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研究并优化乙醇提取绵茵陈中绿原酸的最佳操作参数;【方法】以绵茵陈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绵茵陈中绿原酸的效果较好;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1:2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h;【结论】采用60%乙醇可以很好提取绵茵陈中的绿原酸。  相似文献   
2.
使用石油醚∶丙酮=1∶1(v∶v)提取胡萝卜中的类胡萝卜素,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成熟期的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流动相为甲醇∶乙腈=90∶10(v∶v),流速为0.8ml/min,450nm检测波长下进行检测,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回收率依次为:98.8%、99.3%、99.0%。成熟期胡萝卜中检测到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含量分别为:190.573μg/g、308.930μg/g、0.325μg/g。  相似文献   
3.
蒋萌蒙  田呈瑞  孙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53-5555
试验优选了抑制双孢菇褐变的最佳抑制剂及抑制剂的复合。单因素试验表明:不同抑制剂对双孢菇褐变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的是苯甲酸,其次是柠檬酸和异抗坏血酸钠,而NaCl、EDTA、环糊精单独使用抗褐变效果不明显;抑制剂两两复合使用时,抑制效果普遍较好,其中抑制褐变效果最好的是柠檬酸和异抗坏血酸钠的复合。利用单因素优选出的3种最佳抑制剂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柠檬酸0.80%、苯甲酸0.30%、异抗坏血酸钠0.70%复合时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达79.12%。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提取桑椹红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并优化超声波提取桑椹红色素。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波提取桑椹红色素的工艺参数和提取效果,并与常用的溶剂浸提法相对照。结果: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剂为含0.01%HCl的80%乙醇溶液,提取功率200 W,提取时间10 min,料液比1:20,超声波法和溶剂浸提法的提取率分别为86.57%,79.64%。结论:采用超声波可较好地提取桑椹红色素。  相似文献   
5.
韩城大红袍花椒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陕西韩城大红袍花椒籽、花椒种仁和花椒种壳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花椒仁油高达465.5g/kg,剩余花椒仁含有60.34%蛋白质,其中氨基酸含量高达54.93%,种壳中含有粗纤维可达392.5g/kg。比较传统工艺,采用外皮和内仁分离、分级加工,先提取油脂,再提取蛋白,最后将所剩的残渣混合生产肥料或食用菌基料的新加工方法,可以将花椒籽的经济价值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枯草芽胞杆菌QM3是从青海牦牛粪中分离筛选的一株对番茄早疫病菌有显著抑菌效果的高效拮抗菌株,本文旨在进一步明确QM3对番茄早疫病的作用机制和在生物体内的防治效果。 [方法]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测定QM3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不同番茄品种的促生作用,并测定该菌株在番茄根际的定殖能力。[结果] 不同处理的QM3发酵液均对番茄早疫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p<0.05),最高可达52.94%,且与化学农药联合使用防效更好,最高可达71.80%;经QM3发酵液处理后,番茄植株叶片数、株高及根部发育等指标有增加;此外,灌根接种QM3菌株后,根际总芽胞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 QM3菌株是一株有益的促生根际细菌(PGPR),具有应用于番茄早疫病生防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酚类物质的酿酒红葡萄品种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酚类物质不仅影响葡萄酒的感官质量,还决定葡萄酒的许多生理活性功能。通过对采自黄土高原产区的20种酿酒红葡萄品种中酚类物质的含量、种类,葡萄果实不同部位中酚类物质的差异进行研究,为有效改良酿酒工艺及酿酒葡萄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太谷)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的20种酿酒红葡萄为材料,取样测定果粒大小及果形指数,葡萄皮、籽、果肉各部位重量及所占百分比,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指示剂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比色法测定总酚、总黄烷醇、花色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果肉中单体酚含量。【结果】20种测定的酿酒葡萄品种的果形指数均高于0.95,即果形都为椭圆形或圆锥形。不同葡萄品种之间,葡萄皮、籽和肉所占比例差异显著,其中具有良好酿酒品质且是中国酿酒葡萄第一主栽品种的‘赤霞珠’,果皮、果籽合计比重达31.3%;而‘蛇龙珠’的果皮、果籽合计比重最低,只有10.62%,其加工成葡萄酒后,酒中酚类物质较少,所制葡萄酒口感较柔顺。20个品种葡萄的可滴定酸含量在3.97-9.00 g·L-1,可溶性固形物在14.5-25.4 g·L-1。葡萄果实的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差异十分显著。葡萄皮中总酚(TPC)含量为12-125 mg·100g-1FW(果实鲜重),黄烷醇(TFA)含量为1-27 mg·100g-1FW;葡萄籽中TPC为17-456 mg·100g-1FW,TFA为22-505 mg·100g-1FW。葡萄果肉中TPC为1.24-3.24 mg·100g-1FW。葡萄籽中总酚含量是葡萄皮中的3-4倍,籽中黄烷醇含量是皮的10倍以上。花色苷主要存在于果皮中,含量在1-34 mg·100g-1FW,其中也是‘赤霞珠’含量最高,‘宝石解百纳’、‘马瑟兰’和‘蛇龙珠’等次之。‘马瑟兰’、‘赤霞珠’等葡萄品种具有较高的酚类物质,‘蛇龙珠’、‘黑虎香’和‘神索’等品种酚类物质含量较低。不同葡萄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葡萄籽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其次为葡萄皮中,而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较低,果肉主要贡献酚酸类物质。利用HPLC法从葡萄果肉中鉴定出12种单体酚,其中包含表儿茶素、儿茶素和芦丁等4种黄酮类物质,没食子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等7种酚酸类物质和白藜芦醇。【结论】葡萄果实的性状是葡萄酒品质的决定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葡萄酒酚类物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果粒的大小、葡萄皮籽比例及果、皮、籽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和种类决定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通过酿酒工艺控制葡萄皮、籽和果肉中酚类物质进入葡萄酒的量可以改良酒的品质;根据葡萄酚类物质的特性,可有选择性的进行葡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酸甘蓝罐头加工中含酸量变化及产品感官质量的分析表明:酸甘蓝发酵适宜的盐浓度为20g/L,温度为15~20℃;在15℃下经6d发酵或20℃下经4d发酵后,制成罐头于沸水中杀菌10min,制品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甜荞麦和苦荞麦籽粒乙醇提取物中的主要抗氧化成分。【方法】将荞麦籽粒乙醇提取物与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反应,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识别乙醇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成分,并用电喷雾质谱检测器对抗氧化成分的结构信息进行表征,以确定荞麦籽粒乙醇提取物中的抗氧成分。【结果】苦荞麦和甜荞麦籽粒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甜荞麦和苦荞麦乙醇提取物中均含有两种主要抗氧化峰,且对应的色谱保留时间和光谱信息相同;电喷雾质谱分析表明,荞麦籽粒乙醇提取物中抗氧化成分的分子量和质谱碎裂行为分别与对照品芦丁和槲皮素的相同。【结论】采用HPLC-MS/MS法可以快速筛选荞麦籽粒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成分,荞麦籽粒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成分主要为芦丁和槲皮素,其中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高于芦丁。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模糊综合评判确定了银杏叶总黄酮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加工工艺,从而为银杏叶食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