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林业   2篇
农学   241篇
基础科学   216篇
  10篇
综合类   60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4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阐明我国特有植物中华卷柏中药用活性成分在不同产地、不同生育期及各器官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产自太行山系(小五台山、梁沟山区、摩天岭、狮子峰和万仙山)的5种野生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为材料,于2011年7月和10月,分别采集营养叶期和孢子叶期的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并分析不同生长发育期、不同产地中华卷柏中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的组织部位分布差异及分配比。【结果】5个产地的中华卷柏中均含有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但二者的含量及分布规律不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均高于扁柏双黄酮,且以梁沟山区中华卷柏全株中的穗花杉双黄酮含量最高,为5.498(7月)和6.624(10月)mg/g;而扁柏双黄酮含量在小五台山(7月)和梁沟山区(10月)的中华卷柏中最高,分别为1.261和1.797mg/g。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含量也有变化,随着中华卷柏孢子叶的形成(10月),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含量均有所提高。在中华卷柏的各组织部位中,2种双黄酮的分布规律比较一致,均以营养叶中最高,茎次之,根最低。在孢子叶中2种物质的含量均表现为空孢子穗小孢子大孢子;且空孢子穗和小孢子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显著高于扁柏双黄酮,分别是扁柏双黄酮的4.10倍和2.40倍;而大孢子中的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却明显低于扁柏双黄酮,不到扁柏双黄酮的1/3。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在中华卷柏的分配比均为根最低。【结论】产地和发育期不同的中华卷柏中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的分布存在部位差异。此外,中华卷柏的孢子叶中也有双黄酮存在,且在空孢子穗中的含量较高,可以用作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用慢病毒在体内感染精原干细胞,建立转基因动物生产技术平台。【方法】用三质粒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转染后裂解细胞,收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慢病毒。将慢病毒液注射到小鼠曲细精管,获得F0代小鼠,制备小鼠睾丸组织切片,进行免疫双荧光检测。将F0代小鼠与野生型母鼠交配,获得F1代小鼠,PCR检测F1代是否为转基因小鼠。【结果】通过裂解细胞的方法成功制得慢病毒,将其注射到小鼠曲细精管,获得了10只F0代小鼠,经免疫双荧光检测,发现慢病毒可在活体上感染精原干细胞。8只F0代小鼠与野生型母鼠交配后共获得了41只F1代小鼠,经PCR检测,21只携带慢病毒基因片段,转基成功率为51.22%,表明慢病毒介导的基因改造是可遗传的。【结论】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花费少、易于实施的慢病毒活体介导精原干细胞生产转基因小鼠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动物上,对于加速功能基因鉴定、疾病模型构建和家畜转基因育种等领域的研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鸡卵母细胞卵黄生成受体(OVR)基因5′侧翼区多态性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关联性。【方法】以丝羽乌骨鸡为研究对象,测定936枚丝羽乌骨鸡蛋黄和全蛋胆固醇含量,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结合PCR产物测序技术,对丝羽乌骨鸡OVR基因5′侧翼区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多态性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关联性。【结果】丝羽乌骨鸡蛋黄胆固醇含量为13.411mg/g,全蛋胆固醇含量平均为456.502mg/hg。在鸡OVR基因5′侧翼区检测到g.9511GA和g.10428TC 2个突变位点,其与鸡蛋蛋黄和全蛋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胆固醇含量较低的基因型分别是GG和TT(P0.05)。【结论】鸡OVR基因5′侧翼区多态性对鸡蛋胆固醇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河谷宽高比对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规律,为实际工程中坝址选择、河谷地形对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分析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分别进行了河谷宽高比为3.0,2.0,1.0等3种方案下的大坝应力变形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方案大坝应力变形的对比研究。【结果】随着河谷宽高比的减小,坝体的各项位移和应力以及面板的位移均呈逐渐减小趋势,而面板应力却逐渐增大;当河谷宽高比由3.0减小为2.0时,坝体应力变形最大变化率为-8.89%(坝体大主应力),面板应力变形最大变化率为22.31%(面板顺坡向压应力);当河谷宽高比由2.0减小为1.0时,坝体应力变形最大变化率为-42.75%(左右岸坝体向河谷中心位移),面板应力变形最大变化率为54.73%(面板顺坡向压应力),可见当河谷宽高比小于2.0时,坝体及面板的上述主要应力变形项的变化率将成倍增大。【结论】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坝址选择时,宜优先考虑河谷宽高比不小于2.0的坝址方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揭示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侧柏人工林种子雨和种子库的组成、质量、散布规律,为侧柏人工林恢复和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省永寿县槐坪林场选择未经抚育、经间伐抚育(强度约30%)的侧柏人工林和刺槐-侧柏混交林各设置3块固定样地,于2012-08-10每隔7d收集1次种子雨,2012-11及2013-08分别收集土壤种子库,采用种子萌发试验测定种子活力,并调查样地内天然更新的幼苗密度。【结果】研究区未经抚育的侧柏人工林种子雨从08-10开始,8月末至9月初达到高峰期,10-12结束;2012-11土壤种子库中完整种子占47.18%,萌发率为17.30%;2013-08土壤种子库中完整种子数为0。经间伐抚育的侧柏人工林种子雨从08-10开始,09-07左右达到高峰期,10-05结束;2012-11、2013-08土壤种子库中完整种子分别占42.24%和13.48%,萌发率分别为29.10%和0。刺槐-侧柏混交林的种子雨从08-10开始,09-07-09-14达到高峰期,10-12结束;2012-11、2013-08土壤种子库中完整种子分别占53.85%和20.97%,萌发率分别为26.27%和0。3种类型样地的种子雨在起始期均以空粒、干瘪的不完整种子为主;进入高峰期,种子雨以完整、饱满种子为主。种子雨到达地面后,主要分布在枯枝落叶层,0~2cm土层有少量分布,2cm以下土层极少有种子分布。【结论】种子雨下落前种子库密度大大减少,完整种子的萌发率降为0,霉烂种子的比例大幅增加,这表明研究区人工侧柏不能在地面形成稳定有效的种子库。  相似文献   
996.
