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5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737篇
林业   1187篇
农学   538篇
基础科学   262篇
  1330篇
综合类   4504篇
农作物   684篇
水产渔业   189篇
畜牧兽医   587篇
园艺   498篇
植物保护   47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603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767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601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为摸索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花椰菜的最佳播期以集成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于2017—2018年选择海拔2250 m的云南省峨山县塔甸镇大西村地块进行9个播期的2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花椰菜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延长,而花球采收期除播期7月10日外随播期推迟而逐渐增长;花椰菜株高、外叶数、开展度、球高、球径和单球重等农艺性状有随播期延迟呈现先逐渐减小而后又逐渐增大的趋势;莲座期黑腐病和霜霉病的病情指数随着播期的延迟呈现先逐渐升高而后又逐渐下降的趋势;花椰菜小区产量随着播期的延迟呈现先逐渐下降而后又逐渐提高的趋势,播期4月20日和4月30日与其余7个播期产量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花椰菜在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的生产实际和各播期产量产值及商品性表现,推荐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花椰菜的最佳播期为4月20—30日。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林下栽培滇黄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云南松林下栽培滇黄精的技术。[方法]按照不同林分、坡位、密度设置样方,统计不同种苗类型、林龄类型、坡位类型、密度类型对林下栽培滇黄精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云南松林下栽培滇黄精,应选择块茎苗进行催芽处理,种植于排水较好的中坡位,郁闭度在0.6左右。[结论]为云南松林下栽培滇黄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有性生殖在真菌的生活史和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交配型基因是控制有性生殖的关键因子。前期研究发现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MAT1-2型菌株中包含MAT1-2-1MAT1-2-8两个交配型基因,但是它们如何调控稻曲病菌有性生殖依然不清楚。本文研究了它们在不同侵染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和编码的蛋白结构特性。研究表明MAT1-2-1在侵染不同阶段一直下调表达;而MAT1-2-8在侵染早期(5 dpi)上调表达,在侵染后期下调表达。与营养菌丝阶段比较,MAT1-2-1MAT1-2-8在有性发育过程菌核形成、菌核萌发、子座原基形成和子座成熟4个阶段的表达量都是下降的,在菌核形成阶段表达量最低。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AT1-2-1和MAT1-2-8具有磷酸化位点,为非分泌蛋白,无明显的跨膜结构域。蛋白同源比对分析表明MAT1-2-1与香柱菌(Epichloë typhina)的MAT1-2-1同源性最高,而MAT1-2-8与绿僵菌(Metarhizium)的MBR_08192蛋白同源性最高。进一步研究发现MAT1-2-1和MAT1-2-8能够互作,并分别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基质中。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到MAT1-2-1的一些候选互作蛋白,如假定Ran交换因子Prp20/Pim1(KDB12229.1)、假定rRNA处理蛋白Ebp2(KDB12923.1)及组蛋白H1(KDB12711.1)等。因此,以上结果为研究稻曲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2-1MAT1-2-8调控有性生殖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栽种规格的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和发掘高产高效间作模式,对木薯净作,糯玉米净作和8种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是可行的,体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发现不同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不同,其中处理9(大行距100 cm,小行距70 cm)的鲜薯产量(51 274.36 kg/hm2)最高,处理4(行距100 cm)的经济效益(52 794.15元/hm2)最高,处理9的经济效益(46 556.97元/hm2)排第3位。综合评价认为,处理9的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最合理。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海大顶苦瓜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挥广东省佛山市的传统特色蔬菜——大顶苦瓜的产品优势,提高农户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水平,在改良南海大顶苦瓜品种的基础上,制定出配套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措施,内容包括品种特性、产地环境要求、育苗、田间管理措施和采收,旨在进一步提高南海大顶苦瓜的生产效益,大力推广这一传统特色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6.
