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0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禁用农药毒死蜱在豇豆中被高频检出,已成为豇豆中农残超标率居高不下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明确毒死蜱在豇豆播种期、苗期、结荚期使用后的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进行了田间模拟残留试验,将采集的成熟豇豆通过乙腈提取,C18分散净化,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豇豆中的方法定量限为0.01 mg·kg-1,在0.01~5 mg·kg-1添加水平下,毒死蜱的平均回收率为76.3%~88.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6.4%;播种期、苗期、结荚期一次施药和结荚期二次施药后,成熟期采收的豇豆样品中均无毒死蜱检出;结荚盛期一次施药后,残留消解曲线为Ct=1 726.6e-0.431t(R2=0.981 5),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1.6 d;施药后10 d,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降至0.05 mg·kg-1以下,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小于100%;毒死蜱在播种期和苗期的使用,不会导致成熟期豇豆中残留超标,可以安全使用;始花期后的使用需控制10 d以上的采收间隔期;结荚盛期须禁止使用毒死蜱。综上表明,在尚未制定毒死蜱在豇豆生产中精准施用规范的背景下,我国禁止毒死蜱在豇豆生产中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毒死蜱及主要代谢产物的降解与生态风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施用农药毒死蜱后土壤中毒死蜱及其主要降解产物3,5,6-三氯吡啶-2-酚(TCP)污染分布特征,评估农田土壤环境中毒死蜱及TCP的环境风险,以玉米、小麦和大豆3种作物农田为研究对象,开展旱地农田田间试验。通过对施用后不同时间农田土壤中毒死蜱浓度检测发现,土壤中毒死蜱均在前期消解较快,后期逐渐变缓。小麦、大豆、玉米种植土壤中毒死蜱的半衰期为7.86~24.84 d(均小于30 d),消解速率常数为0.027 9~0.088 2 d-1。前期均表现为0~5 cm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最大,15~20 cm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最小,即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中毒死蜱的残留量逐渐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0~10 cm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逐渐减少,10~20 cm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逐渐增加。TCP比母体毒死蜱更容易迁移,对环境的污染风险较高。随着毒死蜱施用剂量的增加,小麦、大豆、玉米3种作物种植土壤中毒死蜱及TCP的短期和长期生态风险均增大。超推荐剂量施用毒死蜱导致毒死蜱及TCP产生较高的短期和长期生态风险,TCP生态风险在3种作物农田中均达到了高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3.
土壤环境因子对毒死蜱两种剂型持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静  李杨  高志山  刘峰 《农药学学报》2011,13(4):364-368
以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幼虫为生物试材,研究了含水量、温度和泥炭质量分数3种土壤环境因子对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CS)和30%乳油(EC)持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土壤介质环境下,毒死蜱乳油的持效期随土壤含水量的提高而缩短,同时土壤含水量的提高减缓了微囊悬浮剂囊内有效成分的释放;在土壤中其他影响因子相同时,土壤温度越高,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乳油的持效期越短;土壤中的泥炭对毒死蜱的吸附作用使得其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初始毒力降低,同时也延长了毒死蜱在土壤中的持效期。对于3种土壤环境因子的不同处理,除泥炭质量分数为1.0%的处理中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乳油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持效性相差不大外,其他各处理中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持效性均优于乳油。  相似文献   
4.
建立稻田水中毒死蜱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稻田水中的毒死蜱经二氯甲烷液液分配提取后,用电子俘获检测气相色谱法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0 1~2mg/L,r=0.999 9,回收率为81.49~94.91%,RSD为2.9~10.41%。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并能很好地排除干扰,可满足稻田水中痕量毒死蜱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毒死蜱对桔小实蝇体内代谢酶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毒死蜱对桔小实蝇敏感种群进行连续处理,测定其体内的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毒死蜱浓度的增加,桔小实蝇的敏感性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体内的CarE活性得到显著提升(F=43.21,p=0.024),抗性倍数为1.74,GSTs活性也显著上升(F=47.73,p=0.018),抗性倍数为1.98,但对CAT、POD的提升作用较小,表明毒死蜱对桔小实蝇体内的CarE、GSTs活力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纳米二氧化钛(TiO2)降解毒死蜱的反应动力学,考察纳米TiO2用量、毒死蜱起始质量浓度及溶液pH值对毒死蜱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最佳用量为50~100 mg/L,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在5~80 mg/L时,其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现为毒死蜱质量浓度越大,降解速率常...  相似文献   
7.
间歇灌溉对稻田毒死蜱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歇灌溉作为丘陵区稻田常见的灌溉方式之一,其强烈的干湿交替过程会影响稻田中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在室内批量平衡吸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农药野外喷施试验与动态观测,研究了间歇淹水和持续淹水条件下石灰性紫色土发育的稻田中毒死蜱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能力远远强于其对毒死蜱主要降解产物3,5,6-三氯-2-吡啶醇(3,5,6-TCP)的吸附能力,毒死蜱的吸附容量常数范围为34~170,TCP的吸附容量常数范围为0.62~0.67,且对毒死蜱和TCP的吸附容量常数及分配系数均以耕作层土壤高于非耕作层土壤;施药后田面水中毒死蜱及TCP的浓度均随时间迅速下降,两者均可通过土壤大孔隙优先流快速迁移至50cm深处;间歇灌溉处理稻田土壤孔隙水中两者的浓度总体低于持续淹水处理;降雨和灌溉事件会导致两者由土壤固相迅速向水相发生短时间、高浓度释放与淋失。  相似文献   
8.
吡虫啉和毒死蜱对尿素氮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考察杀虫剂施用对尿素态氮在土壤中转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法,通过测定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分数以及反硝化损失的动态变化,研究了在施用尿素的土壤(有效氮含量为200 mg/kg)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吡虫啉和毒死蜱2种杀虫剂时,杀虫剂对尿素的水解、土壤氮的硝化及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和毒死蜱各剂量处理在第3天时对尿素水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PPPP<0.01),减少反硝化损失量39.69%。  相似文献   
9.
耐冷菌强化去除农田径流污染水体中氮磷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1株土著反硝化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 DBP-3)对农田径流污染水体中氮磷的低温生物强化去除特征。结果表明:10℃下避光好氧培养时菌株对水样中的硝酸盐氮和溶解性正磷酸盐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培养8d后灭菌水样和原水样中硝酸盐氮的浓度分别下降了78.5%和70.2%,溶解性正磷酸盐的浓度分别下降了82.4%和74.6%,与未投加菌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菌株在低温模拟系统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实验周期内能够保持数量上的优势。与10℃相比,培养温度为25℃时,菌株的脱氮除磷能力明显增强,5℃时菌株的氮磷代谢能力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相比,菌株对氮磷仍然保持一定的代谢活性。菌株在模拟系统中对盐度具有较强的抗性,当盐度为10%时,其氮磷代谢能力才受到明显的抑制。多菌灵和毒死蜱的浓度分别为80.0,60.0mg/L时才对菌株的生长代谢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菌株对这2种农药的耐性较强。研究结果说明,实验用菌株在低温条件下不仅具有明显的脱氮除磷能力,而且对盐度和常见的农药具有较强的抗性,在面源污染的治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毒死蜱在林下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应用毒死蜱喷雾防治松突圆蚧后,林下土壤中药后当天及1,3,7,14,28 d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该药在林下土壤中1个月内的残留量较高,降解速度慢,28 d时最高降解率为89.24%,平均半衰期为11.48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