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西北地区退牧还草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退牧还草工程是国家草地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之一,自工程实施以来绩效明显。调查了西北地区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现状,发现在工程规划设计、管理体制、生态补偿机制、移民安置、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着矛盾和不足,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统筹规划和实施不同的退牧还草策略;建立参与式社区工程管理模式;完善退牧还草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科学的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工程监督管理和草原监测预警;加快发展牧区后续产业。  相似文献   

2.
草地生态建设补偿的理论依据和补偿标准的确定是草地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草地生态建设补偿实施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关键.通过对西北牧区主要生态经济类型区农牧户的调查,针对退牧还草工程草地生态建设补偿依据的不合理性,认为在生态建设补偿的基本阶段,草地生态建设补偿标准应当依据草地承载力理论和草畜动态平衡原理,结合草地生态经济系统单位草地面积的净初级生产能力和载畜能力进行核算,确定各省退牧区不同草地类型禁(休)牧饲料粮、围栏、补播的补偿标准,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科学分析当前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空间特征和实施状况,该研究基于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以省域为尺度,县(区)为研究单元,建立建设强度、建设潜力和建设难度为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Ward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012-2015年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状态进行综合分区,并结合既定规划目标与建设成效,对建设状态作定量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分项指标来看,盆地中部丘陵区和盆周山地区建设强度较高,全省建设潜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建设潜力高值区主要位于川中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和川西南山地区,成都平原区和川西南山地区建设难度较高;从综合分区来看,全省总体表现为中等偏低建设强度,中等建设潜力和中等偏高的建设难度。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和川西南山地区3项指标表现形式分别为中-中低-高、中-中-中、中-中-中和中-中-高;研究表明,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状态与规划目标存在一定偏差,且区域差异明显;从区域发展、建设潜力和建设成效多个视角考虑,"十三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在分区上应重点布局在盆地丘陵区和盆周山地区。  相似文献   

