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4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240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远缘杂交及异源多倍化导致许多重要作物的起源与进化,而芸薹属栽培异源四倍种是研究作物异源多倍化的模式系统之一。异源多倍体是如何调控及协调来自不同二倍体祖先的不同基因组的遗传行为及基因表达,是过去二十年间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利用不断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一方面揭示出芸薹属及其他多倍体物种基因组表现出动态性质,即在形成初期及长期进化过程中持续发生遗传及表观遗传的变化;另一方面发现异源多倍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基因表达模式改变,包括非加性表达、超亲表达、表达水平显性、部分同源偏向表达、基因剂量平衡效应等现象。上述基因组结构、表观遗传改变以及基因表达模式的调控,使新产生的多倍体得以成功进化为新物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认识花生种间杂交异源多倍体进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规律,采用cDNA-HFO-TAG技术,研究花生种间杂交组合(四倍体栽培种‘仲恺花4号’×二倍体野生种Arachis. diogio)杂种F_1和早期多倍体世代S0~S3的基因表达变化情况。14条HFO-TAG引物共扩增出121条cDNA片段,其中差异片段84个,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亲本转录物完全沉默(3个),双亲转录物在后代部分材料中沉默(59个)和新转录物激活(22个),上述变化在F1代即开始发生。筛选其中大小为500~2 000 bp的35个TDFs进行克隆测序,有27个和NCBI数据库中已录入的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包括抗逆相关基因(10条)、未知功能蛋白基因(8条)、能量与代谢相关基因(7条)和转录因子相关的基因(2条)。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在花生种间杂交异源多倍化早期发生着快速、剧烈的基因表达变化,从中获得的差异基因片段,有助于了解花生属种间杂交异源多倍化早期分子机制变化,这对有效利用野生花生种质优异基因具有重要意义。cDNA-HFO-TAG技术简单、有效且实用,完全适用于花生属基因表达变化研究,可以作为花生属及其它物种基因表达变化分析技术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猪瘟与禽流感(AI)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烈性动物传染病,一旦爆发,往往导致成千上万只动物被淘汰宰杀,特别是在畜牧养殖业发达国家或地区,其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相似文献   
4.
优化了S1核酸酶突变检测体系,结果表明(1)扩增法比杂交法产生异源双链DNA更节省时间;(2)PCR产物可以直接作为突变检测的底物;(3)适当降低反应温度、适当增加反应缓冲液中的NaCl浓度、适当缩短反应时间可提高突变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多种不同的与管理活动相接近的模型是更好了解对PRRSV免疫保护机制的关键。更好的在呼吸与生殖两方面了解抗PRRSV的免疫应答将会带来更敏感、更有影响力以及更有区别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近年鱼类生物技术在中国之发展.在倍数性育种方面,已获得了至少6种同源多倍体和2种异源多倍体;将诱导雌核发育和人工性逆转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快速获得鱼类自交系的方法,在核移植方面,获得了核、质分别来源于不同种.属和亚科的移核鱼,并成功地以经短期培养的鲫鱼肾细胞作核供体,获得了1尾移核鱼,从而证明了鱼类体细胞仍具发育全能性。用电场诱导鱼类未受精卵和囊胚细胞间,用微束激光诱导受精卵间的融合,均已获得鱼苗,在基因转移方面,围绕外源基因在鱼类的整合、转录、表达及其生物学效应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所采用的转基因方法包括显微注射、电穿孔及精子载体法等,在分离有价值鱼类基因方面,已获得了3种生长激素基因,2种肌动蛋白基因,1个泌乳素cDNA和1个抗冻蛋白的cDNA。  相似文献   
7.
本新种系作者以节节麦(Triticum tauschii,DD,2n=14)作母本,与森林黑麦(Secale sylvestre,RSRS,2n=14)杂交,经染色体加倍而合成的双二倍体,其染色体组为DDRSRS,2n=4x=28。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新种的形态。考虑到Krolow在1973年合成过类似的双二倍体,因此将本新种定名为Triticale rolowii(克氏小黑麦)。  相似文献   
8.
黄瓜抗霜霉病异源易位系CT201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清河  陈劲枫  钱春桃 《园艺学报》2005,32(6):1098-1101
 将栽培黄瓜‘北京截头’ (Cucumis sativus L. , 2n = 14) 与Cucum is属双二倍体新种C. hytivus (2n = 38) 回交, 随后自交。通过霜霉病田间接种试验筛选, 从中发现抗霜霉病单株HH12825。将HH12825与C. hytivus的原始亲本‘北京截头’和野生种C. hystrix进行农艺性状对比观察, 发现此单株在叶面积、节长、果长×果径等方面介于栽培黄瓜和野生种之间, 在侧枝数、果刺颜色等方面偏向野生种。观察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发现其PMC中期Ⅰ多价体频率(56% ±8% ) 和后期Ⅰ二价体分离滞后率(72% ±5% ) 都较高, 具有染色体易位的细胞学特征。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 结果在40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两个引物( E219: ACGGCGTATG和A I220: CCTGTTCCCT) 能够在HH12825中重复地扩增出原始亲本野生种C. hystrix特异DNA片断, 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其为黄瓜异源易位系, 并把此易位系命名为CT201。  相似文献   
9.
羊抗犬瘟热异源单血清治疗犬瘟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瘟热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犬的生产,甚至危及生命。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大,用自配的羊抗犬瘟热异源单血清配合其它药物对犬瘟热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瓜单体异附加系的筛选与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甜瓜属异源三倍体与栽培黄瓜‘北京截头’杂交,经胚胎拯救获得了两个2n=15 (14C+1H)的单体异附加系,编号分别为02—17和02—39。02一l7植株叶形为戟形,02—39为深陷的掌状形,并且果刺均为白色,不同于异源三倍体的掌状心脏形和黑刺,果形比异源三倍体黄瓜长而更接近普通黄瓜。细胞学研究发现,单体异附加系在终变期和中期I染色体构型主要是由7个二价体和1个单价体构成,出现三价体的频率为4% ~5% ,中期Ⅱ不均等分裂形成不同的两极,一极染色体为8条,另一极为7条。RAPD分析证明它们分刖附加了野生种Cucum/s hystrix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