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ISSR标记鉴定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ISSR技术对1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进行DNA指纹分析,筛选到13个生态性丰富的引物,共获得169个多态性DNA片段,选择其中的3个引物扩增出的8个多态性DNA片段可作为鉴定标记,能够正确区分供试的1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根据多态性片段的有无,将鉴定标记转换为数字1和0,建立了1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相应的ISSR标记鉴定识别码。由Nei‘s,遗传距离创建的聚类分析表明,12个材料被聚为两大类群,4个梗型不育系聚为一类,其余8个籼型不育系聚为另一类,在籼稻群内,3个来源于安农S-1的不育系单独聚为一类,与来源于农垦58S的材料有明显的遗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ISSR标记具有简便、快速、多态性丰富等优点,可用于构建DNA指纹图谱,进行品种鉴定和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2015、2016年湖北省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区域试验33个籼稻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2016年参试品种的平均垩白粒率和平均垩白度比2015年的分别增加了25.5个百分点和101.72%,说明2016年水稻灌浆期间的高温导致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明显增加。建议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聚合非等位耐热性QTL以培育耐热品种,以及适当推迟中稻的播种期以确保水稻在适温条件下灌浆结实。  相似文献   
3.
增加穗粒数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为了培育高产中熟粳稻新品系,采用回交育种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感温型大穗品系HK05418的大穗基因Gn1a导入到感光型优质晚粳品种秀水134中。在BC2F4代得到农艺性状稳定、等位基因纯合、早熟且每穗粒数、单株产量显著优于秀水134的稳定株系C3068。  相似文献   
4.
巨2优108是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巨风2A和鄂恢10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巨风2A是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质野败型三系不育系,鄂恢108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的三系恢复系,含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该组合在湖北省中稻区试中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熟期适宜等特点,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5009。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5.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元件。利用PCR方法克隆了控制水稻颖壳发育的候选基因TWH1的启动子,并将启动子片段与GUS报告基因融合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其导入水稻愈伤组织,转基因植株经GUS染色分析显示,各个发育时期的茎秆、叶片、叶鞘、雌雄蕊和孕穗期的颖壳中都有GUS活性表达,但在根和抽穗后的颖壳中未检测到GUS活性。该结果对进一步研究TWH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采自香格里拉地区的牦牛"奶渣"(是提取乳脂肪后的牦牛乳成分经压榨而成)鲜样、发酵样、干样进行理化分析,并对鲜、干"奶渣"加工干酪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鲜"奶渣"蛋白质含量为19.64%,脂肪为2.40%,水分为74.40%,灰分为1.1%,钙为0.47%,磷为0.17%,酸度为54°T,pH值为3.66。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以鲜"奶渣"生产干酪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离心脱脂转速为4 000r/min、离心5min、干燥10h(60℃),干酪素成品率34.18%;筛选出以干"奶渣"生产干酪素的最佳工艺参数离心脱脂转速为5 000r/min、离心时间为5min、干燥时间为15h(60℃),成品率达83.40%。经测定成品符合QB/T 3780—1999工业干酪素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魔芋利用价值的深入研究,魔芋市场前景广阔,其种植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意向。本文就魔芋的主要特征及套种技术进行总结,旨在为寻求一套魔芋高产稳产的套种技术,探索出资源共享、效益双赢的魔芋种植新模式,为蕉农增产增收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一个水稻颖壳扭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稻育种后代材料中获得1个颖壳扭曲突变体Osth (twisted hull)。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由单核基因隐性突变造成。以突变体与颖壳正常籼稻R725杂交的F2群体为基因定位群体,利用SSR标记将突变位点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14128与RM208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4 cM 和2.7 cM。这些结果为该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以及研究水稻花发育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DNA指纹用于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和真伪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简要阐述了RAPD、RFLP、AFLP、SSR等几种主要的建立DNA指纹图谱的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和真伪鉴定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同时评述了这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并就水稻DNA提取方法的改进、PCR扩增反应程序和反应体系的优化、扩增产物的检测以及DNA指纹在杂交稻种子纯度和真伪鉴定中的准确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DNA指纹在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和真伪鉴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化的技术体系,进一步简化实验操作程序,降低成本,真正做到简单快速、准确可靠,使DNA指纹能用于规模化、商业化的种子质量鉴定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