4.
李强  蒲春玲  刘鹏  魏振  刘超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6):281-284,290
[目的]选取新疆自治区布克赛尔县为研究的样本区,对该区牧户退牧还草政策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该地区草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样本区150户牧民参与退牧还草工程的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最优尺度分析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结果]牧户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从退牧还草政策中的获利程度和对草场退化的认知程度对牧户参与退牧还草政策的积极性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牧户的年龄、家庭人口规模对牧户参与退牧还草的积极性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结论]在退牧还草政策影响下,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高的、从政策中获益多的牧民更愿意调整生产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牧户参与退牧还草积极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参与退牧还草能否能获利和是否有能力承担转变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肃南县退牧还草工程的实践与绩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肃南县是河西走廊绿洲的重要生态屏障和主要水源涵养地,近几十年来草地严重超载过牧,全县85%的天然草地发生了不同类型的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肃南县自2004年以来,按全年禁牧、半年休牧、季节性休牧三种模式开展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通过实施草地围栏、草地补播改良、生态移民、饲草粮补助工程,项目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鄂托克旗天然草地植被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天然草地植被生态需水量研究,对维持草地系统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该研究以干旱风沙草原区鄂托克旗为研究对象,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及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有效降水量计算方法,对各草地类型的生态需水量和生态缺水量进行计算,并对不同类型天然草地生态需水和降雨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旗全年生态需水量在丰水年为2.94×10~9m~3、平水年为3.07×10~9 m~3、枯水年为3.10×10~9m~3;全旗生态缺水量在丰水年为2.72×10~8m~3、平水年为5.00×10~8m~3、枯水年为1.15×10~9m~3。草地中生态需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草原化荒漠类、低地草甸类、温性荒漠类、温性草原类。在整个生长季中,鄂托克旗各草地类型生态需水在3、6、10月为盈余状态,其余月份均为严重亏缺状态。鄂托克旗草地生态系统整体处于水分亏缺状态,尤其是惠农站代表区,在枯水年水分亏缺指数超过50%。低地草甸类草地缺水程度较严重,建议在该类型草地分布范围内发展人工草地,温性草原化荒漠类草地缺水程度较轻,建议在鄂托克旗适当发展。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草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退化草原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定量评价对于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决策、规划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系统分析了影响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各个因子,确定定量评价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各项指标,并运用GIS技术,集成多种来源、多种比例尺和多种类型的数据,建立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定量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对于黄土高原地区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态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MCR模型的内蒙古鄂托克旗生态廊道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构建内蒙古鄂托克旗的生态廊道,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供生物迁徙的路径,促进不同栖息地之间的物种交流,为鄂托克旗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的科学实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鄂托克旗作为研究区,利用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的综合结果确定生态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最小成本路径的方法,对生态廊道进行构建研究。[结果] ①鄂托克旗生态敏感性程度较强,极度、高度敏感区面积占全旗41.3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蒙西镇和棋盘井镇交界区;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状况较差,绝大部分地区处于中低值区,低、中值区面积占全旗95.37%;③构建了鄂托克旗生态廊道体系,生态廊道与生态源地大致构成了一个环形闭合区域,重要廊道总长721 km,一般廊道总长803 km。[结论] 整体来看,鄂托克旗生态源地分散于东西两侧,布隆嘎查和察汗淖尔嘎查源地起到了沟通东西物质能量交流的桥梁作用,为保证研究区整体连通性,加强这些源地的保护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9.
四、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实施种草养畜,在潜在沙漠化地区实施以草为主的综合治理,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改善生存、生活、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1牧区减牧还草模式针对我国牧区草原退化、沙化严重,草畜矛盾尖锐,直接威胁着牧区和东部广大农区的生态和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不同管理措施下高寒退化草地恢复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科学评估不同管理措施下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治理的综合成效,该研究采用VOR及CVOR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对甘肃省玛曲退化高寒草甸实施2a的围封、划破、施肥、补播和综合措施等五种不同生态恢复措施,以及自由放牧下的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根据两种模型测算结果,用VOR指数评价综合生态恢复措施的效果大致为:综合措施、施肥划破、补播、围封放牧,用CVOR指数评价综合生态恢复措施的效果:综合措施划破施肥、补播、围封放牧。综合措施在2种评价体系下均显著优于各单一处理措施,实施2a后其CVOR数值处于健康范围,高达0.917,且放牧导致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健康趋于警戒水平,健康指数值为0.572。结果表明,VOR及CVOR指数模型应用于生态恢复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价,可反映出不同措施实施后的具体量化效果,可进行更广泛适用。在退化严重亟需生态恢复的草地,可通过综合生态恢复措施的实施,以达到全面迅速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目的。此外,需具体考量每种措施的经济学和生态学双重效益,利用更全面的CVOR指数模型评价草地健康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郝海广  乌兰图雅 《土壤》2011,43(5):828-834
选取科尔沁沙地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数据和GIS空间信息技术,基于土地的自然适宜性,对2000─2007年研究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情况做出评价,并指出今后退耕任务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发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吉尔嘎朗镇耕地明显减少,林地、草地明显增加,草地覆盖度显著提高;从7年间实际退耕还林还草方向、数量和空间分布来看,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是还林还草选择不合理,不宜耕作的土地还有很多没有退耕,实际退耕土地只占应退耕土地的28.63%;还有8 172.00 hm2土地应当逐步实现退耕,其中以退耕还林为主,占73.29%。政策方面,建议发展地区优势产业,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方面增加农牧民家庭收入,另一方面减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保证生态退耕工程持续见效。  相似文献   

