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11年5月,采用13个优树无性系半木质化枝条为接穗、插皮嫁接或切接方法、塑料薄膜袋保湿、70%遮阳,对156株成年植株进行高接改造试验。嫁接后150 d调查统计,其株均成活率达94.2%,接穗芽成活率为55.0%,平均抽梢长度21.8 cm。高接改造取得良好效果,其技术可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云南保山泡核桃优良品种物候期与主要经济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泡核桃优良农家品种资源,满足泡核桃产业化大生产对良种多样性的需求,于2007—2009年对保山市分布的8个泡核桃优良农家品种进行物候期观测、主要经济性状调查及主要化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腾冲巨泡、松山核桃为雌雄同期型,其余为雄先型;果实生长期明光紫核桃约210 d,腾冲巨泡约120 d,其他品种为160~180 d;单位面积冠影产仁210.1~358.3g/m2,品种间产仁能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单核质量9.0~20.7 g,核壳厚0.4~1.0 mm,出仁率54.0%~67.9%;核仁含粗脂肪64.195%~74.266%、粗蛋白11.091%~15.949%、不饱和脂肪酸93.83%~96.51%、P 0.217%~0.425%、Fe 218.6~288.8 mg/kg、Zn 39.8~67.6 mg/kg,并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3.
腾冲红花油茶扦插繁殖技术研究及扦插苗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腾冲红花油茶扦插苗培育技术及插扦苗栽培效果,采用正交表L9(34)试验设计,用1 a生扦插苗与1 a生实生苗作对比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最好组合为:塑料大棚+70%遮阳+草泥碳±基质+两叶半木质化插穗+ABT生根粉Ⅰ号溶液浓度为100 mg/kg浸泡6 h+拱高45~50 cm的塑料小拱棚,成活后全光照,加强水肥管理是腾冲红花油茶扦插繁殖及培育壮苗的关键设施条件和技术措施.此技术条件下,扦插成活率达90%以上,周年抽梢率达100%,平均抽梢长度27.9 cm,平均根数6.9根,平均根长16.0 m.  相似文献   
4.
泡核桃早实丰产栽培与林畜复合经营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核桃早实栽培一直是制约其早期栽培效益发挥和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通过多年试验,摸索出生长旺季喷施富氧钾肥、螺旋状环剥造伤及花期人工辅助授粉等早实丰产栽培技术及林畜复合经营技术。实现了6 a树龄泡核桃植株结果率达100%、均株干果产量为1.6 kg,分别比对照高73个百分点和7倍的经营效果;试验林分株均枝条数215.2条、结果枝平均长度11.6 cm、主枝延长枝平均长度21.9 cm,分别为对照95.4 cm、16.8 cm、112 cm的2.3倍、69%和19.6%,采用早实栽培技术有效实现了以果压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选育良种及为产业生产提供优质穗条,在腾冲红花油茶集中分布的滇西5县(区)开展优树选择。按照优树选择标准,经初选、复选、决选共选出优树50株,其平均单果重66.42g变幅39.7~99.9、鲜果出干籽率18.19%变幅14.1-25.2、种子出仁率69.35%变幅60,93~77.76、仁油率55.90%变幅50.89-62.68、果油率7.05%变幅5.2-10.2、果实产量3.53kg/m^2变幅1.55~8.47,优树间种实性状及果实产量差异仍然较大。利用优树无性系建立3个品比试验园,为长期保存优树种质、良种选育及开展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余甘子新品种‘保山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山1号’是从怒江流域余甘子集中分布的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昌宁县、施甸县等地选出的余甘子新品种。平均单果重17.43 g,果实横径3.20 cm、纵径2.69 cm,果形指数0.84,可食率89.3%,果皮光滑、无斑点、具通透感,绿黄色,阳面红色;果肉细腻、稍脆、回甘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可溶性糖含量7.7%,可滴定酸含量1.52%,维生素C含量4 120 mg/kg,粗纤维含量1.40%,含水量84.0%。‘保山1号’树体高大,主干明显,耐瘠薄,抗旱能力强,耐修剪;集约化栽培条件下,1.5年生嫁接苗种植后,3~4年进入初产期,第5~6年进入盛果期,具早实、丰产、稳产特性。  相似文献   
7.
选择38个腾冲红花油茶优株,设置八成熟采果、近生理成熟采果与及时脱粒、堆沤12d后脱粒组合而成的4种果实采收脱粒处理,对其主要产量、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间产量、品质达极显著差异(P<0.01);果实八成熟采收导致产量严重损失,其仁油率、籽油率、果油率分别降低11.9%、18.2%和31.7%,籽油酸价亦降低10.5%而利于储存;近生理成熟采收“堆沤”处理与及时脱粒比较,其仁油率降低4.5%,而籽油酸价则提高7.3%;因此,腾冲红花油茶果实宜在生理成熟时采收并及时脱粒.研究结果为确定腾冲红花油茶果实合适采收期和采后处理方式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腾冲红花油茶自然和人工种群种实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选择改良腾冲红花油茶的种实经济性状,对面积较大的3个天然种群和6个人工种群样株的12个种实性状和指标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果径在起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在起源间、起源内种群间及种群内单株间的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为单株间起源内种源间起源间,不同性状相对变异程度有所不同。果实性状中果型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性状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型、单果籽质量、出籽率、仁油率、籽油率及果油量是主要的遗传变异性状;果型、海拔与单位面积产油量呈显著负相关。提出了腾冲红花油茶群体和优株选择的主要指标和策略,为其可持续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腾冲红花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及其成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2008年选择了32个腾冲红花油茶优良单株穗条作为接穗,于2009年在保山隆阳区刘家坡苗圃进行芽砧嫁接试验,按照对腾冲红花油茶长期试验总结的嫁接及管理方法进行嫁接,并对32个优良单株穗条嫁接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优良单株之间的嫁接成活率、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成活率为69.2%~95.8%,年高生长量为24.2~44.2 cm,其中19个优良单株的嫁接成活率大于85%。应用塑料大棚保温或塑料小拱棚保湿;采用半木质化春梢削掉1/3~1/2叶片做接穗,于5月份嫁接;愈合期保持遮荫度70%、温度20~25℃,成活后适当增加光照;萌发期及抽梢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嫁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面积28 hm2、树龄39 a、直播造林且长期失管的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开展抚育改造试验.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林相林园治理、密度调整、树型调整、加强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抚育改造综合技术.改造后第四年的林分质量明显改善,树势恢复,大幅增产,采前落果得到根本遏制;植株平均结实率由19.93%增加到41.07%,粗油产量达220.5 kg/hm2,为改造前24 kg/hm2的9.19倍,为病虫害试验对照产量124.5 kg/hm2的1.77倍.试验结果为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老产区巩固产业持续发展,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