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重庆主栽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品种蜀冠和油谭本实生苗为试材,设置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接种与未接种处理,6个月后,置于4℃低温分别胁迫0 d, 2 d, 4 d和6 d, 25℃为对照,探讨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对低温胁迫下龙眼幼苗生长、渗透调节平衡和保护酶活性等与抗寒性密切相关的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为菌根生物学技术在龙眼抗寒性育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龙眼苗的菌根侵染率、菌根依赖性、干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SOD等指标均低于常温处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 MDA质量分数、相对电导率、 POD和CAT均高于常温处理;但不论低温还是常温处理,菌根龙眼苗的菌根依赖性、干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 SOD、 POD和CA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非菌根苗,MDA质量分数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低于非菌根苗.低温胁迫条件下接种AM真菌对蜀冠实生苗叶片可溶性蛋白,POD和CAT以及对油谭本实生苗地下部干质量有显著影响.说明AM真菌通过促进龙眼生长,改善叶片的水分状况,增强保水能力,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  相似文献   
2.
黄花梨从1990年引入永川以来,2017年花期田间表现异常,高海拔区比低海拔区萌芽早7 d,与常年相反;海拔越低,小花死亡数越多,甚至全部小花死亡;高低海拔区域花期没明显差异,低海拔区花芽发育时间短约7 d,最终导致低海拔区挂果数量较常年减少20%~50%。通过田间调查、查询气象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气温、修剪是造成这种异常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福建省枫香害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查阅大量文献,记述我国枫香害虫、害螨80种,分属2纲7目35科。从分类系统看,以鳞翅目(35种)、鞘翅目(18种)、半翅目(16种)为多,各占43.8%、22.5%和20.0%,并列出了每种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和危害部位;同时介绍缀叶丛螟、樟蚕及长须刺蛾3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为控制枫香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正>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蚕茧、生丝、坯绸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85%、80%、45%以上,居世界第一[1]。近十年来,蚕桑产业受需求、科技、效益三个主要因素影响,市场和社会需求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科技进步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比较效益是蚕桑产业发展规模的关键因素。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当前我国的蚕桑产业存在产业规模和消费市场无法  相似文献   
5.
硬骨鱼特有的miR-462与miR-731位于同一基因簇(简写为miR-462-731),在低氧环境中表达量会显著上调。为了进一步研究miR-462-731簇的作用,本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肝脏细胞为对象,分析miR-462与miR-731过表达对细胞线粒体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iR-462与miR-731过表达后三羧酸循环中关键基因mdh、ogdh、cs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ATP含量均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显著增加,同时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capacity,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下降,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升高;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miR-462与miR-731过表达后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由此推测,miR-462-731簇可通过影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代谢及氧化应激等参与线粒体活动,研究结果可为草鱼及其他硬骨鱼类低氧调节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基质配比与生根促进剂组合对黄金榕扦插繁殖愈伤组织大小和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对插穗愈伤组织大小的影响显著,其中基质为红心土20%+珍珠岩80%和生根促进剂(ABT1#)3g.L-1+IBA3g.L-1,其根部的愈伤组织面积将〉4.09%。基质配比与ABT1#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极显著,其中红心土20%+珍珠岩80%和生根促进剂(ABT1#)2g.L-1+IBA3g.L-1,其扦插生根率〉89.7%。  相似文献   
7.
2016年8月在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实验室,利用绿僵菌FJMa2014-0501菌株对缀叶丛螟的致病力进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绿僵菌FJMa2014-0501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处理缀叶丛螟幼虫后,其累积死亡率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以较高浓度的孢子悬浮液(1.0×10~9、1.0×10~8孢子·mL~(-1))处理6、7 d后,所有缀叶丛螟幼虫全部死亡,以1.0×10~7孢子·mL~(-1)的孢子悬浮液处理11 d后死亡率达100%;而以较低浓度的孢子悬浮液(1.0×10~6、1.0×10~5孢子·mL~(-1))处理14 d后,缀叶丛螟幼虫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1.2%、55.6%。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time-dose-mortality model,TDM)对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对缀叶丛螟幼虫的致病力数据进行模拟,所建模型均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由模型估计得出:绿僵菌FJMa2014-0501接种缀叶丛螟幼虫4、5、6、7 d后的半致死剂量对数值(LC50)分别为8.41、7.58、6.29、5.69;以1.0×10~7、1.0×10~8、1.0×10~9孢子·mL~(-1)的悬浮液接种缀叶丛螟幼虫后,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5.42、4.48、3.28 d。说明绿僵菌FJMa2014-0501菌株对缀叶丛螟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是一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8.
苏铁叶枯病病原菌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钧 《绿色科技》2019,(17):97-98
指出了在苏铁树上发现了一种叶枯病害,导致大量苏铁叶干枯,为明确其致病菌,采集了苏铁叶枯病叶片数份,对病原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病原菌接种后能够产生与采集样本相同的病害症状,确定其为致病菌;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发现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的形态与拟茎点霉相同;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可知待测菌株rDNA-ITS的序列与GenBank中吸虫疫苗的rDNA-ITS的序列同源性可达97%。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学特点以及rDNA-ITS测序结果可知:苏铁叶枯病病原菌为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