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蝴蝶兰27个品种观赏性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蝴蝶兰27个品种的12个观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指标可以分为6个主成分.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全部性状信息的86.61%;通过计算各品种的重要主成分值.得出10个观赏性状优良的品种.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近.  相似文献   
2.
1997年,美洲斑潜蝇在新疆首次发现.同年在哈密地区也发现了此虫.近几年,该虫在我区瓜、菜产区突然暴发成灾,在我区瓜菜上造成的损失在15%-50%之间,重可达70%.为了尽快控制此虫在我区的发生蔓延,我们采用了几种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方法,防效达90%以上,美洲斑潜蝇基本得到了控制.现将美洲斑潜蝇防治实用技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适合广东丹霞2号红茶的最适加工参数,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分析了不同萎凋和发酵时间对红茶香气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萎凋时间延长,醇类香气物质增加显著,促进了花果香的形成和释放;醛类物质整体降低,青香气息减弱;茶多酚及儿茶素在萎凋33 h后显著下降,水浸出物含量增加;氨基酸总量降低。研究认为,萎凋33 h制成的红茶各项指标最佳,综合品质好。随着发酵时间延长,醇类物质总体出现降低→稳定→显著降低趋势,酯类物质整体变化不明显;酸类物质增加;氨基酸在发酵12 h以后显著降低;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均呈下降趋势,12 h后降低不显著。研究认为,丹霞2号红茶最佳发酵时间为12 h,此时各项品质指标及感官审评结果最佳,发酵过度则口感酸涩。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茶叶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茶叶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可采取的措施,以期帮助广大茶叶企业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春茶生产与销售,尽可能地减少损失、提升效益。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朱顶红冬季盆栽主要园艺性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引进的51个朱顶红品种种球为材料,于2013年冬季在广州地区,种植于不加温的温室中,对花期、株高、花葶长、花径、叶片长、花色、瓣型、香气等主要园艺性状进行观察记录和品种分布分析,发现均存在较大的变异类型;32个品种的花叶能够同步生长,19个品种则呈现明显的花叶不同步现象。本研究结果为朱顶红在中国华南地区的冬季生产以及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兰产业化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兰产业与其他花卉产业一样得到恢复并迅速发展,特别在国兰资源较丰富的省份,如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云南、四川、贵州、重庆、上海等南方省市,发展尤为迅速。资源较少的北方省市也在奋起直追,如北京、山东、陕西、河南、辽宁等地也涌现出不少兰花赏玩者和爱好者。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花多多1号、奥绿肥(13-14-13)、尿素、花多多9号等施肥处理及母株剪除与否对杂交后代春石解001秋芽和春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6月为春石斛001的生长旺盛期,9-10月为假磷茎成熟期.高浓度氮肥施用(T2)不利于春石斛的生长,尤其是假鳞茎的横向生长.假鳞茎茎节瘦小,并且严重降低了Ca,Mg的吸收水平.其他处理对秋芽生长增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春芽生长增M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花多多1号结合花多多9号(T3)或奥绿肥(T1)处理效果最佳,矿物质吸收比较均衡不剪除母株条件下,新芽生长旺盛期长势良好,但在生长后期,植株长势变差,假鳞茎出现徒长现象,茎节变得瘦弱,植物全Ca的吸收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8.
文心兰品种染色体数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保存的部分文心兰品种资源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其中9个品种得到较分散的中期染色体图片,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从2n=56到2n=140,最多的是最少的2.5倍。  相似文献   
9.
丹霞系列白毛茶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感官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粤北仁化白毛茶群体中选育出的丹霞1号、2号(CK)、3号、5号、6号、8号、9号10号和13号等9个无性系新品种(系)的芽叶性状及其1芽1叶原料加工白茶的感官品质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参试新品种(系)芽叶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可划分为芽头特大、肥大(壮)、细长,叶形长椭圆、椭圆和圆形,叶色深绿、绿、浅绿或黄绿,叶质柔软、硬、硬厚,叶身内折、平、稍背卷等3大类;(2)制茶感官审评显示,6个新品种(系)加工的白茶品质特征各异,但都是适制“甜醇鲜爽、花香毫香凸显”型高级白茶,其中:丹霞1号制作白茶呈现出“蜜韵花香型”感官特征,丹霞3号表现为独特、愉快的“脂粉香带药香”,丹霞5号具有愉快的“松木甜香”,丹霞8号为浓郁、愉快的“芳草气带草果药香”,丹霞6号、9号芽头肥大、茸毛亮白,兰香甜韵浓郁持久;丹霞10号呈现细腻、愉快的“柠檬香(柚叶)香气”,丹霞13号综合品质稍差,表现为“清甜微花香”特点;除丹霞13号综合得分稍低于丹霞2号对照外,其他各个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感官品质均达到或超过对照种,综合品质次序表现为:丹霞1号≥丹霞9号≥丹霞8号>丹霞5号≥丹霞10号≥丹霞6号>丹霞3号≥丹霞2号>丹霞13号.  相似文献   
10.
广东客家茶代表产品的主要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广东梅州、河源、韶关等12个不同地域和品质风格客家茶鲜叶及其成品茶的主要理化成分,并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差异。结果发现,无论是鲜叶蒸青样,还是成品茶,不同客家茶之间的主要品质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总量均不同程度地显著高于新引进客家对照种龙井43(CK),总体上呈现出大叶种仁化白毛茶、潭山水仙茶和锅叾水仙茶>中叶种西岩乌龙>小叶种黄坑茶、官田茶、清凉山茶和上莞茶》CK的趋势;成品茶中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是形成客家茶叶独特“高火甜韵”或“炒米甜韵”和“甘浓而不苦涩”特征的主要物质基础,而影响这些品质成分含量高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客家本土茶树的种性和传统的“晒(晾/做)青+长炒青冶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