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根据竹亚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和气候区划,将隶属于2个中国竹区的湖北竹林分为4个竹区、8个亚区,并深入研究了各个竹区的植物地理特征、竹类区系特征和竹林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2.
2种大型丛生竹对氮输入的可塑性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半自然条件和造林条件下丛生竹氮输入与表型可塑性之间的关联性,对酒竹和绿竹扦插移栽植株在土壤氮素梯度变化条件下(N0~N160)的形态和生理适应性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绿竹相比,酒竹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较高的生产力,酒竹最优氮素施用更倾向于N120,而绿竹则为N80,酒竹对氮素利用有更大的饱和阈值;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酒竹和绿竹通过提高SLA、扩大冠幅和总叶面积以使光能吸收率和利用率达到最优化,并与根系数据(RGRr和根半径)相对应;酒竹和绿竹在纵向生长上也表现为通过开拓立体空间使株型更有利于摄取可利用的光资源;在中等氮肥供应(N80~N120处理)情况下能显著促进目标竹种光合生理参数如Pmax、LSP、LCP、Rd和φAQY的上升;而各项形态和生理参数在高氮素施用情况下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提高;N40数据表明2种竹种在低氮施用下可塑性并不明显,但是根系和φAQY对低氮仍有一定的响应。  相似文献   
3.
厉月桥  吴志庄  李刚  王守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27-12930
[目的]研究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年生长规律、生物量特征及种间差异。[方法]通过对同一环境条件下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生长和生物量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研究2树种幼苗年生长规律、生物量特征及种间差异。[结果]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地径年生长规律十分相似,幼苗苗高年生长规律总体上呈"S"型曲线生长,而地径的年生长过程表现为先快后慢的生长规律;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地径均以春末夏初生长最快,但前者速生期略晚于后者。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生长量分别为12.23和12.29cm,主根长分别为35.71和34.20cm;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均以侧根数目在"0~5根"组别的幼苗比例最大,分别占总苗数的45.45%和58.97%;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在苗高、主根长、苗高/主根长、侧根数、根径粗5个性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蒙古栎幼苗单株生物量均值是辽东栎幼苗的1.47倍;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各器官中生物量均为根部〉叶部〉茎部,2者种间幼苗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蒙古栎与辽东栎种间遗传分化、苗期抚育管理及过渡区造林树种选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美丽箬竹是优良观赏经济竹种,对环境生态因子变化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设置竹苗密度、光照、养分、水分等几种关键生态因子的不同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其地下茎、地上竹株形态特征差异,分析美丽箬竹形态性状对各生态因子的适应情况,为竹子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竹苗密度处理条件下,美丽箬竹地下茎形态指标随竹苗密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其地上竹株形态特征则以2鞭段处理表现最好,其次分别为3鞭段、对照、4鞭段处理;(2)光照处理美丽箬竹形态指标总体上随光照减弱而逐渐减小;(3)养分处理条件下,梯度2处理形态特征表现最好,对照最差;(4)水分处理条件下,间隔6 d浇水处理形态特征表现最好,对照最差。研究发现:(1)不同处理造成美丽箬竹地下茎、地上竹株形态特征发生复杂变化,最终导致竹子无性系种群生长拓殖能力的差异;(2)多因素藕合异质环境条件下美丽箬竹种群生理生长与生态行为及其形成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来舟国有林场31年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峦大杉和杉木生长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峦大杉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等生长性状指标显著高于杉木;树种间分级木比例无显著差异,但峦大杉分化略大;峦大杉胸高形数显著高于杉木,枝下高比例显著低于杉木,但树种间的枝下高无显著差异;应用改进可变指数削度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两个树种的干形曲线与干形形状,峦大杉比杉木有着更小的削度、更优的干形和更好的干材品质;峦大杉的平均冠幅、冠长、冠长率、树冠体积、树冠表面积、生长空间指数和竞争指数等显著大于杉木,但峦大杉的树冠圆满度显著小于杉木,树冠更狭长。  相似文献   
6.
The study aims at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variation pattern of the phenotype characters and starch content of Quercus mongolica seed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The length, width, length/width ratio, single kernel weight of Q. mongolica seeds from 16 natural distribution regions in China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eeds from different region in seed characters.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seeds ranged from 14.76 mm to 21.08 mm and from 11.87 mm to 15.31 mm, respectively. The length/width ratio of seeds ranged from 1.21 to 1.49. The single kernel weight ranged from 0.60 g to 1.78 g and the contents of starch ranged from 4.42 g·kg-1 to 5.48 g·kg-1. The length of seeds has a extreme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width and weight of seed, and the width of seed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weight of seed. The seed width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ontents of starch. The width of seeds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ltitude, and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July’s mean temperature. The weight of seed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July's mean temperature too. The correlation of the other phenotypic character and starch content of Q. mongolica seed to geographical climate factors was not significa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luster analysis, sixteen Q. mongolica provenanc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big fruit and high starch content, middle fruit and starch content, small fruit and low starch content, in which the provenances from Dailing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Benxi of Liaoning Province and Dayangshu of Inner Mongolia were the superior provenances.  相似文献   
7.
工业人工林经营理论与实践——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人工林以其能有效地缓解工业用材不足而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工业人工林的研究成果 ;分析评价了在工业人工林的概念、特征、发展背景与条件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指出了在工业人工林经营与发展的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展望了工业人工林的发展趋势 ;并提出了我国应加强工业人工林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提高经营水平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春季播种、2年生南方红豆杉苗(S2-0),春季播种、3年生南方红豆杉苗(S3-0),春季播种、1 a后移栽、再培育2 a的3年生南方红豆杉苗(S1-2)为对象,在福建明溪研究分析不同苗龄型苗木质量与造林成效的差异。结果表明:与S2-0对比,S3-0苗高、地径、质量指数、单株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85.51%、50.00%、132.26%、210.88%。S3-0较S2-0造林成活率提高19.81%,造林后幼树树高、树高生长量、地径、地径生长量分别提高82.86%、61.86%、75.16%、104.76%。与S3-0相比,S1-2质量指数、根生物量、造林成活率、幼树地径、地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分别显著提高49.54%、16.53%、5.37%、6.37%、16.28%、13.78%。苗木根生物量、质量指数分别与造林成活率、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建议采用S1-2苗木进行南方红豆杉造林。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竹龄青皮竹的光合与荧光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竹龄的青皮竹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显著,1龄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8 μmol·m-2·s-1,明显高于3龄竹,说明随着竹龄增加,青皮竹光合固碳能力有所下降。气孔导度(Cond) 、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3个性状都表现为1龄竹>2龄竹>3龄竹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现相反,为3龄竹>2龄竹>1龄竹。光响应曲线表明,当光强始增强时,各竹龄间差异较小,但随着光强的继续增加,不同竹龄出现很大的差异,其中,1龄竹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相对较高,其潜在净光合速率也高于其它竹龄的青皮竹。青皮竹最大荧光效率(Fv/Fm)平均为0.590 5,光系统Ⅱ活性(Fv/Fo )平均为1.442 0,各叶绿素荧光参数都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国竹类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世界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对竹类植物作为一种全新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现状、利用途径进行探讨, 分析了在我国发展竹类生物质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土地充足、市场巨大、政策支持等优势。同时针对竹类能源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竹类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对策, 并展望竹类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