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75篇
基础科学   13篇
  32篇
综合类   1023篇
农作物   5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691篇
植物保护   8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豇豆属于季节性产品,其含水量较高,采收后易失水,鲜度下降,为改善这一问题,对适时采收的豇豆进行速冻加工是其保鲜、保质的重要加工技术。本文从原料拣选、清洗、捆扎、切段、漂烫、冷却、沥水、速冻、包装、冷藏等方面介绍了速冻豇豆加工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豇豆速冻生产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禁用农药毒死蜱在豇豆中被高频检出,已成为豇豆中农残超标率居高不下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明确毒死蜱在豇豆播种期、苗期、结荚期使用后的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进行了田间模拟残留试验,将采集的成熟豇豆通过乙腈提取,C18分散净化,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豇豆中的方法定量限为0.01 mg·kg-1,在0.01~5 mg·kg-1添加水平下,毒死蜱的平均回收率为76.3%~88.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6.4%;播种期、苗期、结荚期一次施药和结荚期二次施药后,成熟期采收的豇豆样品中均无毒死蜱检出;结荚盛期一次施药后,残留消解曲线为Ct=1 726.6e-0.431t(R2=0.981 5),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1.6 d;施药后10 d,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降至0.05 mg·kg-1以下,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小于100%;毒死蜱在播种期和苗期的使用,不会导致成熟期豇豆中残留超标,可以安全使用;始花期后的使用需控制10 d以上的采收间隔期;结荚盛期须禁止使用毒死蜱。综上表明,在尚未制定毒死蜱在豇豆生产中精准施用规范的背景下,我国禁止毒死蜱在豇豆生产中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关键生育期水分胁迫对春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在典型干旱区武威开展了关键生育期水分胁迫模拟试验,试验设置了CK(整个生育期供水充足的对照处理)、T1(拔节期持续干旱直至生育期结束)、T2(抽雄期持续干旱直至生育期结束)3种处理。结果表明,受水分胁迫影响,T1和T2干旱处理0—20cm和0—40cm土壤温度均高于CK处理,并且T2处理土壤温度高于T1处理;七叶期后,干旱处理剖面土壤含水量各层变化较大,至乳熟期,T1和T2处理土壤贮水量较CK分别减少了72%和57%;关键生育期的水分胁迫主要通过影响春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来影响最终的产量,T1和T2干旱处理产量分别减少了66.4%和54.2%,产量水平WUE分别减少了23.4%和13.1%。研究结果可为春玉米关键生育期干旱发生进行定量评估提供依据,为生态系统响应阈值的确定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之豇618是以从四川引进的麻子豇豆为母本,以从辽宁引进的ZH优选株系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统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抗枯萎病鉴定育成的中熟豇豆新品种。植株蔓生,花紫色,主侧蔓均可结荚,平均单株结荚14.4条;商品荚油绿色,条荚顺直,喙绿色,鼠尾少,平均荚长63.7 cm,单荚质量26.6 g,豆荚肉厚,粗纤维含量低,口感糯、微甜,可溶性糖含量为24.0 mg · g~(-1);对日照长短不敏感,中抗枯萎病和病毒病,早期产量与之豇106相当,总产量2 000 kg · (667 m~2)~(-1)左右,适宜在全国各地(除高寒地区外)种植。  相似文献   
5.
豇豆和叶用芥菜在湖北省的栽培面积较大。根据武汉地区豇豆、叶用芥菜种植习惯,利用豇豆作为豆科作物根部与根瘤菌共生具有较强固氮能力的特点,有机结合叶用芥菜喜氮肥,耐寒抗冻,喜欢低温,最适宜秋季或越冬栽培的特点,总结出春、秋季长豇豆、越冬叶用芥菜设施大棚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强  缪其松 《蔬菜》2020,(12):41-44
针对部分菜农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有限,设施栽培技术普遍欠缺,大量温室、大棚设施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总结了当地大棚西瓜—水稻1年2茬传统栽培模式的缺陷,探索出大棚设施西瓜—豇豆—莴笋周年高效无公害栽培模式,实行多种蔬菜合理搭配,各茬技术简洁高效,全面实行无公害绿色防控措施,既符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又增加了菜农的种植收益,在南京地区推广应用后,每667 m2大棚全年毛收入约20 000元,蔬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安全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豇豆生产面积的不断扩大,为应对主栽蔬菜品种上市集中,收购商压价收购,种植茬口衔接不紧,栽培效益不断走低,菜农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等问题,对广西主产区豇豆、辣椒和南瓜周年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形成1套广西北部湾地区豇豆、辣椒和南瓜周年栽培技术。通过轮作蔬菜生产茬口调整、早春拱棚育苗栽培等技术措施,安排合理上下茬作物品种,提早了春种豇豆上市时间,保障了早春豇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夏辣椒和秋南瓜的增产增收。采用豇豆-辣椒-南瓜轮作栽培模式的产值比豇豆-水稻常规轮作模式每667 m2提高9090~12800元,经济效益增加明显,为探索广西豇豆主产区的蔬菜轮作栽培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高架牵引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废弃啤酒花基地及存留的立架、垄沟等设施,可用于种植豇豆,节省成本。本文从品种选择、高架引蔓、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豇豆高架引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探讨奇多、奇宝2个豇豆品种在本地区秋延栽培的适应性,试验以之豇28-2为参考对照,研究比较3个豇豆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以及始花节位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秋延栽培过程中,奇宝为中晚熟品种,产量低,不适宜作为秋延栽培的推广品种;之豇28-2和奇多为早熟品种,产量较高,可作为当地秋延栽培的主推品种。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奇宝、之豇28-2与奇多3个豇豆品种的产量与始花节位有较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1、0.75和0.58。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发展特色订单种植的需要,2010年,六运湖农场引进豇豆制种产业,经过多年的示范种植,单产达300 kg/667 m2,最高达320 kg/667 m2,种植效益较高。本文简要介绍了豇豆制种的关键技术,为农场推广与应用该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