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自1985年首次在英国发现以来,其研究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BSE病原是一种朊病毒,与羊痒病(Scraipe)、人新型变异型克雅氏症(vC JD)、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W D)相同,是一种神经退化性疾病,引起患病动物的意识障碍和运动功能衰退直至死亡[1~3]  相似文献   
2.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3.
从 ISO90 0 0标准的实际出发 ,阐述了图学教育的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图学应用能力和现代设计思想 ;在工程图学教学中还应大力推广和使用与 ISO标准相一致的国家标准 ,注重 CAD、 CAM、 CAE在图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锌和镉胁迫下的桑树幼苗盆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培液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0、2.5、5、10、25、50、100、150、200、250 mg/L) Zn2+、Cd2,模拟重金属胁迫桑树幼苗,研究不同培养时间、桑树幼苗不同部位吸收、积累和转运Zn2+、Cd2+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桑树幼苗体内锌、镉含量随着加入水培液中Zn2+、Cd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不呈线性关系.水培液中的Zn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100 mg/L),培养桑苗8d,茎叶部分的锌含量总体上不断上升,桑苗根部的含锌量总体上随培养液中Zn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水培液中Cd2+浓度为200 mg/L时,桑树幼苗体内的镉含量最高;水培液中的Cd2+浓度>50 mg/L 时,桑树幼苗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锌、镉在桑树幼苗体内的累积和分布情况是:根部>茎叶.  相似文献   
5.
植物动力2003在冬小麦上应用的试验示范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植物动力2003在冬小麦土施用的最佳方法是喷和1000倍液浸种,喷施的最佳时期冬小麦拔节期,植物动力2003可增强冬小麦的抗旱,抗寒能力,提高冬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单株分蘖和次生根数,有明显增产效果,增产率为3.0%~16.7%。  相似文献   
6.
为了说明艾蒿在砷等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以广西某有色金属矿区废弃砒霜冶炼厂周边的艾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采样的方法,采集调查样地中的艾蒿优势种群及其根部土壤样品,对不同采样点艾蒿根部土壤的部分理化指标及艾蒿根茎叶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艾蒿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对根部土壤与艾蒿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对艾蒿根部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采样点土壤重金属污染极为严重,与所在县区土壤背景值相比,艾蒿根部土壤被测重金属元素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As 1582.6、Mn 11.4、Zn 44.3、Cu 32.6、Pb 12.2、Cd 285.7,平均超标倍数分别为As545.37、Mn 2.60、Zn 7.56、Cu 4.77、Pb 5.50、Cd 80.83。其中,砷和镉的污染最为严重,锌的污染较为严重,铅的污染位居第三,铜的污染相对较轻,锰的污染最轻。(2)艾蒿根部土壤的单项污染指数与地累积指数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各采样点艾蒿根部土壤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为重度以上,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  相似文献   
7.
以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为例,研究了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马尾松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并对坡向、海拔高度、恢复年限、植被类型等生态因子与马尾松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电导率、凋落量、纤维素分解强度等与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凋落物有机质含量与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坡向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东南坡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西北坡高;在一定范围内,植被恢复时间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就越高;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随海拔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干扰的频度和强度不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规律也不同,干扰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就越贫瘠.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分析广西河池不同产地红丝线的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桂西北这种特色植物资源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测定了红丝线中镉、锰、铅、锌、铜等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湿法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红丝线中重金属元素 Cd、Mn、Pb、Fe、Cu、Zn的含量,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红丝线中的 As、Hg、Se含量。[结果]红丝线中的 Cd、Mn、Pb、Fe、Cu、Zn、As、Hg、Se 含量分别为:1.62~17.25、8.93~142.53、4.37~18.43、103.7~242.81、2.55~5.35、85.40~146.30、0.07~0.54、0.00~0.08、0.00~0.47 mg/kg。参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采自河池各地的大部分红丝线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或达到临界值,其中, Cd、Pb、Zn含量超标比较严重。[结论]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红丝线及其他食用植物产品质量安全影响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长坡尾矿坝植物修复过程中土壤脲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集广西南丹县长坡矿尾矿坝0~20 cm表土,测定了土壤pH、有机质、碱解N含量和脲酶活性。采用数理统计的相关分析方法,探究重金属污染区的植被自然恢复和植物修复过程中,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肥力水平的关系,为重金属污染区土壤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长坡尾矿坝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肥力状况仍然较差。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碱解氮含量之间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性不大。在尾矿坝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五节芒、苔草、割鸡芒等植物根际土脲酶活性的平均值相对较高,而狗牙根、类芦根际土的脲酶活性相对较低。如果不引进外来物种,只选择该尾矿坝上自然生长的植物作为生态恢复的物种,五节芒、割鸡芒和苔草等植物应作为优先选择的物种,类芦、狗牙根等植物可作为第2阶段修复的物种。  相似文献   
10.
崔萍  安慧  刘旭辉  高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573-6576
概括了缫丝厂废水排放的特点,并对缫丝厂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废水回用与资源化利用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当今缫丝企业废水治理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