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在我国分布广泛,地理变异明显,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是良好的用材树种;其根、皮、花、果皆可入药,对多种害虫有明显的毒杀、拒食和忌避活性,是常见的生物农药原料,将苦楝果作为活性成分提取材料,有利于开发材用价值.文章综述了苦楝果提取物的抗虫作用、杀虫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效果,并结合遗传育种策略,针对国内对苦楝果活性成分地理变异研究的局限与不足,提出在全分布区内收集具代表性的苦楝种源或家系,分析不同种源、家系间苦楝果的活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研究其地理变异及个体变异规律,在优良种源或家系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苦楝的生物农药应用结合木材利用进行改良,选择果实中活性成分含量高及生长性状表现优良的种源或家系,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培育出优良品种用于果林营造,以期达到苦楝材用与药用相结果的目的,综合开发苦楝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全自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农药残留量的新方法:以丙酮与石油醚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1)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110℃,热浸提20 min,淋洗40 min,浓缩定容后用浓硫酸磺化,离心取上清液,外标法校正定量,气相色谱法检测目标农药残留含量。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在0.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低于0.997,回收率为89.8%~99.0%,变异系数为0.7%~10.3%,方法检出限为0.00017~0.00322 mg/kg。实际检测土壤样品1批,检出α-666、δ-666、p.p’-DDE等5种,残留量为0.074~0.62 mg/kg。该方法定量准确、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3.
二苯基噻吩活性氧量子产率、杀虫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以α-三联噻吩(α-T)为对照,首次研究了二苯基噻吩活性氧量子产率、杀虫活性及稳定性。【结果】二苯基噻吩紫外光照射280 min后吸光度变化最大值为 A=0.438,α-T在200 min后吸光度变化值最大 A=0.480;二苯基噻吩和α-T对白纹伊蚊3龄幼虫24h的LC50值分别为9.18×10-3 ?g·ml-1和9.69×10-4 ?g·ml-1,对小菜蛾3龄幼虫LC50值分别为267.87 ?g·ml-1和 222.22 ?g·ml-1;二苯基噻吩和α-T在甲醇中半衰期为113.62 h和10.65 h。二苯基噻吩量子产率与α-T相当,对白纹伊蚊和小菜蛾具有较好的光活化毒杀作用,但稳定性好。【结论】二苯基噻吩克服了光活化杀虫剂稳定性差而难以在田间推广使用等不足,在杀虫的同时又能催化降解残留农药三唑磷,二苯基噻吩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2种印楝素A氢化加成产物对昆虫的毒杀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2′,3′,22,23-四氢印楝素A和22,23-二氢印楝素A是印楝素A氢化加成产物。处理后24 h,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AFC50值分别为6.55μg/mL、2.89μg/mL和0.87μg/mL,处理后48 h,分别为12.61μg/mL、8.01μg/mL和1.81μg/mL。处理后24 h,3μg/mL 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63.74%、80.77%和85.33%;5μg/mL 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82.75%、90.74%和94.90%。3μg/mL 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处理后72 h,小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90%、85.96%和90.42%;5μg/mL 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处理后72 h,棉铃虫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19%、72.86%和99.05%。2′,3′,22,23-四氢印楝素A和22,23-二氢印楝素A可明显降低棉铃虫幼虫的体重。  相似文献   
5.
芦笋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的同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腈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正己烷-丙酮洗脱,HP-5石英柱程序升温技术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建立了同时测定芦笋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量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2种农药残留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2 5-0.500 0 mg/L和0.005-0.250 mg/L,相关系数为0.999 8-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002 5 mg/kg和0.005 mg/kg,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4.0%-98.3%,相对标准偏差为0.6%-10.8%。  相似文献   
6.
保护率指标在杀虫剂联合作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斜纹夜蛾2龄幼虫为试虫,采用浸叶碟法同时测定了印楝素A与氟虫腈、毒死蜱与高效氯氰菊酯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混剂的保护率和死亡率,以不同的评价指标计算其共毒系数.结果表明:叶片保护率比死亡率能更准确地反映部分杀虫剂的保护作用.因此,建议评价杀虫剂的联合作用,尤其是评价拒食剂和毒杀剂的联合作用时,以保护中浓度(median protection concentration,PC50)或保护中量(median protection dose,PD50)为毒力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全自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法检测小麦粉中9种菊酯、取代苯类、三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新方法。采用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115℃,热浸提时间15 min,淋洗时间30 min,经佛罗里矽柱净化后浓缩定容,外标法校正定量,气相色谱法检测目标农药残留含量。9种菊酯、取代苯类、三唑类农药在0.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回收率为90.7%~103.1%,变异系数为0.5%~8.6%,方法检出限为0.00022~0.00281 mg/kg。该方法定量准确、灵敏度高、简便易操作,适用于小麦粉中菊酯、取代苯类、三唑类农药残留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湘西黑藤的杀虫活性及其杀虫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湘西黑藤的杀虫活性及其有效成分。【方法】通过叶片浸渍法和叶碟法测定了该植物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和拒食活性,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制备、重结晶、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该植物仅根有杀虫活性,根甲醇提取物对桃蚜无翅蚜成虫、3龄菜青虫、白纹伊蚊4龄幼虫、玉米螟3龄幼虫、黄曲条跳甲成虫、棉蚜无翅蚜成虫和甘薯天蛾3龄幼虫都有毒杀效果,其24 h的LC50值分别是30.9 mg•L-1、38.4 mg•L-1、135.4 mg•L-1、161.7 mg•L-1、180.3 mg•L-1、212.9 mg•L-1和244.5 mg•L-1。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分离和鉴定了5个活性化合物,即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Tephrosin、Isolonchcarpin和Pongaflavone。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和Tephrosin对白纹伊蚊4龄幼虫、3龄菜青虫、黄曲条跳甲成虫和棉蚜都表现出毒杀活性,在浓度为100 mg•L-1时,死亡率为62.3%~100%;Isolonchcarpin和Pongaflavone对甘薯天蛾3龄幼虫有拒食活性,48 h的AFC50值分别是195.5 mg•L-1和106.6 mg•L-1。【结论】湘西黑藤各部位中仅根为活性部位。该植物根的甲醇提取物对棉蚜等多种害虫有较高的活性。首次从该植物的根中分离5个活性成分,即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Tephrosin、Isolonchcarpin和Pongaflavone。前3个成分对多种害虫有较高的毒杀活性,后2个成分对甘薯天蛾幼虫有拒食活性。  相似文献   
9.
30%毒死蜱微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毒死蜱微乳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毒死蜱微乳剂100 mL(667 m2用量)施用20天后的防治效果达到83%,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8%乐斯本乳油80 mL(667 m2用量)的防治效果,且不对水稻产生药害。根据试验结果,30%毒死蜱微乳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印楝索为有效成分,起始外观、冷藏外观(-5℃和-10℃,7 d)、经时贮藏外观(室温1年,0~5℃12个月)、热贮外观[(54±2)℃,14 d]和稀释稳定性(1:200倍液)合格,流动性好为标准,通过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助溶剂、水的配方筛选实验.得到5%印楝素微乳剂的最佳制剂配方.优化的配方为(质量百分比):印楝素干粉为17%,助溶剂为15%,乳化剂为12%,水余量.试验结果表明,该微乳剂具有贮藏稳定性好、高效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