12.
开垦对农牧交错带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以农牧交错带由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地开垦的农田及其相应的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开垦对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农牧交错带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草地开垦后,其土壤特性出现颗粒组成粗化,体积质量增加,土壤毛管持水力降低,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和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降低的现象;开垦导致了地带性草地土壤中有效铁、有效锰质量分数不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之需要。基于对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类草地开垦后土壤性质变化的分析及对比,提出了在农牧交错带秋季收获时应该对作物进行高留茬处理并适当延后春季翻耕时间,以减少风蚀作用的负面影响;应该通过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来改善土壤性质,建议研究区应严格贯彻执行禁止对地带性草地的开垦,对已开垦的地带性草地应尽快实施国家提出的退耕还草政策;对于非地带性草地开垦的农田,应注重科学管理,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90%以上的草地处于退化或正在退化状态,严重影响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退化草地改良十分关键。目前,草地改良技术相关科学研究、草地改良生产实践、草地改良机械研发等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限制了中国草地改良的整体推进。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对24种目前常见的草地改良技术进行总结,归纳了改良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对草地改良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建立草地改良技术分类框架,形成草地综合改良工艺流程。在所建立的4类草地改良原理框架下,分析了相应改良技术作业工艺及相关作业机械的特点,并指出相关作业机械和设备的研发方向。基于目前草地退化还未彻底遏制的现状,未来草地保护和退化草地的机械化改良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加强草地保护,增加草地退化预防环节,坚持走用草养地相结合的道路。2)草地改良工艺方面,在现有免耕直播改良工艺基础上重组和优化改良工艺,研发和推广复式改良机械。3)在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方面,应强化基础研究,弥补现有改良机械的技术短板,充分发挥特色技术优势。4)在草地保护和改良政策方面,应加强政策支持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提高基层对草地保护和草地改良的积极性。该研究可为退化草地改良工艺方案制定、相关作业机械选择、相关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为草地改良机械设备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加强牧区草地生态建设角度出发,针对目前发展牧区小型灌溉饲草料地与草地生态修复的有关技术问题,依据生态学原理和规律,按照"“以水定草、以草定畜”原则,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为重点研究区域,探讨发展家庭草库伦灌溉饲草料地与草地生态恢复之间的耦合关系,量化发展灌溉饲草料地面积与天然草地生态恢复面积间的比例,该指标对加强牧区草地水土保持和恢复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退耕还草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适宜草种的选择在退耕还草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依据牧草生物学特性和牧草与诸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牧草的适宜分布区间能够为退耕还草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该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牧草生长适宜度模型相结合,采用模糊逻辑推理机制开发了退耕还草决策支持系统,用户可以查询到甘肃省任意一点的气象信息、土壤信息和草原类型,咨询到适宜种植的牧草品种及其栽培管理技术,系统还将22种牧草的适应性分布成图。样本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决策功能,可以为甘肃省的退耕还草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生态可持续发展原理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伊金霍洛旗风沙区退耕还林还草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指标体系包括3个层次10项指标;采用AHP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对研究区3种典型的退耕模式进行综合生态效益评价,并与未退耕荒地进行对比研究。评价结果表明:3种退耕还林模式的综合生态效益指数均达到未退耕荒地的4倍以上,退耕还林工程生物效益、水土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防风固沙效益显著;各退耕模式其综合效益指数排列顺序为沙柳+沙打旺模式 > 柠条+沙打旺模式 > 杨树+沙打旺模式 > 未退耕荒地,沙柳+沙打旺模式综合生态效益数值最高,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可以在伊金霍洛风沙区或其它风沙区生态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效益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认识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耕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评价退耕还林还草的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通过2年(2003—2004年)的小区试验,观测了紫色土坡耕地种作物(小麦-玉米)、饲草(黑麦草)、果树(枇杷)和“果树+饲草”这4种模式的水土流失状况,并用层次分析法等对其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观测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种草和种“果树+饲草”这2种模式,较作物模式显著减少水土流失超过30%,其中“果树+饲草”模式的侵蚀量减少60%以上。同时发现,退耕地如果只种果树,水土流失量反而多于种作物地,揭示了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地表盖度。效益分析结果表明,4种模式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大小次序是:“果树+饲草”>饲草>作物>果树。  相似文献   

18.
The last two decades have seen a rise of interest in the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lands among smallholder farm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s set out to understa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adoption of technologies that enhance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mong smallholder farmers, using secondary data recorded in the World Overview of Conservation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 (WOCAT) database from 45 to 50 smallholders’ farmers in selected places in Kenya and Ethiopia respectively. A Probit model was used to analyse whether socio-economic, institutional, off-farm income, technical know-how, farmers’ perceptions, and land us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s the adoption of technologies that enhance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mallholder farmers that positively perceived net benefits of the soil carbon enhancing technologies were more likely to adopt such technologies that enhance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both countries. Access to off-farm income and land ownership with title deeds were also found to b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doption. Off-farm income positively influences adoption among farmer with a moderate income (100-500US$ per year) but not the rich (>500US$) farmers. Moderate to high level of skills and technical know-how required for implementing and maintaining a technology on the farm had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adoption. This shows that interventions, aimed at addressing specific factors such as inadequate skills and knowledge, change in perception among farmers, and off-farm income are likely to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in decisions relating to the adoption of the soil carbon enhancing practices among farmers in East Africa.  相似文献   

19.
Calcareous grasslands are an important habitat for floral and faunal communities in the UK and Europe. Declines due to changes in management, scrub invasion and agricultural improvement have left much of the remnants of this habitat in a degraded and fragmented state. Grazing, by cattle or sheep, is one of the m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used to maintain and improve the floral and faunal quality of calcareous grassland. The long-term impacts of different grazing regimes, however, are poorly understood,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the 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This study contrasted the impacts of recently introduced and long-term sheep or cattle grazing on beetle communities present on one of the largest areas of calcareous grassland in Europe, the Salisbury Plain military training Area, UK. No effects of grazing management on beetle abundance, species richness or evenness were found, but plant diversity and overall percentage cover of grasses did influence beetle diversity. Proportions of the total number of individuals and overall species richness within beetle guilds (predatory, phytophagous, flower/seed feeders, root feeders and foliage feeders) we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both the duration and type of grazing animal. At the species level, beetle community structur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ungrazed, long-term cattle and long-term sheep grazing treatments. Changes in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were found to influence beetle community structu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results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long-term impacts of grazing on beetl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the benefits of different grazing regimes for the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of calcareous grassla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