”形上升的变化趋势,各器官氮磷含量为叶>果,叶的钾含量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钾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们根据西峡袋料香菇规模栽培十几年的越夏问题调查分析,总结出一套袋料香菇安全越夏防范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刚察县绵羊蠕形蚤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刚察县哈尔盖地区6个自然村的藏系绵羊,随机抽取120只适龄母羊,进行了为期两年(1998—2000年)调查研究体表寄生虫蠕形蚤的流行病学、生活发育史及发病机理。结果:因地区地理环境,其生活发育史等一系列有着特殊的规律,其感染率均在65%以上。  相似文献   
6.
7.
对疑患内寄生虫病的30只藏系绵羊,随机分成A、B、C3个试验组,每组各10只,分别用达虫灵、虫克星、丙硫咪唑进行驱虫,然后进行效果评定。试验结果表明:A组(达虫灵)效果最好,虫卵减少64.3%,B组(虫克星)虫卵减少53.2%,C组(丙硫咪唑)驱虫效果最差,虫卵减少48%。  相似文献   
8.
9.
我市一新建鹌鹑饲养场,自1995年5月起先后从外地购进成鹑500只,幼鹑2500只。当年7月中旬, 两批35~50日龄的鹌鹑先后发生以血便为特征的疾病,表现为食欲减废,双翅下垂,便稀,色灰黄,混有血液,重者聚堆,甚至倒地不起,一周内死亡167只,占发病群的12.0%.剖检显示,空肠后段及回肠弥漫性出血,盲肠有大量出血斑点,粘膜部分坏死,内容物混血,其它脏器未见明显病变.38例粪便实验室检验,均有大量球虫卵囊,系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卵囊形态,辅之以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最大残留限量(MRLs)也称容许量(Tolerance),是指食品和饲料上/中的残留浓度的法定限量.设定这些最大残留限量所使用的方法在促进国际间贸易、协调一致和工作分担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以往美国和加拿大农药残留限量的设定方法一般是从一批监督田间试验数据中找出最大残留值,然后将数值向上进位.关于残留限量应该比田间试验最大残留值高出多少方面缺乏相关的指导方法,因而来自不同政府机构的评估者对设定水平和向上进位程度意见不一.限量设定程序中存在的这种主观性常常导致不同的评估者基于同一数据却提出不同的残留限量值.美国环保局(EPA)和加拿大卫生局(HC)因而决定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残留限量协调工作组",其成员来自EPA下属的农药管理局(OPP)和HC下属的有害生物管理局(PRMA),还包括来自加利福尼亚农药管理局(Califomia DPR)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观察员.工作组的任务是建立和提出一套基于统计学的规程作为从提交的田间试验数据来设定最大残留限量的标准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