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碳密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根系碳密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旨在揭示不同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植被、土壤碳截存的影响。【方法】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试验示范基地,设置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放牧和围栏封育(对照区,CK)5个处理,于2012-05-09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碳密度、根系碳密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在5-9月,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0~30cm土层根系碳密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除轻度放牧区外,其他强度放牧区地上部碳密度与对照区均有明显差异。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地上部碳密度5-9月的动态变化规律一致,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均出现在8月份。在同一放牧强度下,对照区0~30cm土层根系碳密度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而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放牧区0~30cm土层根系碳密度均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或8月。在6-9月,与对照区相比,除轻度放牧区0~30cm土层平均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外,其他放牧强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和根系碳密度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轻度放牧有助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新老混凝土的黏结剪切试验,考察不同界面处理方法对新老混凝土黏结滑移的影响。【方法】以自密实混凝土为新混凝土材料,通过自行设计的推出式剪切试验装置,考虑不同粗糙度(自然光滑面、粗糙面Ⅰ和粗糙面Ⅱ,对应粗糙度分别为0,2.0,3.2mm)和不同界面剂处理(不涂界面剂的粗糙面Ⅰ及涂刷界面剂Ⅰ和界面剂Ⅱ)对新老混凝土黏结界面的影响,利用测定的沿受力方向上新老混凝土各点处的应变值,推算黏结面上黏结应力的分布,进而分析不同界面处理下新老混凝土的黏结滑移关系。【结果】新老混凝土界面处黏结应力分布呈三段式曲线发展;自然光滑界面的黏结试件上,黏结应力传递不均匀;涂抹界面剂的试件黏结应力在加载端处增长较快;涂刷界面剂与否对新老混凝土黏结滑移影响不大;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黏结滑移的本构关系函数式。【结论】粗糙度处理对新老混凝土黏结滑移影响较大,涂刷界面剂的影响较小,回归得到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在对入侵植物进行控制与管理时,环境因素对控制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介绍了生境特征影响入侵植物控制以及生态系统恢复效率的方式与机制;同时,论述了入侵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等人文环境对入侵植物控制效率的影响。并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和土著种芦苇为例,阐述了控制效率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克隆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的β-actin基因cDNA全长,确定其作为内参基因的可能性。【方法】运用RT-PCR和RACE技术分段扩增苹果蠹蛾β-actin基因5′和3′非编码区及保守区,拼接后根据所获序列设计引物,完整克隆苹果蠹蛾β-actin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苹果蠹蛾β-actin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实时定量PCR和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杀虫剂处理后苹果蠹蛾β-act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苹果蠹蛾β-actin基因cDNA全长1 466bp(GenBank登录号为KC832921),包括5′非编码区67bp、3′非编码区268bp和开放阅读框1 131bp,编码一个由3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推导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1.793 7ku,等电点为5.29,含有3个actin蛋白家族的典型识别特征以及6种类型的特定功能位点,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β-actin一致性高达99%。实时定量PCR和半定量PCR结果表明,β-actin基因在苹果蠹蛾发育不同时期以及杀虫剂处理后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苹果蠹蛾β-actin基因可作为可靠的内参基因应用于基因mRNA的表达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外源汞污染对8个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汞吸收和分布的影响,筛选出抗汞污染较理想的小麦品种。【方法】以全国主推的徐麦30、陕麦979、小偃22、济麦22、皖麦52、郑麦9023、石新618、衡麦5229等8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对照(施入土壤中汞含量为0 mg/kg)和汞污染(施入土壤中汞含量为2mg/kg)2个处理,研究汞污染条件下8个不同品种小麦产量、不同部位汞含量及汞分布比例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汞污染条件下,除陕麦979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分别下降了1.99%和0.61%外,其余7个供试品种的总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都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相比,汞污染条件下,8个不同品种小麦茎秆、叶片、颖壳和籽粒中汞含量明显增加。各品种小麦不同部位对汞的累积能力不同。汞污染条件下,小麦茎秆累积汞能力最强的是小偃22,叶片累积汞最多的是石新618,颖壳累积汞能力最强的是衡麦5229,籽粒累积汞能力最强的是徐麦30。汞污染处理各品种小麦茎秆中汞的分布比例较对照显著增加,叶片及籽粒中汞分布比例有所减少。【结论】从小麦产量和食品安全角度综合考虑,小偃22是农业生产中较理想的抗汞污染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