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褪黑素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干旱敏感型品种绥农26为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0、100、300、500、800μmol·L~(-1))浸种对6%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抑制了大豆种子萌发,与对照(蒸馏水处理种子)相比,处理D(6%PEG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根体积和鲜重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38.14%、23.72%、21.4%、25.6%;根系电导率、MDA和H_2O_2含量大幅上升,增幅分别为51.18%、83.33%和60.60%。而褪黑素浸种处理(100、300、500、800μmol·L~(-1))显著缓解了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促进了根系生长,其中以根直径和干重提升最为显著,分别增加了16.38%、29.73%、34.97%、31.72%和10.70%、14.28%、10.70%、25.00%;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提高,其中处理M500+D(500μmol·L~(-1)褪黑素+6%PEG)效果最为显著,增幅分别为37.61%、40.10%、12.96%和28.31%。在6%PEG-6000模拟的干旱胁迫下,500μmol·L~(-1)褪黑素浸种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干旱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种作是指能够保持水土、培肥地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耕作措施与技术体系,以秸秆覆盖和少耕、免耕为中心内容,其技术的实质性特点是历年的作物秸秆不断地在土壤表层累积,逐渐形成肥沃的腐殖层。为此,研究了不同秸杆覆盖量对玉米田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量越多,土壤温度降低越多;而4000kg/hm2秸秆覆盖在耕作层(15cm以上)温度要高于不覆盖,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出苗有利。通过对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的测定,阐明了秸秆覆盖与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的关系,为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浸种对盐胁迫下糜子萌发和幼苗质量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对盐胁迫下不同糜子品种萌发和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浸种(CK1)和蒸馏水浸种(CK2)相比,烯效唑浸种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粘丰5号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而对齐黍1号的作用不显著,且高浓度浸种起抑制作用;烯效唑浸种处理明显抑制了盐胁迫下两个供试品种糜子幼苗株高,并且抑制作用随浸种浓度的提高而加重;除粘丰5号的T5处理外,其它浸种处理均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了盐胁迫下两个供试品种幼苗侧根数和侧根总长;不同浓度浸种处理均对盐胁迫下粘丰5号主根长起抑制作用,而高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T4和T5)则对齐黍1号主根长起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对盐胁迫下粘丰5号叶和齐黍1号叶、根中SOD活性起抑制作用,而T1和T2对粘丰5号根中SOD活性起一定促进作用,而适当浓度烯效唑浸种(25~100 mg·L-1)可有效提高两个供试品种叶和根的APX活性。综合分析可知,T3处理(100 mg·L-1)虽对盐胁迫下两个供试糜子品种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是最显著,甚至起到抑制作用,但可明显促进幼苗重量、侧根发育、保护酶活性,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加大播种量的方法保证苗齐、苗壮。  相似文献   
4.
春大豆荚果发育过程中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3种品质类型的5个春大豆品种荚果发育过程中的酯酶(EST)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春大豆品种从开花20~62d的发育过程中共出现23条酶带,Rf值集中在0.170~0.795间,可分为3个区,即A区(0.170~0.338)、B区(0.371~0.695)和C区(0.719~0.795)。不同品种、不同时期酯酶同工酶活性和条带数均有所差异;大豆荚果发育前期条带数少,集中在B区;随着荚果发育进程的进行,条带数明显增加,出现C区;接近成熟期时条带数减少,B区活性减弱,A区明显出现条带。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10个不同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沙培培养的方法,以正常供水材料为对照,设置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对供试品种抗旱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时间延长,叶片及根部SOD、POD和CAT活性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程度差异。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得出10个品种抗旱性强弱,奇山208和四粒红为抗旱性强品种;花育36号和丰花5号中度抗旱品种;海花1号、白沙1 016和荣丰8号对干旱性弱;丰花3号、鲁花11和山花10号对干旱敏感。  相似文献   
6.
为了指导秸秆还田,以小丰2号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垄作和免耕条件下设置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研究了垄作和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对红小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干旱条件下免耕和秸秆还田有助于土壤保持较高含水量,进而提高红小豆种子萌发率,并且适量秸秆还田可促进红小豆生长发育,最终提高红小豆产量。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品种绥农26为供试品种,利用盆栽称重法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条件下大豆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植株各器官酰脲含量、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氮素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降低,无机氮含量增加,氮素积累和转运受阻,产量降低.外源褪黑素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氮代谢...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主栽红小豆品种珍珠红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分别在苗期、花荚期和鼓粒期喷施0(CK)、50、100和200μmol/L褪黑素,探讨外源褪黑素对红小豆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50、100和200μmol/L褪黑素处理均能增加红小豆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提高红小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最大光化学效率和潜在光化学活性,且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时各指标提高幅度最大。在苗期、花荚期、鼓粒期喷施100μmol/L褪黑素处理的红小豆单株粒重分别为5.53、6.13和5.90g,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6.3%、12.1%和9.5%。综上可知,红小豆花荚期喷施100μmol/L褪黑素增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Mn、Cu、Fe溶液对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其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Mn(50、100、200、400、800 mg/L)、Cu(10、30、90、270、360 mg/L)、Fe(10、30、90、270、360 mg/L)溶液,研究3种微量元素对糜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中等浓度Mn、Cu、Fe溶液对糜子发芽势起促进作用,其中Cu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低浓度Mn、Cu、Fe溶液对糜子发芽率无影响,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低浓度Mn、Cu、Fe溶液对糜子根长、侧根数以及侧根总长度起促进作用,尤其Fe溶液促进作用最明显,而高浓度溶液则起明显抑制作用。不同浓度Mn、Cu、Fe均对糜子胚轴起抑制作用。[结论]Mn浓度在50~100 mg/L、Cu浓度在10~30 mg/L、Fe浓度在10~30 mg/L时可提高糜子发芽势,不影响发芽率,并促进幼苗健壮。  相似文献   
10.
大豆植株中酰脲含量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对大豆植株各部位的酰脲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荚果和茎部酰脲含量高于叶片和叶柄,从苗期茎酰脲含量开始逐渐增加,至R5或R6期达到最高值;叶片酰脲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中变化较小;叶柄酰脲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并于R6期达到最大值;荚果酰脲含量于R4或R5期达到最大值.大豆植株各部位尿囊酸与尿囊素的比例不同,叶片中尿囊酸含量与尿囊素含量相近,茎、叶柄、荚果尿囊酸含量显著高于尿囊素含量,其顺序为:茎>荚果>叶柄>叶片.尿囊酸含量与酰脲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