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树速生丰产林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搞好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是在短时期内,培育速生、高产优质林木,尽快解决用材不足的一项重大措施。我旗从1979年起开始探讨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就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中的几个问题提出看法,共同探讨。一、选栽优良品种选栽优良品种是保证速生、优质、高产的关键。由于杨树的品种繁多,生态特性不同,必须根据本地区的水热因素(如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干湿度、积温、温暖指  相似文献   
2.
田丰  王振祥  苏建业  陶涛 《绿色科技》2014,(4):266-267,269
指出了水利工程移民生产安置是关系到移民的生产水平能否恢复或超过安置前的生产水平的问题,但移民安置也会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处理和解决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产生的环境问题则是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及工程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的重要工作。对移民安置于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
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脑包虫)引起的,它是危害绵羊严重的寄生虫病,尤以二岁以内的绵羊最易感.多头绦虫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犬、豺、狼,狐狸的小肠内; 幼虫寄生在绵羊,山羊等有蹄类动物的脑内,有时也能在延脑或脊髓中发现;此病也能偶然感染人.临床上主要表现前冲或后退运动,做"转圈运动",因此通常又将此病称为"回旋病".  相似文献   
4.
四子王旗西北部呼和淖、查汗淖上游,地处荒漠地带,生境条件十分严酷,境内有季节性河流,河流终点处沿岸分布着天然的胡杨和红柳。但长期以来,由于河水的减少,多种病虫的危害和人为的过度利用等原因,致使这里的胡杨林呈衰竭之势。已有75%处于过熟状态,平均枯损率达5.2%,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养鸡事业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养鸡的技术方面,群众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在养鸡的方法上则绝大部分始终停留在手工操作。解放以后,由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业,使养鸡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几年来,在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群众运动中,创造或试行了很多新的饲养管理方法,如:鸡的放牧饲养、母鸡的笼养、平面养立体喂、鸡的垫褥草饲养、畜舍养鸡等等。  相似文献   
6.
田炯  王振祥  王翠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359-10363
针对巢湖流域特点,着重分析了巢湖水环境质量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变化,从而揭示巢湖流域生态安全状况变化的内部机制和关键影响因素,提出重建水生植被与总磷(TP)入湖量的控制相结合是保障流域生态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农药厂土壤污染及其生态健康风险问题,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并采集水样、土样送检,用便携式光离子化检测器(PID)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现场进行检测以及实验室GC-MS分析,确定了主要污染物含量及其分布,应用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和毒性风险评估法对检出的高浓度污染物进行生态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污染场地主要的污染物为2,4-二氯苯酚、铬和苯并(b)荧蒽;厂区内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比厂房外高,厂区内大部分调查样点都属于强生态危害级别,厂区外调查样点基本上属于中等生态危害级别;2,4-二氯苯酚、铬和苯并(b)荧蒽的非致癌风险都低于可接受风险控制值。  相似文献   
8.
植硅体分析是植物考古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回顾近三十年的研究历程,植硅体分析方法在我国的考古学研究中应用广泛,成果丰硕,主要集中于以稻为主的农作物种属鉴定与驯化、栽培与管理技术、收割与加工方式、粮食储存与食用等方面。随着多学科研究的加强和考古学研究的深化,植硅体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仍需不断完善,以推进农业考古研究。  相似文献   
9.
鸭曲霉菌病是鸭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主要侵害幼龄小鸭,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很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最常见且致病力最强的是烟曲霉菌,其孢子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常污染垫草及饲料。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者的养殖技术也不断提高,取而代之,此病的发生也较少,报道也不多。笔者现将北京地区某鸭场发生本病的情况进行报道,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鸭曲霉菌病是鸭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本病主要侵害幼龄小鸭,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很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最常见且致病力最强的是烟曲霉菌,其孢子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常污染垫草及饲料。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者的养殖技术也不断提高,取而代之,此病的发生也较少,报道也不多。笔者现将北京地区某鸭场发生本病的情况报道如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