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理成熟期测定Cd污染土壤中生长的亚麻农艺性状、产量以及根、茎、叶、籽壳和籽粒中的Cd含量,研究不同亚麻品种对Cd吸收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生长在同一污染土壤上的5个亚麻品种中,陇亚15号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最好。各亚麻品种不同部位Cd的吸收积累差异显著,其中,叶、茎中Cd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坝选3号籽粒中的Cd含量最低,其次为阿里。以上研究可为筛选籽粒Cd低积累,其他部位Cd高积累的亚麻品种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7种不同除草剂防除红麻福红991田杂草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敌草胺、乙草胺、精异丙草胺等7种除草剂对红麻田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差异均不显著,对杂草株防效达到78%~98%,对杂草鲜重防效达到77%~98%。48%氟乐灵EC对福红991的安全性最好,福红991植株鲜重达到3.35 kg/m2。  相似文献   
3.
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肥力保持和农作物增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可降解麻地膜对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以番茄成熟期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麻地膜和塑料地膜处理下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麻地膜处理对土壤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没有显著影响,而塑料地膜处理显著降低了水解氮、有机磷和速效钾含量。覆膜处理未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麻地膜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节细菌属、糖霉菌属和鞘脂菌属等与土壤碳降解相关细菌的相对丰度,促进了土壤碳循环过程;塑料地膜显著降低了节细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和丰佑菌属等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覆膜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麻地膜和塑料地膜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而麻地膜处理显著增加了支顶孢属等抑菌真菌的相对丰度,抑制了土壤中病原真菌的繁殖。土壤速效钾是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最主要的环境因子。麻地膜可以增加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改善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麻地膜覆盖在设施大棚内对樱桃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浙樱粉1号’为实验材料,设置3个处理:麻地膜覆盖、塑料地膜覆盖及对照(不覆盖),比较了不同覆盖措施对‘浙樱粉1号’株高、茎粗、单株鲜重、结果数量及樱桃番茄鲜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施大棚内采用麻地膜覆盖增加了‘浙樱粉1号’株高、茎粗、结果数量及樱桃番茄鲜果重。麻地膜覆盖对设施大棚内种植的樱桃番茄有增产作用,麻地膜的推广应用可以减少塑料地膜对环境污染,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类型向日葵籽粒理化性质与利用价值,以3种不同类型向日葵籽仁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含量,脂肪酸组成以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观赏向日葵阿尔卑斯橙子红晕黑心和食用向日葵JZ055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4.55%和41.26%,低于油用向日葵陇葵杂6号(49.93%),...  相似文献   
6.
应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食用栝楼雌雄植株的DNA指纹图谱,获得与食用栝楼雌雄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可准确、有效地鉴定食用栝楼种苗雌雄性别,为栝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育成黄麻主要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选用1949年以来,在中国有一定的推广面积和具有清晰系谱关系资料记录,以引进或育成的20个长果种和40个圆果种黄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亲缘系数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60多年来黄麻生产上历经6次品种更替的主要品种间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长果黄麻中,20份供试品种共组成190对组合,31.58%存在亲缘关系,COP总和为38.5625,平均为0.0964,表明2/3的品种在系谱上的遗传关系较少;在圆果黄麻中,40份供试品种共组成780对组合,其中50.26%存在亲缘关系,COP平均为0.1179,表明50%的圆果品种存在亲缘关系,有近一半的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圆果黄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比长果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更高。聚类分析较直观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育成黄麻主要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品种演变特点。20份供试长果黄麻品种在欧式距离值0.95处,聚为5个类群。其中,2个国外引进品种各自聚为一个类群,其余18个品种分别以翠绿、广丰长果、巴长4号、马里野生长果等优势亲本聚为不同的大类群与亚类群。40份供试圆果黄麻品种在欧式距离值0.90处,聚为6个类群,除了2个地方品种各自聚为一个类群外,其余38个品种分别以D154、琼山、粤圆1号、卢滨圆果、选46等优势亲本聚为不同的大类群与亚类群。共祖先度分析表明,翠绿、广丰长果、宽叶长果、巴长4号等品种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长果黄麻育种中利用价值很高;D154、卢滨圆果、粤圆1号、JRC-212、选46等品种是对中国圆果黄麻培育贡献较大的骨干亲本。【结论】在黄麻育种中,利用较多的资源是广丰长果、宽叶长果、粤圆1和早期引进的D154、JRC-212等少数骨干亲本,而近年引进的品种资源相对较少,由此导致现有黄麻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在以后的育种工作中需加强黄麻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引进,以提高黄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浙江麻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浙江麻区红麻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适时播种、生长期管理、科学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对红麻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机插水稻秧苗为研究对象,研究麻纤维膜作硬盘育秧的衬垫基布以及用于上部覆盖等育秧方式对其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处理的秧苗相对矮小,但根系发达,盘根能力强,根干重高,根冠比大。麻纤维膜作基布主要是促进了秧苗根长、总根表面积、根分支数、根交叉数、根尖数等指标的增大;在麻纤维膜覆盖中,主要是促进了秧苗根分支数、根交叉数、根尖数等指标的增大。麻纤维膜作基布与其对照(无麻纤维膜作基布)相比,有显著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育秧中,无论是麻纤维膜作基布还是用于上部覆盖,均能实现省工、节本、增根、壮秧、增产的目的,可在机插水稻育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福红991、H368及ZH-01 3个红麻品种为试材,研究适宜机械播种与收割的品种和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如以产量为考量对象,福红991密度21万株·hm-2较高;如以机械收割为考量对象,则H368密度27万株·hm-2 最佳,更适宜机械收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