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该研究对不同坡向和坡位的南方红豆杉轻基质苗和大田育苗的造林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2个类型苗木山地造林时在树高、地径、成活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且差异极显著。不同坡位之间也达到了显著水平,但是不同坡向的差异性不明显。用南方红豆杉轻基质苗造林,造林后的早期生长和成活率都优于常规的大田裸根苗。下坡位的生长量从阳坡—半阳坡—阴坡是递增的关系,上坡位的生长量从阳坡—半阳坡—阴坡是递减的关系。以上结论可为南方红豆杉造林生产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后幼林生长建成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马尾松和木荷容器苗、裸根苗造林后幼树的生长建成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其1年生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造林3 a后,对其保存率、生长量、根系特征及N、P养分质量分数等幼树生长建成指标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容器苗林分4年生幼树平均地径、树高及调查当年新梢生长量分别为35.52 mm、200.59 cm和105.59 cm,分别比裸根苗显著大31.71%、18.25%和21.13%;相对裸根苗,木荷容器苗林分生长量亦表现出较大优势,其地径和树高分别较裸根造林大4.36 mm和26.72 cm,并且调查当年的新梢生长量和保存率分别显著较裸根造林大19.68%和33.73%;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平均单株干质量均近等于裸根苗的2倍;容器苗林分根系发育均较相应裸根苗林分优,马尾松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主根长、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裸根苗相应指标大6.02 cm、14.30 cm和4.13条,木荷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其裸根苗幼树相应指标显著高出14.24 cm和6.75条;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幼树N、P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裸根苗。因此,从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初期幼树的生长等相关结果看,容器苗根系的完整性保障其林分幼树根系的较好拓展和发育,利于造林初期其对养分的吸收进而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容器苗造林效果不仅体现在当年的成活率高、缓苗快,造林第3年幼林的生长建成及养分吸收优势仍在。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后幼林生长建成差异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马尾松和木荷容器苗、裸根苗造林后幼树的生长建成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其1年生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造林3a后,对其保存率、生长量、根系特征及N、P养分质量分数等幼树生长建成指标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容器苗林分4年生幼树平均地径、树高及调查当年新梢生长量分别为35.52 mm、200.59 cm和105.59 cm,分别比裸根苗显著大31.71%、18.25%和21.13%;相对裸根苗,木荷容器苗林分生长量亦表现出较大优势,其地径和树高分别较裸根造林大4.36 mm和26.72 cm,并且调查当年的新梢生长量和保存率分别显著较裸根造林大19.68%和33.73%;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平均单株干质量均近等于裸根苗的2倍;容器苗林分根系发育均较相应裸根苗林分优,马尾松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主根长、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裸根苗相应指标大6.02 cm、14.30 cm和4.13条,木荷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其裸根苗幼树相应指标显著高出14.24 cm和6.75条;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幼树N、P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裸根苗。因此,从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初期幼树的生长等相关结果看,容器苗根系的完整性保障其林分幼树根系的较好拓展和发育,利于造林初期其对养分的吸收进而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容器苗造林效果不仅体现在当年的成活率高、缓苗快,造林第3年幼林的生长建成及养分吸收优势仍在。  相似文献   

4.
长白落叶松苗木质量与造林效果关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苗高和地径为分级标准,将长白落叶松播种苗(1-0)分成2级:Ⅰ级苗和Ⅱ级苗,将移植苗(1-1)分成3级:特级苗、Ⅰ级苗和Ⅱ级苗,以苗龄和等级为试验因子进行了根生长潜力和造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①1 cm新根数量(TNR1)在苗龄之间和等级之间差异均显著,说明TNR1能代表不同苗龄和等级长白落叶松苗木的发根能力,可作为评价苗木质量的活力指标。②播种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均大于移植苗,所有处理中移植苗特级苗的生长量和生长率最低。造林成活率依次为:移植苗和播种苗的Ⅰ级苗移植苗Ⅱ级苗播种苗Ⅱ级苗和移植苗特级苗。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苗木形态指标与根生长潜力及生长量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可以用形态指标预测长白落叶松苗木的活力状况和造林后的生长表现。从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两个方面来看,再考虑到培育周期和育苗成本,造林效果最好的是移植苗Ⅰ级苗,其次是播种苗Ⅰ级苗和移植苗Ⅱ级苗。   相似文献   

5.
