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8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00篇
  189篇
综合类   120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慧  马鹏程  薛啟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9):195-198,213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2016年7月18日出现在平凉的区域性暴雨为例,分析暴雨发生前对流层顶高度、温度以及各高度的垂直速度、位涡、风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前4d至前2d对流层顶高度有明显的下降,并于暴雨发生前2 d降至最低,最低为14.6 km,相反地,对流层顶温度在暴雨发生前5 d至前2 d开始上升,并于暴雨发生前2 d升至最高,可达-65.6℃.对流层顶高度在暴雨发生前2 d的空间形变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向上,高度的经向梯度变化比纬向梯度变化明显;从纬向看,暴雨发生前2 d,2 PVU等位涡线可以向下发展至380 hPa附近,凹陷最明显,即暴雨发生前2 d平凉地区对流层顶会出现折卷现象,暴雨发生当天,上升运动最强盛,最大垂直速度可达-0.3 Pa/s;对流层顶高度下降主要原因是由高层向下侵入的高位涡冷空气及对流层顶折卷过程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对流层顶附近异常信号对暴雨预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通化市2020年8月26日-9月9日发生的三次台风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连续三场台风过程的台风路径预报基本准确,只是在登陆后有小幅度的调整。(2)三次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西风槽配合(3)三次过程的水汽条件都较好,都有低空急流不断地将海上的水汽向我省输送。(4)暴雨区处于高空急流辐散区,低空急流的左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形成了较强的上升运动。(5)后两场台风深厚的行星尺度系统和天气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稳定维持,导致降水持续时间长。(6)地形作用使得“美莎克”和“海神”相对“巴威”,持续影响时间明显更长。(7)三次过程通化均出现瞬时9级大风,主要原因,一是等压线密集,二是变压梯度大,三是动量下传。(8)通过对模式检验分析得出,EC细网格模式降水时间、降水量级,强降水落区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中尺度流域暴雨资料分析其气候特征.结果表明:砚瓦川流域暴雨区域性分布是西南多,东北少,R≥100暴雨暴雨总数的11.15%,特大暴雨很少发生。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暴雨次数与汛期降雨量呈正比,年际间存在明显的递增趋势,年降水日数从北向南递增。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也越来越复杂。通过对气候变化的分析和研究产出的科学气象服务,不仅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增益,同时也能为地方控制自然灾害提供一定的借鉴。在众多气象灾害中,短时强降水暴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也是最为普遍的。本文主要阐述了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概述、成因分析和分布特征,同时重点论述了加强短时强降雨天气气象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MICAPS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7年8月3—4日辽宁省岫岩县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环境背景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特点为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天气形势为高空东北冷涡提供冷空气输送,西太平洋副高及台风"海棠"带来源源不断的水汽;中尺度系统为高空急流、低空西南急流水汽输送,低层有明显的切变线系统辐合形势,地面有辐合线存在,同时岫岩县山区地形明显,更加有利于辐合抬升及水汽堆积;大连、丹东地区700 hPa以下有比较深厚的湿层,850 hPa风速最大可达22 m/s,比湿最大可达22 g/kg,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水汽条件较好。K指数大于35℃,沙氏指数(SI)和抬升指数(LI)小于0℃,层结不稳定。CAPE值均大于1 000 J/kg,不稳定能量不断堆积;岫岩此次降水过程主要降水时段分为3个阶段,此次降水过程的雷达回波为明显的"列车效应",并具有后向传播及低质心暖性降水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美琪  贾小卫  郭蕊  吴丹  刘浩 《绿色科技》2020,(6):34-37,42
利用FNL再分析资料、卫星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9年7月22~23日京津冀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卫星云图、动热力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发生在500hPa两槽一脊、副热带高压北抬、低空急流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西南方向的水汽输送和黄渤海的补充水汽为暴雨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条件,在河北中部的水汽辐合抬升则为暴雨提供了抬升条件。此次暴雨的产生受中尺度对流云团的连续生成合并影响,降水效率高。在暴雨中心整层表现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上升速度中心明显,使得高层的抽吸作用更强,更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与发展,为降水强度增大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高空弱冷空气的入侵对能量锋区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起到了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与高空观测资料、区域站降水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4—5日张掖市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呈北槽南涡型,是西北地区出现强降水的典型环流形势,500 h Pa低涡和低槽、700 h Pa切变线及地面冷锋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中尺度分析表明,较好的抬升条件、充沛的水汽、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利于强对流和强降水的发生。副热带西风急流云系和高原切变云系在河西上空合并发展,且稳定维持,造成张掖市暴雨天气。从雷达回波图可以看出,辐合线和强回波带稳定少动,维持在民乐县上空,是造成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此次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场表现较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降水提供了强烈的上升气流,而较强的上升运动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500 h Pa和700 h Pa偏南暖湿气流将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输送至河西地区以及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均为降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假相当位温高能舌为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不稳定能量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通辽市科尔沁区2017年出现的异常气象因子与历史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干旱、特大暴雨及洪涝、高温及特旱初霜灾害,以期为当地的农牧林业避免、减轻、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湟源县2012年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资料和历次洪涝灾情降水资料,分析湟源县暴雨洪涝灾害分布特征。利用湟源县近年区域站降水资料,初步确定了形成暴雨洪涝灾害临界雨量值,并提出了灾害防御措施,以期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