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林业   85篇
农学   186篇
基础科学   91篇
  468篇
综合类   1936篇
农作物   214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233篇
园艺   145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中筋小麦扬麦12号为材料,在缺磷土壤(速效磷含量4.1 mg/kg)上研究磷肥基追比(基肥:拔节肥)对小麦磷素利用、物质生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磷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磷肥基追比处理间扬麦12号植株叶面积指数、茎蘖数、茎蘖成穗率、植株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穗数、每穗粒数表现为7∶3处理>5:5处理>10∶0处理>3∶7处理>0∶10处理,基追比5∶5处理的千粒重最高,基追比7∶3处理的产量最高.说明采用合理的磷肥基追比,保持生育后期较高的磷素吸收利用,有利于提高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再分配特别是花后干物质积累,有利于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最终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探索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柱花草侧芽发生的影响,以热研2号、有钩柱花草和电白柱花草为材料,设置了3个磷肥(P2O5)水平,分别为每千克土施入磷肥0.2,0.8,1.6g,并以不施磷肥为对照,在温室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以累计主茎和侧枝的侧芽数量为指标进行了连续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柱花草材料的主茎和侧枝的侧芽数是其遗传特性和栽培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供试柱花草有利于其侧芽发生的最佳施磷量不同,热研2号柱花草最佳磷肥施用量为每千克土施入磷肥0.2g,其他2个供试柱花草的最佳磷肥施用量为每千克土施入磷肥0.8g。施用磷肥可以促进柱花草主茎侧芽和侧枝侧芽的发生,但对侧枝侧芽发生的影响更大,促进侧枝侧芽的发生可能是磷肥提高柱花草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3.
保护地黄瓜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赤峰市设施农业面积5.39万hm^2,占全区45%以上.但目前大部分保护地蔬菜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粗放式的大水大肥灌溉施肥方式。根据对农户调查分析.水和肥两项生产投入占总生产投入的40%以上.水分利用率仅为2.5%左右.氮肥利用率为25%左右.磷肥利用率为9%左右。为了改变传统灌溉施肥模式.使水肥利用率达到最佳。实现节本增效的目标,在多年的试验示范基础上总结出了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94.
水、氮磷肥及其互作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豫西半干旱区不同水、肥条件对小麦淀粉品质的调控效应,于2009—2010年度和2010—2011年度在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洛旱2号"小麦为材料,采用防雨棚池栽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灌水量、施氮量和施磷量及其互作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施磷量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随施氮量的增加,淀粉各黏度参数呈增大趋势,施氮量为105 kg.hm 2时达最大值,之后增加施氮量各黏度参数又有所下降;黏度参数在施磷量为168 kg.hm 2时达最大值。在豫西半干旱生态条件下,灌水量对淀粉黏度参数影响不显著,但存在灌水量×施氮量的显著互作效应(P≤0.05或P≤0.01)。从不同水肥处理组合看,淀粉糊化特性以处理组合N105P168W217.5[施氮量105 kg(N).hm 2、施磷量168kg(P2O5).hm 2和全生育期灌水量217.5 mm]最优。相关分析表明,淀粉黏度参数与籽粒产量在2009—2010年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在2010—2011年度相关不显著,说明产量与淀粉品质间存在着协同提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5.
聚磷酸铵溶液在春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东北典型黑土上设置聚磷酸铵新型液体氮磷复合肥溶液的不同用量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玉米产量、磷肥利用效率及农田磷素盈余状况的影响,明确聚磷酸铵溶液在玉米施用上的最佳施用量。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磷养分投入量在75 kg/hm~2时,玉米产量、干物质量及磷素积累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两年的磷肥利用率分别为25.0%和24.5%;当施磷量超过75 kg/hm~2时,产量不再显著提升,磷肥利用率逐渐降低。试验期间内,磷养分投入量在75和90 kg/hm~2处理的土壤磷盈余为分别为-19 kg/hm~2和2 kg/hm~2。通过综合分析两年的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和农田磷素盈余量情况,确定聚磷酸铵溶液最佳施用量为75~90 kg/hm~2,可满足当季玉米的高产养分需求,减施磷肥达15%~20%,达到减肥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6.
