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野外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菌株,并进行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试验。试验表明,硫磺菌在复合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生长速度为3.2mm/d;在代料栽培中以麦粒或栎木屑培养基培养硫磺菌菌种时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从8种液体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菌丝体产量较高的配方,配方为:葡萄糖30g,豆粉20g,玉米粉10g,酵母提取物5g,KH2PO41g,CaCO32g,MgSO40.5g,水1000mL,菌丝体产量为22g/100mL。  相似文献   
2.
研究蛹虫草发酵西洋参中人参皂苷转化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发酵时间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1、Re、Rg1,Rb2,Rb3,Rc ,Rd的含量;结果表明,蛹虫草菌种产生的酶系可使人参皂苷Rg1转化为Rd ,且专一性较好;此方法为人参皂苷Rd生物转化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人参须为发酵基质进行赤芝双向固态发酵,测定发酵过程中人参皂苷Rb2和Rb3的含量,分析固态发酵对其影响。发酵作用使基质中Rb2和Rb3含量发生显著变化,但2种皂苷含量变化不同。Rb2在发酵初期和发酵后期都出现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Rb3仅在发酵初期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发酵结束时基质中未检测到2种皂苷。  相似文献   
4.
目的: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1的分离制备。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对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1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人参皂苷Rg1的纯度为97%以上,实际得率为10.5%,理论得率75%以上。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和药理活性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摇瓶培养法优化云芝菌丝深层发酵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以菌丝体生物量为筛选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培养基为:蔗糖2%,牛肉膏0.3%,KH_2PO_40.3%,MgSO_40.05%。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种栽栽培对地笋产量、根茎及地上部性状的影响,为地笋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收获时测定小区产量及表形性状,并应用SAS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栽对地笋地下部根茎及地上部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在小区产量上,小栽子与大栽子间差异不显著,带芽根茎显著大于无芽根茎与茎段处理。综合考虑产量和生产成本,在生产上宜选择小栽子、带芽根茎。  相似文献   
7.
灵芝三萜酸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解毒、抗炎及保肝等多种药理活性。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灵芝子实体中11种三萜酸的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2.1 mm×50 mm,1.7 m)色谱柱,以乙腈0.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柱温35℃。赤芝酸C、赤芝酸N、灵芝酸G、灵芝烯酸B、灵芝酸B、脱乙酰灵芝酸F、灵芝酸A、赤芝酸A、灵芝酸D、赤芝酸D、灵芝酸F在0.004~0.06 mg/m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均高于95.0%,RSD均小于5.0%。本方法简便、稳定,可在16 min内完成11种三萜酸的定量分析,为灵芝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发酵鲜人参中人参皂苷compoundK的分离制备。方法利用硅胶柱层忻,对发酵鲜人参中人参皂苷compoundK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液相质谱联用仪及核磁共振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人参皂苷compoundK的纯度为95%以上,纯品得率为0.6%,理论得率为80%以上。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和药理活性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测定了90份刺五加茎皮粉末及其提取液的近红外光谱,HPLC法测定了上述样品中紫丁香苷含量。在此基础上建立样品紫丁香苷含量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数学模型,采用内部交叉检验进行评价优化。评价结果显示:内部交叉检验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89.35%和86.35%,交叉检验均方差值分别为0.028 9和0.040 4,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3.07、2.71。对10份验证样本的测试结果表明,近红外检测技术测定刺五加茎皮粉末及其提取液中紫丁香苷含量与HPLC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近红外检测技术可应用上述样本中紫丁香苷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比色法和近红外漫反射、液体透射在线检测技术,分别测定93个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人参原材料固体样品和558个人参提取液样品的总皂苷含量和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样品总皂苷含量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数学模型。采用内部交叉检验对模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内部交叉检验的决定系数R2>0.95,交叉检验均方差(RMSECV)值分别为0.071 6和0.032 7,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2.83和3.97。模型评价数据均有较好的表现,原材料、提取液检验样品近红外测定结果与化学参考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近红外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人参原材料固体样品和人参提取液样品中总皂苷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