杉木播种育苗密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荫伟  李洁荣  黄连桂  麻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82-17584
[目的]探索杉木苗木生长量与育苗密度之间的关系,为培育杉木壮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7.5万、45.0万、52.5万、60.0万株/hm^2 4个处理和1个对照(75.0万株/hm^2)进行不同密度杉木播种育苗试验,研究杉木苗木生长量与育苗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年生杉木播种苗37.55万株/hm^2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分别比对照高78.38%和50.16%;播种苗45.0万株/hm^2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分别比对照高75.68%和43.61%;播种苗52.5万株/hm^2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分别比对照高67.58%和35.74%;播种苗60.0万株/hm^2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分别比对照高62.16%和20.98%。从培育良种壮苗、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考虑,以52.5万~60.0万株/hm。的育苗密度为佳,产值达26.25万~30.00万元/hm^2,适宜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结论]该研究为培育优质杉木苗木,提高造林成活率以及促进造林后植株旺盛生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收集南方10省25个地理种源,在福建明溪县进行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地理种源实验。通过对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2年生幼树的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量、冠幅生物量鲜重、根系生物量鲜重等评价性状的测量分析,研究种源的地理变异。结果表明:其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量、冠幅生物量鲜重、根系生物量鲜重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利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地理种源评价,选择出福建明溪、贵州梵净山等2个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优良地理种源。  相似文献   

7.
不同立地条件下木荷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好、中、差3种立地条件下,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容器苗与裸根苗进行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处理木荷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极显著,立地条件与苗木类型间的互作效应也极显著。采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极显著大于裸根苗造林: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表现为:好的立地条件〉中等的立地条件〉差的立地条件,差异达极显著:经造林成本比较。容器苗比裸根苗造林成本低14.6%。研究认为,采用容器苗造林,木荷成活率高,生长量大,造林成本低,防护效果较好.在绿化造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沙地杨树深松插干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深松插干造林技术、钻孔深栽造林和传统造林技术的研究表明 ,深栽比传统造林成活率高 ,生长量大 ,差异显著 ,而且深松插干更适宜科尔沁沙地大面积机械化造林。通过对造林时间、苗木类型及苗木处理研究得出 ,深松插干对造林季节无严格要求 ,二干苗更适宜科尔沁沙地的立地条件 ,但春季造林宜贮苗。对插干露出地面不同高度 ( 0 - 1 0 cm、1 0 - 2 0 cm、2 0 - 3 0 cm、3 0 cm以上 )的研究表明 ,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比例不宜超过 0 .4 ,且幼树在一定的插干小头直径范围内 ,初期生长量随小头直径的增加而增加 ,超过一定范围则二者无多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冠层分析系统对落叶松人工林冠下人工更新落叶松幼树的光环境进行了调查。依据调查数据分析了直射光指数、散射光指数、综合光指数与幼树死亡率、树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所选3个光照指数大小对落叶松幼树死亡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均有显著影响,冠下落叶松幼树死亡率随光照指数的增大而减小,树高和地径生长量随光照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光照指数在小于0.25时,死亡率最高,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处于最低水平;当直射光指数和综合光指数在0.25~0.45时,是落叶松幼树在林下维持生存的基本光照平衡区间;在大于0.45时,幼树的保存率和生长表现出了旺盛的状态,说明落叶松在林冠下更新造林的直射光指数和综合光指数不应小于0.45。3个光照指数之间没有显著的好坏差别,呈现了相同的规律性。只是对于幼树死亡率的影响,散射光指数不如直射光指数敏感,同时也说明直射光对于幼树的生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方红豆杉人工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红豆杉人工造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红豆杉人工造林的成活率为91%,造林的第4年开始,少量植株开始结果,第5年开始,大部分植株开始结果,2011年12月测量(造林的第7年),最大地径达到6 cm,树高3.4 m,平均地径3 cm,平均树高1.7 m。  相似文献   

11.
