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7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诱发柑桔“适应型”珠心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四个优良柑桔栽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他们的适应型珠心愈伤组织高频率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的条件,观察了胚胎发生时胞壁、细胞器的变化,发现2,4—D、IBA、KT、GA、BR、ABA、PP333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CH、LH、YE等天然复合物和葡萄糖抑制胚胎发生;而乳糖(3%~8%)。半乳糖(5%~7%),特别是甘油(1%~5%)能诱发高频率体细胞胚胎发生。乳糖、甘油的这种效应不受PP333、BR、CH、AAC、ME的影响,但AC会显著地推迟胚胎发生。低温预处理对诱发体细胞胚胎发生不利。对球形胚状体的继续发育,以添加麦芽、SAD或ABA的MT培养基较好。电镜和光镜观察表明,适应型珠心愈伤组织由胚性细胞和非胚性细胞组成。胚性细胞质浓、核糖体特别多、淀粉粒多、液泡小而少、核大、壁较厚。胚状体从单个胚性细胞开始形成,一个胚性细胞分裂成的多个子细胞共存于一个厚壁之内。  相似文献   
2.
3.
柑桔抗盐突变体的原生质体培养与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锦橙、桃叶橙抗盐胚性愈伤组织酶解后可得到大量的原生质体,FDA检查活性分别是92.5%和89.2%。抗盐原生质体在培养过程中首先逐渐再生细胞壁,覆盖整个细胞膜表面,然后恢复分裂。锦橙、桃叶橙抗盐原生质体经2个月培养,单个原生质体已分裂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团,锦橙的细胞团平均达550×391μm,其中很多已分化形成球形胚状体,部分即将形成原生质体植株,桃叶橙原生质体的细胞团达389.2×280.0μm。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在先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从柑桔与枳属间杂种的基因组DNA所获得的类受体激酶(RLK)的候选抗病基因序列,重新设计引物,对柑桔抗溃疡病材料和感病材料开展以PCR扩增为基础的对比分析,其中一对引物‘19h16/DdeI'的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DdeI酶切,揭示了抗性材料(Ichang Papeda,Meiwa kumquat,Maruhi kumquat and Nagami kumquat)和感病材料(Flying Dragon,Valencia orange and Palestine sweetlime)之间的多态性差异,同时,在C.Ichangensis的自交F1代和Palestine sweetlime× Ichang Papeda的杂交F1代群体中也见明显的多态性差异;对这些F1代个体进行溃疡病病原[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Xac)]接种作抗病性表型鉴定,结果表明,该分子标记‘19h16/DdeI'与柑桔溃疡病抗性密切相关;经纯化测序的结果进一步证明,抗性材料PCR扩增产物具有完全一致的序列和DdeI酶切位点,但感病材料缺少这一DdeI酶切位点;染色体步行(primerwalking)在BAC文库的对应单克隆中获得了一个完整的抗病基因序列,与以前获得的2个抗病基因序列‘17o6RLKP'和‘26m19RLKP'相比,‘19h16RLKP'也具有Xa21抗病基因蛋白的所有特征,包括含有一个信号肽、同样数目的亮氨酸重复序列、跨膜域和激酶域等.基于该序列的开放读码框,发展了特异性更强可靠性更高的另一分子标记,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先期从BAC文库获得的NBS-LRR类候选抗病基因克隆序列Pt8a和Pt9a,进一步开发与柑桔线虫抗性丰效基因位点Tyrl连锁的分子标记.以Pt8a和Pt9a序列作探针,通过高密度克隆印迹杂交,从BAC文库筛选出200个以上的阳性克隆,以阳性克隆插入序列设计引物,对柑桔抗线虫材料和感线虫材料开展以PCR扩增为基础的集群分离分析,发现一部分克隆序列与柑桔线虫抗性主效基因位点Txrl紧密连锁;再通过染色体步行测序,分别从3个克隆(7A4,4L17和29F20)获得3个完整的NBS-LRR类候选抗病基因序列.从此类序列开发更高特异性的分子标记,并在利用原有分子标记的基础上,对柑桔线虫抗性杂交后代群体(9145 family)构建较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同时,将新开发的分子标记应用于柑桔衰退病抗性杂交后代群体(9401 family),以初步估算柑桔线虫抗性主效基因位点Tyrl与柑桔衰退病抗性基因Ctv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6.
用0.2—0.5%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尚未减数分裂的遂川金柑(Fortunella crassifolia)幼花蕾。结果表明,处理使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畸变频率达5.00—7.72%,比对照增加25.0—92.9%,后期Ⅱ染色体畸变频率达2.55—4.94%,比对照增加31.2—154.2%;染色体畸变类型比对照复杂,主要包括有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不等分裂、多极分裂等。落后染色体是畸变的主要类型,EMS处理主要使这类畸变增加。  相似文献   
7.
诱发柑桔“适应性”珠心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邓占鳌  章文才 《果树科学》1991,8(4):193-200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先期从BAC文库获得的NBS-LRR类候选抗病基因克隆序列Pt8a和Pt9a,进一步开发与柑桔线虫抗性主效基因位点Tyr1连锁的分子标记。以Pt8a和Pt9a序列作探针,通过高密度克隆印迹杂交,从BAC文库筛选出200个以上的阳性克隆,以阳性克隆插入序列设计引物,对柑桔抗线虫材料和感线虫材料开展以PCR扩增为基础的集群分离分析,发现一部分克隆序列与柑桔线虫抗性主效基因位点Tyr1紧密连锁;再通过染色体步行测序,分别从3个克隆(7A4,4L17和29F20)获得3个完整的NBS-LRR类候选抗病基因序列。从此类序列开发更高特异性的分子标记,并在利用原有分子标记的基础上,对柑桔线虫抗性杂交后代群体(9145 family)构建较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同时,将新开发的分子标记应用于柑桔衰退病抗性杂交后代群体(9401 family),以初步估算柑桔线虫抗性主效基因位点Tyr]与柑桔衰退病抗性基因Ctv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9.
10.
当前,世界上一些柑桔主产国如美国、日本、以色列和我国的科学家都在致力于培养、融合不同柑桔种属的原生质体。这说明原生质体操作已成为柑桔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关专家估计,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不久将会给柑桔产业带来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原生质体培养与原生质体融合统称为原生质体操作。它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现代生物技术,也是我国高技术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