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4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65篇
  55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段锞  胡丹  陈祉夷 《农业工程》2021,11(1):137-140
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以其有利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了以茶叶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陕西省茶叶出口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较低。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陕西省茶叶出口至沿线国家的潜力较大,未来将逐步呈上升态势。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茶叶跨境电商市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陕西茶叶跨境电商发展路径,通过借力跨境电商平台、开拓国际市场、稳固绿茶品牌、布局海外仓解决出口难的问题,以及完善跨境电商法律秩序,拓展陕西茶叶跨境电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以张杂谷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畦田规格(T1规格为2 m×5 m,T2规格为6 m×5 m)进行灌溉处理,探究不同畦田规格灌溉对张杂谷生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处理相同生育期耗水量均差异不显著,T1处理总灌溉水量较T2处理减少33.35%;2T2处理叶片水势、叶绿素、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比T1处理提高9.0%、2.67%、26.44%、33.0%、40%,但叶片蒸腾效率较T1处理下降4.52%;32个处理生物量差异不显著,T2处理产量虽较T1处理提高4.59%,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与T2处理相比,T1处理WUEBM、WUEY分别提高17.05%、19.67%。综合分析,张杂谷生育期进行地面水灌溉时,宜实施小畦灌溉,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谷子水分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是实现节约灌溉用水的最直接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泾惠渠灌区畦长对夏玉米耗水特性和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泾惠渠灌区中畦田规格参差不齐,灌区由于畦田过长而造成的灌溉水量浪费屡见不鲜,不仅没有形成高产而且极大的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大田与小区试验相结合,以当地农民习惯的灌溉方式为对照,设置3个灌溉畦长处理(80、120、240 m),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改水为80%。研究了灌溉畦长对夏玉米在生育期内的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土壤水分分布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等问题,选择出兼顾节水高产可行的最优畦长。研究结果表明:在生育期灌水后,80和120 m处理畦长内畦首、畦中和畦尾的土壤相对含水率较为均匀无显著差异,240 m处理畦长畦首、畦中和畦尾的土壤相对含水率产生显著性差异;80和120 m处理夏玉米在畦首、畦中和畦尾灌水均匀度较为平均且无显著差异,240 m畦长处理差异较为显著,且80 m畦长处理产量分布最为平均、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为1.021 839万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25.12 kg/(hm2·mm)。综合夏玉米产量及其分布、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在泾惠渠灌区80 m的灌溉畦长是兼顾节水高产的最适宜畦长,该结论以期为泾惠渠灌区大田作物高产节水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微喷补灌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及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昕楠  林祥  谷淑波  王东 《作物学报》2019,45(6):879-892
黄淮海麦区水资源短缺,探明畦灌和微喷补灌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及冬小麦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调节的差异,可为该地区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2016—2018年冬小麦生长季,设置畦灌和微喷补灌两处理,研究其对麦田0~40 cm土层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率,及冬小麦各生育阶段棵间蒸发量、蒸腾量、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补灌处理与畦灌处理相比, 0~2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率增加;冬小麦返青后春季分蘖明显减少,返青至拔节期的棵间蒸发量和蒸腾量及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均显著减少;籽粒产量无明显变化,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说明微喷补灌可以改善麦田土壤物理性状,优化冬小麦群体结构,通过减少棵间蒸发和植株无效蒸腾降低麦田耗水量,从而在维持高产水平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解决机构改革后基层防疫力量弱化问题,黑河市积极鼓励、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动物防疫试点工作,建立政府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考核方式和取酬标准,择优录用在业务能力、人员规模、规范管理等方面综合素质强的畜牧兽医服务公司,承担辖区内禽流感等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工作。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化,提高了防疫员工资待遇和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了免疫质量和效率,生物安全措施得以全面落实。建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6.
Evaluation of existing on-farm agroforestry plots should provide useful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for the design of improved agroforestry systems, in bo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Such evaluation has been little used, however, largely due to the methodological difficulties of surveying highly variable on-farm plots, and difficulties in identifying key variables for measure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et of methods and tools used in evaluating plots of alley-cropping and tree borders around crop fields established by farmers working with the CARE Agroforestry Extension Project in western Kenya. Details of survey design, sampling, and implement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made for carrying out agroforestry surveys in other projects. A condensed vers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is appended.  相似文献   
7.
我国花境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境是一种最自然优美、最具亲和力的花卉应用形式。它起源于欧洲,目前在欧美应用广泛。我国对花境的研究应用较少,但已逐步开始关注应用这种形式。针对目前我国花境研究较少、花境应用形式单一、植物材料不够丰富的现状,探讨其原因,提出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丰富花境植物种类,同时提高设计师水平。要求设计师不仅要灵活运用植物材料以及具有创造性设计的能力,还要充分运用环境心理学知识,创造精彩的花境景观,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8.
低压管道输水小畦灌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优化地面灌溉在我国农业节水中的重要性 ,结合在禹城地区进行的小畦灌研究工作 ,浅析了小畦灌的优势与应用前景 ,提出了小畦灌发展的思路、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小畦灌的应用历史已久 ,也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但理论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工作方兴未艾。农业节水主要靠优化地面灌溉 ;小畦灌应该是由低压管道输水管网、移动快捷控制简单的地面分水系统、机械化平地技术组成的精细地面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9.
根据精细灌溉的要求,采用零惯量模型和土壤入渗理论,开发建立了可进行畦灌水流运动模拟、灌水质量评价、灌水技术参数优化、利用灌溉试验资料率定糙率和入渗参数等功能的畦灌决策计算机服务系统,该系统可为灌区技术人员确定畦灌技术参数、指导灌水实践提供决策服务,也可作为科研人员研究节水灌溉的一种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10.
Prolonged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might alter decomposition. In a 90-day incubation study, we determined the long-term (9 years) impact of elevated CO2 on N mineralization of Lolium perenne and Trifolium repens plant material grown at ambient and elevated CO2 and low- and high-15N fertilizer addition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recovery rates between any of the treatments, except an N addition effect was observed for L. perenne (0.4 versus 0.5% day−1 in high versus low 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levated CO2 did not change plant N mineralization in any of the soils, because of a surplus of available N in the fertilized and leguminous systems, and because of insignificant plant responses to elevated CO2 in the low soil N availability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