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9篇
  89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区域 ,以TM遥感影像解译的 1998年土地利用图为基础资料 ,将伊金霍洛旗划分为毛乌素沙地亚区、乌审凹地亚区和黄土丘陵亚区。从区域尺度 ,利用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分维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大小、斑块密度指数和斑块体平均斑块边缘等指数 ,对不同景观亚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表明 ,在景观亚区这一尺度上 ,毛乌素沙地亚区一方面对该旗景观格局起控制作用 ,另一方面该亚区所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最大 ,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最深。而乌审凹地亚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最小 ,人类活动强度最弱。从景观要素来看 ,无论哪一亚区均以天然草地为景观基质 ;不同类型斑块总的格局特点是 ,受人类影响程度愈深的斑块 ,其破碎化程度愈深 ,斑块的复杂性降低。总体而言 ,天然类型的斑块体 ,其斑块复杂性以乌审凹地亚区最为复杂 ,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则以毛乌素沙地亚区最深 ;而人工斑块类型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斑块类型之间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对新生荷斯坦犊牛心脏左心室的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 :左心室内肉柱多集中在两乳头肌下部至心尖的中隔面上 ,心室侧壁上也有肉柱 ,主动脉半月瓣结的出现率为 61 5 4% ;流入道、流出道长度分别为 ( 6 84± 0 5 7)cm和 ( 7 41± 0 61)cm ;左心室侧壁和室间隔厚度分别为 ( 1 14± 0 14 )cm和 ( 1 41± 0 15 )cm ;左房室口和主动脉口周径分别为 ( 5 11± 0 76)cm和 ( 4 2 9± 0 60 )cm。  相似文献   
3.
扎鲁特旗山地草地土壤含水量动态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桂珍  高凯  张丽娟 《草业科学》2015,(9):1399-1404
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牧业气象站1983-2012年气象数据和山地草地土壤含水量数据分析,揭示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83-2012年山地草地土壤各层(0-10、10-20、20-30、30-40、40-50和0-50cm)含水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草地逐渐旱化;土壤含水量下降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1983-1987年,该阶段土壤含水量在15%~30%之间波动,属于土壤含水量的较高阶段;第2阶段为1988-1999年,该阶段土壤含水量在5%~15%范围内波动,属于土壤含水量高(15%~30%)向低(2%~10%)过渡阶段;第3阶段是2000-2012年,该阶段土壤含水量在2%~10%范围内波动,属于土壤含水量较低阶段;土壤含水量与温度和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降水量、相对湿度、蒸散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调查问卷和临床问诊的方法对湖南省株洲市马加村随机抽样的252名留守村民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4份,回收问卷252份,回收率95.5%。调查表明:81.7%的被调查者有不同程度的身体疾病,其中血压偏高者57.3%,长期肌肉疼痛者69.4%,关节、骨异常者52.9%,腰间盘突出者16%。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留守村民的健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AIM: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noninvasive delayed limb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 (NDLIP) on animal cardiac function, myocardial morphology and myocardial apoptosi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METHODS: Healthy SD male rats[n=45, weighing (250±1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MI group:the animal model of MI was established by surgical ligation of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AD) after 2 weeks; NDLIP group:after the success of the MI animal model, NDLIP was carried out every other day until the 4th, 6th and 8th weeks; sham group:as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the animals were taken heart LAD threading but no ligation. All rats were fed conventionally. At the end of the 4th, 6th and 8th weeks, all rats were made ventricular intubation, and then the hemodynamic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The blood samples were withdrawn from the abdominal aorta and the serum was separated via centrifugation. The serum contents of Bcl-2 and Bax were measured by ELISA. Lef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 was homogenized. The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 complexes Ⅰ, Ⅱ, Ⅲ and Ⅳ in the myocardial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ELISA. RESULTS: At the end of the 4th, 6th and 8th weeks, compared with MI group,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in NDLI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 in NDLI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oth P<0.05).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 complexesⅠ, Ⅱ, Ⅲ and Ⅳ in NDLI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The serum level of Bcl-2 in NDLI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Bax level was reduced remarkably (both P<0.01). CONCLUSION: NDLIP improves the hemodynamic indexes, promotes the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inhibits cell apoptosis, thus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MI.  相似文献   
6.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多个学科领域的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欲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结合产业、地域环境等因素协调其所在地的经济收入是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例,基于空间分析方法——地理探测器,结合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和地形特征等可能产生人均纯收入差异的空间因子,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人均纯收入差异驱动力进行分析和阐释,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资源调控及经济建设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第一产业类型和二三产业发展程度是造成当地人均纯收入差异的关键驱动力;交通便利程度、水资源供给能力、高程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当地人均纯收入差距;并且这4个因子与前2个产业因子对人均纯收入空间分布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得出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q=0.30)以及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例较小(q=0.37)是限制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所在地巴彦温都尔苏木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交通不便(q=0.11)及海拔较高(q=0.15)等地域环境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巴彦温都尔苏木与周边区域的人均纯收入差距。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当地的下一步发展应重视以下3个方面:1)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适当发展传统畜牧业转型;2)将农业文化遗产打造为特色品牌进而推动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旅游的发展;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做足准备。  相似文献   
7.
农牧户作为退牧还草技术的实施者和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对技术的感知度和认可度对于调整和完善退牧还草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草地荒漠化典型区域——内蒙古鄂托克旗为例,采用主观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包括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相宜性、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5个方面的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农牧户视角对内蒙古鄂托克旗退牧还草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农牧户视角的鄂托克旗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结果为0.469 8,说明农牧户对于退牧还草技术的综合评价处于中等水平,技术满意度一般,技术可持续性较弱。具体表现为农牧户对于技术自身的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修复功能持以肯定态度,生态效益评价较高;而对于经济效益和技术可持续性评价较低。2)分项退牧还草技术评价结果由高到低的排序为:技术相宜性、技术效益、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推广潜力。3)分区域研究得出,鄂托克旗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的区域差异性较小。因此,退牧还草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农牧户对于该项技术的满意程度,为退牧还草技术的持续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氮沉降背景下放牧对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本试验探究了放牧和短期氮添加(20 g·m-2·a-1)对半干旱沙质草地优势种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群落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和氮添加增加了糙隐子草的重要值,放牧降低了糙隐子草叶面积,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围封草地中糙隐子草叶干物质含量,增加了围封和放牧草地中糙隐子草叶氮含量(P<0.05);相同氮素水平下放牧降低了植物群落高度,氮添加增加了围封样地植物叶面积和叶氮含量,增加了放牧样地植物比叶面积和叶氮含量,降低了叶干物质含量(P<0.05);回归分析表明,糙隐子草叶面积和叶氮含量能较好地解释群落水平植物叶面积和叶氮含量的变化。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群落通过改变植株大小和主要叶性状来响应放牧和氮沉降,对预测未来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