厉月桥  吴志庄  李刚  王守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27-12930
[目的]研究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年生长规律、生物量特征及种间差异。[方法]通过对同一环境条件下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生长和生物量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研究2树种幼苗年生长规律、生物量特征及种间差异。[结果]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地径年生长规律十分相似,幼苗苗高年生长规律总体上呈"S"型曲线生长,而地径的年生长过程表现为先快后慢的生长规律;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地径均以春末夏初生长最快,但前者速生期略晚于后者。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生长量分别为12.23和12.29cm,主根长分别为35.71和34.20cm;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均以侧根数目在"0~5根"组别的幼苗比例最大,分别占总苗数的45.45%和58.97%;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在苗高、主根长、苗高/主根长、侧根数、根径粗5个性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蒙古栎幼苗单株生物量均值是辽东栎幼苗的1.47倍;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各器官中生物量均为根部〉叶部〉茎部,2者种间幼苗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蒙古栎与辽东栎种间遗传分化、苗期抚育管理及过渡区造林树种选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制定1年生桢楠容器苗的分级标准,提高桢楠苗木种植成活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以苗高和地径为质量分级指标的分级体系,获得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38 cm,地径≥0.65 cm;Ⅱ级苗:38 cm>苗高≥31.7 cm,0.65 cm>地径≥0.56 cm;Ⅲ级苗:苗高<31.7 cm,地径<0.56 cm。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育出适合辽宁地区生长的优良小干松种源。[方法]以从加拿大引进的10个小干松种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种源3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进行测定和分析,同时对不同育苗方式进行了评价。[结果]在不同种源小干松温室容器育苗中,3年生苗高平均为0.30 m,苗高最大的是6号种源(0.34 m);地径平均为0.81 cm,地径最大的是2号种源(0.89 cm)。在不同种源小干松露地育苗中,3年生苗高平均为0.34 m,苗高最大的是2号种源(0.52 m);地径平均为1.07 cm,地径最大的是1号种源(1.27 cm)。不同育苗方式比较表明,小干松温室容器育苗在苗高和地径方面均差于露地育苗。[结论]根据苗高和地径的结果,初步筛选出1号、2号和6号种源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构成因素,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运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探讨了二者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地上部分明显高于地下部分,总生物量与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侧根长、针叶长等性状均呈正相关。通径分析可知,地径(0.620)对云南松苗木总生物量的直接作用最大,而侧根数(0.009)的直接作用最小,侧根数是通过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长和针叶长间接影响总生物量。决定系数分析显示,地径(63.75%)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综合作用最大,其次是苗高(36.52%),说明地径和苗高是影响云南松苗木总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建立的云南松苗木总生物量与生长性状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可用于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估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施肥对膝柄木苗木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膝柄木容器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肥料组合对1年生苗高度和地径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0.5%活性肥、0.5%复合肥、0.5%复合肥+0.5%活性肥处理对膝柄木苗高和地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0.5%复合肥+0.5%活性肥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均有极显著促进作用,0.5%复合肥处理对地径生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苗高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0.5%活性肥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均不显著。[结论]0.5%复合肥+0.5%活性肥处理能有效促进膝柄木苗高和地径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选用杉木秋播苗和春播苗进行造林效果的对比试验。在造林后的头3年内,分别测定其树高、地径、冠幅、分枝数、枝条总长和根冠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秋播苗幼林各项生长指标均比春播苗造林的幼林优势;秋播苗造林成活率也较春播苗造林提高了5%,并可提早一年郁闭,减少抚育管理经费,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宜提倡杉木秋播苗造林,以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7.
枫杨种源苗期生长状地理变异及遗传参数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枫杨全分布区内收集的53个种源在安徽铜陵进行苗期试验。枫杨种子千粒重及室内发芽率均存在明显的地理种源差异。参试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十分明显,最优种源比最劣种源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高出184%、127%和74%。枫杨苗期生长与生物量性状间的表型及遗传相关密切,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的广义遗传力为0.97-0.99,受强度遗传控制,生物量及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0.57-0.72,受中等强度遗传控制。种了千粒重主要表现为东西经向变异,而苗期地径生长与总生物量则表现明显的南北纬向变异趋势,因此,分布区东种源的种子一般较重,而分布区南部种源的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一般优于北部分布区的种源。枫杨的生长变异还受到水系、气候区等因素的强烈影响,它在长江流域、漓江-湘江-洞庭湖水系、西部地区、沿海地区、长江以南及长江以北地区等表现出不同的变异模式。根据苗高、地径及总生物量等主要性状,构建综合选择指数函数I=0.2891X1(总干重)+0.0058X2(苗高)-0.03136X3(地径),并评选出江西南部的吉安、陕西中部的汉中、江西西北部的武宁、四川东部的达且以和湖南洞庭湖的益阳等5个种源为苗期生长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8.
密度对连香树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连香树进行不同密度的移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苗高、地径呈递减的趋势.其根、茎、叶的生物量减少,地下部分生物量与地上部分生物量之比出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板栗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留成  焦江洪  杨艳丽  李敬  霍瑞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43-5743,5849
[目的]为了研究板栗育苗技术。[方法]于2003~2006年从播种深度、嫁接时间、嫁接方法、松绑时间对板栗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板栗在驻马店春播比秋播好。春播(通过湿沙层积)播种深度以5~6 cm为佳,出苗率达98.5%;劈接、切接、腹接、带木质部芽接宜在3月上中旬进行,适宜的解绑时间是7月下旬~8月上旬。芽接宜在7~8月份进行,适宜的解绑时间是嫁接后40 d。[结论]该研究为驻马店地区提高苗木嫁接成活率和保证苗木正常生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