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5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鸡球虫病活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全球性寄生虫病,目前仍以药物防治为主.由于球虫耐药性的普遍存在,加上消费者对禽产品药物残留问题的关注,以及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的呼声越来越高等原因,采用疫苗防治球虫病为人心所向.本文对鸡球虫活疫苗的研制基本要素、免疫力形成以及种类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用饱和盐水、饱和糖水漂浮法获得抗苯并咪唑(benzimidazole)的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虫卵,在实验室进行了在不同浓度的苯并咪唑药液中保存不同时间的虫卵发育试验。结果显示,用2种集卵方法获取的虫卵在虫卵发育试验中仅有不足以影响虫卵发育的微小差异,对整体试验也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表明2种集卵方法都可以作为该试验获取虫卵的方法;不同保存时间的苯并咪唑药液的试验结果也差别不大,对试验也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丝状网尾线虫是引起绵羊肺丝虫病的主要病原 ,属于大形肺线虫 ,阿勒泰地区曾经在 1 975~ 1 988年对绵羊肺丝虫的流行学做过调查 ,感染率为 4 7.92 %。但是多年来由于养殖状况的变化及驱虫工作的进行 ,其流行危害情况发生了变化。为掌握流行现状自 2 0 0 3年 1 1月~ 2 0 0 4年 3月间对阿勒泰地区部分县市的绵羊随机抽样用贝尔曼氏幼虫分离法进行了粪便检查 .检查结果发现感染率有所提高 ,为 5 5 .1 7%。根据调查情况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按照鱼类寄生虫的常规调查及研究方法,对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湖拟鲤(Rutilus rutilus lacustris Pallas)寄生虫的种类、感染情况、季节动态及优势寄生虫种的寄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现6种寄生虫,分别为维氏指环虫(Dactylogyrus vistulae Prost)、西伯利亚副双身虫(Paradiplozoon homoion homoion Bychowsky et Nagibina)、双穴吸虫幼虫(Diplostomum sp.)、绦虫幼虫(Cestode sp.larva)、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和椭圆尾鲺(Ar-gulus ellipticaudatus Wang),隶属于3门,5纲,6目,6科,6属。春、夏、秋三季,均发现双穴吸虫幼虫,夏季及秋季的感染率高于春季;维氏指环虫春季的感染率高于夏季,而秋季没有检出;西伯利亚副双身虫、对盲囊线虫、绦虫幼虫和椭圆尾鲺仅在夏季发现,且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均不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新疆观赏鱼市场双须骨舌鱼感染单殖吸虫的种类情况,采用形态学比较具有鉴定依据的背腹中央大钩、联接片、交接器等结构,初步鉴定为寄生在双须骨舌鱼鳃部的单殖吸虫有两种,分别为角棒虫属(Gonocleithrum)的银龙角棒虫(Gonocleithrum aruanae)、相似角棒虫(Gonocleithrum coenoideum)。经资料检索,该属种在我国均未报到,故为属种新纪录,该新纪录属区别于其他属的主要特征是在身体中部有一"Y"形的性腺片和呈螺旋形卷曲的支持器。所有标本均保存于新疆农业大学鱼类寄生虫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通过原头蚴在两种细胞培养液中(RPMI-1640和MEM)培养,观察其存活、生长及发育情况,从而为研究寄生虫发育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方法: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原头蚴培养的细胞培养基(RPMI-1640和MEM)分为4组:Ⅰ组为纯RPMI-1640培养液;Ⅱ组为含10%的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Ⅲ组为纯MEM培养液;Ⅳ组为含10%的小牛血清的MEM培养液;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培养15d的原头蚴的成活率分别为:Ⅰ组69.87%、Ⅱ组80.35%、Ⅲ组50.25%、Ⅳ组60.32%;成囊率分别为:Ⅰ组80.58%、Ⅱ组90.25%、Ⅲ组35.65%、Ⅳ组45.89%;头节外翻率分别为:Ⅰ组95.50%、Ⅱ组98.65%、Ⅲ组60.52%、Ⅳ组70.98%。结论:大多数虫体在早期向囊发育,一部分虫体头节外翻,并伴有规律的伸缩运动,但随时间的延长虫体运动减缓,又向囊蚴发育。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的体外培养,初步表明含有10%小牛血清的细胞培养基RPMI-1640较适合原头蚴的生长发育,在普通培养箱中培养,最适温度在37—40℃,培养液pH=7.2,初步建立了原头蚴体外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指环虫在高体雅罗鱼鳃部寄生的空间分布特点,于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对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高体雅罗鱼寄生的指环虫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表明:在检查的87尾鱼中共检出3种指环虫,分别为号筒指环虫[WTBX](Dactylogyrus tuba)、小刺指环虫(Dactylogyrus micracanthus)和大翼指环虫(Dactylogyrus alatus),[WTBZ]指环虫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分别为67.8%和7.58±8.48,左鳃及右鳃的感染率分别为60.9%和52.9%;各鳃片中除鳃Ⅰ外左鳃片指环虫的感染率均大于右鳃片,除鳃Ⅳ外指环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右鳃均大于左鳃;各体长段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呈现不同的趋势,指环虫种群在宿主种群中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略有不同,指环虫在各体长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右鳃各鳃片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喀什兰干水库鱼类寄生虫区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水库鱼类寄生虫病现状,对喀什地区兰干水库鱼类寄生虫的种类及区系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鱼体及虫体的采样、鉴定及统计均采用常规方法.[结果]采集兰干水库鱼类7种,共计446尾,发现寄生虫14种,隶属于4门,6纲,9目,10科,10属.[结论]14种寄生虫在寄主鱼的寄生情况:复口吸虫和页形指环虫的感染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3;和38;,其中复口吸虫的感染强度最高,寄生在草鱼眼部的高达93只/尾,通过优势度计算得出复口吸虫是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育堆形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早熟株及观测其生物学特性,运用Jeffers创立的艾美耳属球虫早熟株选育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堆形艾美耳球虫进行连续传代早熟选育,并对获得的早熟株与母株孢子化卵囊大小、繁殖能力、致病性以及免疫保护力等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堆形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与母株之间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差异。经过18代早熟选育后,堆形艾美耳球虫的潜在期由母株的99h缩短至84h。与母株相比,早熟株的孢子化卵囊大小明显减小(P〈0.05),卵囊繁殖能力降低了17%~42%。致病性试验中,早熟株感染组的平均增重均高于母株,而病变记分相当。免疫保护试验中,早熟株与母株的免疫保护力相当,其卵囊抑制率略低于母株,差异不明显(P〉0.05)。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选育出堆形艾关耳球虫早熟株,对母株攻击具有保护力,为鸡球虫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利用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筛选日本血吸虫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共获得10种阳性噬菌体克隆。本研究选择其中5种噬菌体克隆单独或联合免疫小鼠,观察其对血吸虫成虫合抱的影响以及对血吸虫病的免疫预防效果。结果显示,19号克隆单独免疫和6号、18号混合免疫在预防实验中分别取得了40.53%和31.14%的减虫率及35.31%,44.65%的肝脏减卵率。研究结果提示,19号、6号和18号噬菌体展示的EST序列编码基因具有一定的抗血吸虫生殖免疫效果,在血吸虫疫苗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