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121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82篇
  168篇
综合类   702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501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优质蛋白玉米(QPM)遗传基础狭窄,以普通玉米自交系为遗传背景培育opaque-2近等基因系是QPM种质改良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SSR标记技术,以opaque-2基因序列为背景开发的特异SSR引物phi057和umc1066作为标记,对构建中的95个QPM近等基因系回交群体BC1F1和BC2F1进行目标基因选择。结果表明,SSR标记phi057对大多数回交群体中的opaque-2基因的选择是有效的;在少数回交群体,如(多黄29×CA335)×多黄29,SSR标记phi057和umc1066不能区分单株间的基因型变异,针对这些材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或开发新的SSR。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脂肪族芥子油苷和吲哚族芥子油苷的合成前体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单独及配合表面活性剂叶面喷施对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L.)生长及菜薹中芥子油苷组分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芥蓝生长指标及芥子油苷组分无显著影响,在芥蓝菜薹中均检测到7种脂肪族芥子油苷和4种吲哚族芥子油苷。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甲硫氨酸、色氨酸单独叶面喷施及表面活性剂辅助的色氨酸叶面喷施,对芥蓝菜薹总芥子油苷含量、总脂肪族芥子油苷含量和总吲哚族芥子油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表面活性剂辅助下甲硫氨酸叶面喷施处理中菜薹总芥子油苷和总脂肪族芥子油苷含量比清水对照处理分别提高28.5%和31.9%,其中在11种芥子油苷中脂肪族芥子油苷3-丁烯基芥子油苷含量提高幅度最大,达到44.3%,同时表面活性剂辅助下甲硫氨酸叶面喷施显著提高了芥蓝菜薹全硫含量并降低了氮硫比(N/S)。本试验结果表明,有效供给甲硫氨酸能明显促进脂肪族芥子油苷的合成和积累,而辅之以表面活性剂能增进叶面对甲硫氨酸的吸收效果,其影响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耕作模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不同耕作模式对冷浸田的影响机制,挖掘冷浸田的生产潜力,以冷浸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以常规平作模式为对照,研究了垄作和稻鱼共作模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以及土壤团聚体、温度、pH及有机质和还原性物质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CK),垄作模式(T1)能显著降低土壤微团聚体(0.25 mm)含量,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pH,抑制水稻分蘖期后土壤亚铁含量的上升,降低土壤亚锰含量,减轻其对水稻根系的毒害作用,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稻鱼共作模式(T2)对冷浸田土壤理化性状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水稻孕穗期和成熟期分别较对照(CK)增加18.2%和69.2%,从而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和营养,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研究表明T1和T2模式能显著提高冷浸田水稻产量,增产范围为8.8%~25.8%,T1模式增产效果最显著,实际产量达到7 623 kg·hm-2。综上所述,垄作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冷浸田土壤特性,提高水稻产量,而稻鱼共作模式增产效果主要体现在增加冷浸田水体和土壤的速效养分。  相似文献   
994.
日照市地处鲁东南沿海,是山东省花生主产区。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花生产区优势,花生种植面积从"十五"初期的4.3万hm2,发展到近几年的5.5万hm2,总产连续10年超过20万t大关,2011年最高达到25.1万t,促进了日照市花生加工出口,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花生多年的传统种植栽培一般采用每穴双粒播种,用种量大,存在个体发育受影响,整齐度较差,大苗欺小苗问题,难以充分挖掘单株和群体的增产潜力。实行花生单粒精播,不仅节种、省肥,大幅度提高工效,且能建立合理群体结构,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全苗、匀苗,有效克服花生高产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提高花生群体质量.对进一步提高花生高产栽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利用DNASTAR、I-Tasser软件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的蛋白结构、抗原表位进行预测与分析.综合β毒素蛋白亲水性、表面可能性、抗原指数、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B细胞抗原表位可能位于肽链2~4、7~16、23~26、36~40、55~58、72~75、172~179、190~193、196~203、211~214、246~249位氨基酸区域;结合三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190~193、211~214成为表位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96.
"织单5号"是以外引自交系SF5612作母本外引自交系7031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适宜贵州省黔西北特殊生态区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1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玉2011015号。本文根据近三年海南小面积生产情况,结合双亲的特征特性,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97.
胡光贵 《云南农业》2014,(10):64-66
简述建水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健全发展机制、夯实农业基础、培育人才队伍、加强土地流转、拓宽融资渠道、统筹园区建设、增强质量观念、树立品牌意识来构建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98.
泸州是我国最重要的北缘龙眼种植区,泸州龙眼以晚熟闻名于世,但其产量受气象灾害的影响波动大。对泸州1976~2013年多年气象资料和受灾害资料进行了统计,并对气象因子与龙眼产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发生频率最高,高温灾害发生频率最低,低温冻害和风雹灾发生频率较低,但成灾率最高,龙眼产量损失最大。气象灾害对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低温冻害>风雹灾害>连阴雨害>高温日灼>洪涝灾害>倒春寒害>高温冲梢>干旱灾害。因此,在龙眼生产上要重点预防低温冻害。  相似文献   
999.
昭通烟区烤烟表面颜色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昭通烟区不同产地烤烟表面颜色特征,以昭通烟区150个C3F等级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对烟叶样品的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昭通烟区烟叶表面颜色指标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为46.84~72.47、红度(a*)为8.59~15.40、黄度(b*)为43.04~53.74、颜色饱和度(C*)为45.28~55.62,色调角(h*)为71.73~79.99;昭通烟区不同品种烟叶的明度、黄度、颜色饱和度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红度和色调角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昭通烟区不同产地烟叶的表面颜色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7个烟叶产地分为3大类:第1类包括大关县、镇雄县2个产地,其烟叶表面颜色的红度较高,但明度和色调角较低,第2类包括鲁甸县、昭阳区、彝良县、巧家县4个产地,其烟叶明度、黄度、颜色饱和度和色调角较高,第3类为威信产地,其烟叶红度、黄度和颜色饱和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00.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与鱼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海水网箱养殖3龄以上的鞍带石斑(Epinepheluslanceol)亲鱼进行人工繁殖。催产前3个月进行亲鱼强化培育,在水温≥22℃的春、夏季,用HCG400~500IU/kg鱼体重和LRH-A330~50μg/kg鱼体重进行催产,催产后27h左右开始产卵。受精率59·5%~78·5%。受精卵在盐度28~33、水温25~28℃、pH8·0~8·5的水环境中22h孵化出仔鱼。室内培育仔鱼两批:第1批培育初孵的仔鱼1070万尾,放苗前,往池中加入30~50万个/ml小球藻液,放养密度为2万/m3左右,经35d培育,获得4~5cm以上的鱼苗27·3万尾,成活率2·6%;第2批培育初孵仔鱼735万尾,经35d培育,获得4~5cm的鱼苗25·72万尾,成活率3·5%。池塘培育仔鱼两批:第1批培育初孵仔鱼780万尾,放苗前,池塘中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密度超过200个/L,放养密度为每1/15hm2投放2·0~2·5万尾,开口仔鱼在土塘水温23~27℃、盐度25~28、pH7·8~8·5的条件下,经35d培育,鱼体全长达3·2cm,仔鱼变态完全,成为幼鱼,获得5cm以上的鱼苗21·6万尾,成活率2·8%;第2批培育初孵仔鱼661万尾,获得5cm以上的鱼苗41万尾,成活率6·2%。挑选76尾亲鱼单独喂养,在饲料中添加17a-甲基睾丸酮和多种维生素等,经过两个月的雄性化培育,有57尾转雄,且受挤压时有精液流出,转雄率为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