ABSTRACT

Sugarcane is a strategic commodity in Indonesia. It is usually raised in a monoculture system. There is a 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effects of extended sugarcane monoculture on the soil carbon fra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changes in the soil organic C frac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duration of sugarcane monoculture on Entisols, Inceptisols, and Vertisols. The measured variables were the percentages of sand, silt, and clay, organic matter (OM), total nitrogen (TN), pH (H2O),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NH4 +, NO3 -, labile carbon fraction (soil carbon mineralization (C-Min), soil microbial carbon (C-Mic), and carbon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C-POM)), and stable carbon fraction (humic and fulvic acids). Soil type with sugarcane monoculture period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percentages of clay, sand, silt, CEC, and pH (H2O). Soil type and sugarcane monoculture period had no apparent significant effect on C-Min or C-POM but di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C-Mic. The humic and fulvic acid levels in all three soil types were affected by the duration of sugarcane monoculture. To establish the impact of long-term sugarcane monoculture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with various textures,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measure the soil stable carbon fractions such as humic and fulvic acid rather than the soil labile carbon fractions such as C-Min, C-POM, or C-Mic.  相似文献   
7.
远缘杂交及异源多倍化导致许多重要作物的起源与进化,而芸薹属栽培异源四倍种是研究作物异源多倍化的模式系统之一。异源多倍体是如何调控及协调来自不同二倍体祖先的不同基因组的遗传行为及基因表达,是过去二十年间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利用不断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一方面揭示出芸薹属及其他多倍体物种基因组表现出动态性质,即在形成初期及长期进化过程中持续发生遗传及表观遗传的变化;另一方面发现异源多倍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基因表达模式改变,包括非加性表达、超亲表达、表达水平显性、部分同源偏向表达、基因剂量平衡效应等现象。上述基因组结构、表观遗传改变以及基因表达模式的调控,使新产生的多倍体得以成功进化为新物种。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与RS的北方防沙屏障带生态系统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北方防沙屏障带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特征,对加强屏障带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北方防沙屏障带为研究区,根据2005、2010、2015年MODIS遥感影像,将北方防沙屏障带生态系统类型划分为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城镇、荒漠和裸地7类。采用空间统计、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分析法、PNTIL模型等方法,对北方防沙屏障带2005—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北方防沙屏障带生态系统整体呈稳定状态;从分屏障带看,内蒙古防沙屏障带荒漠面积明显减少,塔里木防沙屏障带森林面积迅速增加,而河西走廊防沙屏障带草地面积明显增加;从正/逆转换方向来看,屏障带内农田、城镇、荒漠及裸地生态系统正向转换率高于逆向转换率。10年间,在景观水平上,北方防沙屏障带斑块数量、斑块密度呈减少趋势;在类型水平上荒漠景观整体呈现破碎化萎缩的趋势特征,森林、草地向形状简单化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2005—2015年,北方防沙屏障带生态总体向好,治沙效果明显,但局部仍面临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9.
陇东旱塬区复种不同藜麦品种(系)的适应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藜麦品种(系)在陇东雨养地区夏播复种的生态适应性,以12个藜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藜麦品种(系)除LY-2无法复种成熟外,其余的11个品种(系)均能完成生育期;对其19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位面积籽粒产量与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根倒率、茎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籽粒粗蛋白和淀粉分别与籽粒直径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对其15个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提出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04%,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适应性最好、得分最高的2个品种(系)‘陇藜4号’和‘Q2’;聚类分析表明,11个藜麦品种(系)系统聚为3大类型,各品种(系)间性状与遗传距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第三类产量最高,第二类有矮秆、早熟等特性,可根据生产需要和育种目标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耕地白浆土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复区内存在的草甸土和暗棕壤作比较,研究了土壤各种理化性质与不同形态氮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白浆土中 HA 和 FA 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含有较多的碱性氨基酸,而后者则含有较多的酸性氨基酸;各种不同形状 N素与土壤 pH 值,质地等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土壤有机质、全 N 和 C/N 比值等的相关性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