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明不同青稞品种(系)秸秆的饲用品质。试验以西藏普遍种植的7份青稞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明确7份青稞品种(系)秸秆的饲用价值。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青稞秸秆的营养品质可分为三大类,14-3492、QTB25、13-6927聚为一类,藏青3000、藏青2000、QTB13聚为一类,喜拉22单独为一类。试验材料中粗蛋白(CP)含量与粗脂肪(EE)、灰分(Ash)、钙(Ca)含量呈正相关,与磷(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呈负相关。秸秆营养成分综合评价排序为14-3492>QTB25>13-6927>藏青3000>藏青2000>QTB13>喜拉22。研究表明,综合考虑秸秆营养品质的情况下区内种植饲用青稞时可优先选择14-3492、QTB25、13-6927品种(系),有利于提高饲草的转化率,促进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冬小麦成熟期采用根钻法采集单作冬小麦及与3、5年生枣树间作的冬小麦根样,利用Win-SURFER V.8.0软件进行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的分析,同时进行冬小麦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相比单作冬小麦,间作冬小麦的产量(P=0.0003)和地上部生物量(P=0.001)均显著下降。间作和单作冬小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与3、5年生红枣间作的冬小麦20~6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值比单作冬小麦20~6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值分别减少了30.1%~46.2%;与3、5年生红枣间作的冬小麦20~40 cm土层的根表面积密度值比单作冬小麦20~40 cm土层的根表面积密度值分别减少了18.7%~31.3%。间作冬小麦根系与枣树的根系在20~60cm土层中生态位重叠,导致物种间根系竞争。5年生枣树较3年生枣树对间作冬小麦根长密度值、根表面积密度值的变化和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和田枣树/小麦系统氮素吸收利用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和田地区枣树/小麦系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以及复合群体对不同土壤深度土壤矿质氮素吸收的差异,阐明复合系统对氮素高效利用的空间生态位补偿机制。以骏枣和新冬20号为实验材料,利用15N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复合系统氮素的吸收利用。间作体系的N吸收量、NDFF、氮素利用效率较单作加权平均值高;枣树的氮素利用率低于小麦;各系统的氮素利用率最低值均出现在15N施入的120、200 cm处理;针对枣树/小麦复合系统内的氮素种间竞争,建议在田间管理中增施一定肥料以助于缓解这种氮素竞争。  相似文献   
4.
浅析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及产量的最重要环境因素,全球气候变暖使部分地区的干旱趋势加重了,为了减少干对作物生长造成的影响。本文从干旱对作物生长、光合作用、气孔、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作物抗旱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和田地区的冬小麦成熟期和枣树扬花期采用根钻法采集单作小麦、单作5a生枣树、枣麦间作系统根样,利用Win-SURFER v.8.0软件进行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析,并在小麦和枣树成熟阶段进行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测定,通过土地当量比进行间作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枣麦间作系统枣树和小麦的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下降。枣麦间作系统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土地当量比(1.383和1.322)均大于1,相比相应单作模式,有较高的总产量和土地利用效率。间作条件下的小麦和枣树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单作相应土层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小。间作小麦20~60cm土层根长密度值比单作小麦相应土层根长密度值减少46.2%;间作红枣20~60cm土层根长密度值、根表面积密度值比单作红枣相应土层根长密度值、根表面积密度值减少34.5%和31.2%。5a生枣树与小麦根系在20~60cm土层生态位重叠,促使间作小麦和间作枣树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6.
采用根钻法取样,对南疆和田核桃冬麦间作系统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核桃/冬麦间作不同种植模式中核桃(Juglans regia L.)和冬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地上部生物量、土地当量比(LER)及地下根系生物学特性的空间分布,为南疆核桃冬麦复合系统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核桃/小麦间作系统核桃树和小麦的地上部生物量下降。核桃/小麦间作系统地上部生物量和土地当量比(LER)(1.620、1.617)均大于1,相比相应单作模式有较高土地利用效率。间作条件下的核桃树和小麦根直径(RD)比单作相应土层根直径(RD)小,但间作条件下的核桃树和小麦比根长(SRL)比单作相应土层SRL大。复合系统中0~40cm土层1a生核桃和2a生核桃的根直径比单作1a生核桃、单作2a生核桃的根直径降低30.36%、26.18%;复合系统中与1a生核桃间作、与2a生核桃间作0~40cm土层的小麦根直径,比小麦单作降低23.7%、59.2%。复合系统中0~40cm土层的1a生核桃、2a生核桃的比根长,比1a生核桃单作、2a生核桃单作增加14.3%、6.7%;复合系统中与1a生核桃间作、与2a生核桃间作0~40cm土层的小麦比根长比小麦单作增加2.1%、22.5%。核桃树与小麦根系在0~40cm土层生态位重叠,促使间作核桃树和小麦根直径、比根长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7.
以西藏较大面积种植且具代表性的6种类型青稞品种(系)14-3492、13-5171-7、藏青16、藏青17、藏青18、藏青20为试验材料,以品种为主区,以8个种植株距5.00、4.00、3.30、2.85、2.50、2.20、2.00、1.80 cm为副区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了6个不同品种8个株距下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随着种植株距的增加,6种青稞品种的株高、分蘖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重呈下降趋势,产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南疆核桃间作冬麦复合系统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中根系分布特征,为南疆核桃小麦间作系统土壤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合理设计依据。以核桃、小麦单作为对照,采用根钻法取样,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根系形态进行分析,比较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与单作系统中植物根的空间分布,通过土地当量法对复合系统评估。结果表明,复合系统中核桃和小麦的根表面积密度、根干质量密度比相应土层的核桃单作、小麦单作小;复合系统中20~40cm土层中1a生核桃、2a生核桃的根表面积密度,比1a生核桃单作、2a生核桃单作降低了30.36%、26.18%;复合系统中与1a生核桃间作、与2a生核桃间作20~40cm土层的小麦根表面密度,比小麦单作降低了23.7%、59.2%;复合系统、单作中0~40cm土层的1a生核桃、2a生核桃的根干质量密度为0~100cm土层内根总生物量的75.31%、82.84%、76.76%、83.23%;0~40cm土层为核桃与小麦根系的重叠生态位,促使复合系统中的根系分布不均匀;复合系统的地上部生物量土地当量比(1.620和1.617)均大于1,比相应单作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高海拔冷凉地区,青稞因具有抗旱和耐寒的特性,是其他它农作物无法取代的饲料和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青稞的营养成分、综合利用前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