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61篇
  16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黑龙江省水土资源引起的生态安全问题,构建水土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将体系中的指标作为云滴,由云滴构成云空间,结合各指标对生态安全的贡献率对黑龙江省2003—2015年的水土资源生态安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发展呈W型,从II级(危险级)上升到III级(敏感级)。经济系统安全指数最低;农业用水比例,农、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等指标抑制该地区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建设。建筑用地比例、耕地生态指数、工业用水比例、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自来水普及率等指标对该地区的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建设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2.
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水分扩散与溶质弥散持续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水分扩散和溶质弥散的持续效应,于2016—2019年在1.5°、3°、5°的径流小区开展了生物炭持续效应试验,分析了单次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Boltzmann变换参数ξ、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D(θ)、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Dsh(θ)的持续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单次添加生物炭后的4年内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且各指标变化率均随坡度增大、施炭年限延长而减小;坡度、年份、是否施用生物炭3个因素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影响程度最大的均为是否施用生物炭;施用生物炭增大了ξ,且ξ随坡度增加、施炭后年限延长逐年减小。2016—2019年D(θ)与Dsh(θ)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等于042cm3/cm3时,生物炭抑制土壤水分扩散;当土壤含水率大于0.42cm3/cm3时,生物炭促进土壤水分扩散。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等于0.36cm3/cm3时,生物炭抑制土壤中NaCl溶液的弥散;当土壤含水率大于0.36cm3/cm3时,生物炭可以促进土壤中NaCl溶液的弥散。试验区θ处于0.20~0.35cm3/cm3,故施用生物炭对水分扩散、NaCl溶液弥散均具有抑制效果,且生物炭对水分扩散和溶液弥散抑制效果均随坡度增加、施炭后年限延长而减弱。  相似文献   
3.
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综合肥力与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大豆生长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年的观测。按照生物炭施加量,2015年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m~2)、C100(100 t/hm~2) 5个处理,2016—2018年分别连续施加等量的生物炭。结果表明:连续4年,0~6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对6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影响不显著;连续4年,饱和含水率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2015年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2016—2018年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提高了大豆各生育阶段的株高和叶面积,同期相对较优处理分别为C75、C50、C50、C25;连续4年,大豆冠层覆盖度与施炭量呈抛物线变化(R~2均在0. 89以上,P 0. 01),连续施加2年的C50处理各生育期提高量最大,与C0相比提高了81. 4%、36. 7%、31. 5%和39. 6%;连续4年,土壤pH值和有机质、速效钾含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相对较优处理为C50、C50、C25、C25。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模型计算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与产量呈正相关(R~2=0. 861 5,P=0. 001 2,RMSE为0. 75),土壤综合肥力水平最高的生物炭施用模式为连续2年施加50 t/hm~2的生物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现有文献给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中的基准年法、生产函数法、边际收益法、产值比例法、劳均耕地法和生产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给出了这些方法的文字描述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为选择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一次性施加生物炭后对黑土区坡耕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效应,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设置CK(不施用生物炭)和BC(2016年施用75 t/hm~2生物炭,2017、2018年不再施用生物炭)两个处理,于2016—2018年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施入生物炭3年内,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第1年降低最明显,为3.87%,孔隙度和总有机碳、铵态N、有效P、速效K含量显著提高(P0.05),p H值则是施炭后前两年显著提高(P_(2016)=0.034、P_(2017)=0.038),分别提高了0.9、0.6,第3年与未施炭处理无显著差异(P_(2018)=0.067);施用生物炭显著提升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和保水保土性能,土壤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均显著提高(P0.05),最大增长率分别为5.58%、4.78%、7.29%,年径流深和土壤侵蚀量显著降低(P0.05),年径流深最大减少量为4.92 mm,土壤侵蚀量最大减小率为5.71%;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P0.05),最大增长率分别为29.01%、16.92%。但生物炭对土地生产力的持续效应逐年减弱,随着生物炭施用年限的延长,BC处理土壤容重线性递增,p H值和总有机碳含量呈幂函数递减,孔隙度和铵态N、有效P、速效K含量线性递减,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线性递减,年径流深和土壤侵蚀量线性递增,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呈幂函数递减和线性递减。采用改进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模型和GM(1,1)模型测算并预测土地生产力指数,结果显示,BC处理的土地生产力指数均高于CK处理,但其值逐年下降,预计到2021年与CK处理十分接近,表明一次性施用75 t/hm~2生物炭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可持续5~6年。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生物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预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型系统,三次多项式时间序列模型、灰色预测的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发展变化具有增长性和波动性以及信息不完备的复杂经济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此,利用我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历史数据,综合使用这3种模型进行均值预测,使生产联合收割机的厂家在能够把握市场的需求量、不至于盲目生产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可以为政府预测新的经济前景、制定新的生产计划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依据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导向性和可接受性等原则分析与设计学生的评教系统。通过统计分析学生期末成绩与教师的评教得分,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成绩与评教结果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对经济专业教师,应依据学生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对工科专业教师,应增强责任心,并适时的讲授一些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同时加强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解,均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以期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简称APP)类除草剂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活性很好的新型除草剂,用于防除一年或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本文主要综述了APP的发展历史、作用机理、主要品种以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以故障树理论为依据,从学生视角出发对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定性剖析,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底事件的概率,进而对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课堂教学效果失效的概率为0.22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主要地位,学生次之,教学环境位于最后;在基本事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个人魅力、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内容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教师有的放矢的改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行星传动机构在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拖拉机变速箱、秸秆压块机等渚多农业机械中得到了应用.如何优化设计行星传动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农业机械生产需求,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为此,介绍了行星传动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和基本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将星齿行星传动的最小体积作为优化设计目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减少了星齿行星传动体积,更好地适应了农业机械对于成本和体积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