在吉林黑土地区,在减氮肥50%、减磷肥100%条件下,评价15种商业微生物肥料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与常规施肥相比,减氮肥50%处理减产3.6%~5.5%;不施磷肥减产0.6%~4.1%。在减氮条件下,33.3%的微生物肥料稳定增产,增产率为15.7%~35.5%(平均增产25.6%);在不施磷条件下,26.7%的微生物肥料稳定增产,增产率为9.7%~21.5%(平均增产15.6%)。生物有机肥的增产效果优于菌剂接种。含有链霉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及木霉菌等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7.
为探讨中国北方褐土区典型种植模式——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水分优化、养分优化以及生物炭施用对作物产量、磷效率和磷素淋失的影响,2016—2019年于陕西杨凌土(黄土母质,自然褐土发育)区进行田间渗漏池试验,设计习惯水肥(CP1、CP2, CP1处理渗漏池深为120~150 cm, CP2处理渗漏池深为100 cm)、灌水优化(CP1-W)、养分优化(CP1-F)、水分养分优化(OPT)、习惯水肥+生物炭(CP2+B)以及水分养分优化+生物炭(OPT+B)7个处理,研究作物产量、磷肥偏生产力和磷素淋失的响应。结果表明,CP1-W、CP1-F和OPT处理3年平均冬小麦、夏玉米及作物总产量均与CP1处理无显著差异。CP1-F和OPT处理较CP1处理均显著增加磷肥偏生产力,平均增幅分别为69.3%和56.4%。与CP1处理相比, CP1-W和CP1-F均没有显著影响各形态磷的淋失量,而OPT处理的颗粒磷淋失量显著减少58.4%。施用生物炭对3年平均作物总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在CP2+B处理磷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43.6%;在OPT+B处理磷肥偏生产力无显著变化。CP2+B处理各形态磷素的淋失量均与CP2处理相似, OPT+B处理第1年可溶性有机磷、颗粒磷和总磷淋失量较OPT处理分别显著降低60.0%、57.1%和62.4%,但后两年OPT+B处理总磷淋失量却显著增加。综合3年的结果发现,在不同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对各形态磷素淋失均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褐土区在农户水肥的基础上合理降低水肥用量,可以提高磷肥利用率,降低磷素淋失量,保障作物产量;而施用冬小麦秸秆生物炭对作物产量、磷素淋失无显著影响,对磷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基肥和追肥用量及比例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一个很关键的措施就是同步作物的养分需求与土壤、肥料的养分供应。本文依据农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详细分析了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氮磷钾基肥和追肥用量及比例,并利用施肥比面这个指标筛选分析了三大粮食作物上六个主要化肥品种作基肥和追肥的用量和比例。最后针对我国基追比现状本文提出了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影响基追比的因素,在高肥力地区采用降低基肥的用量,加大追肥用量的氮肥后移的施肥方式;在肥料品种方面对于氮肥来说仍要保持单质氮肥的生产和应用,对于磷钾来说,应针对不同的肥料品种加大肥料复合化和专用化。  相似文献   
999.
张辉  赵炳梓  张佳宝 《土壤学报》2008,45(3):452-458
以MS2和X174作为指示病毒,系统比较了4种不同提取方法对4种不同性质土壤中的病毒回收率。最终选择含有0.04 mol L-1焦磷酸钠的3%牛肉浸膏(pH 9.4)作为最有效提取剂;提取剂与含有病毒的土壤充分混合后,离心前调节pH 7.2~7.4,然后测上清液病毒含量为最优操作步骤。该提取方法在红壤土、红黏土、潮土上的回收率达到62.9%~97.7%,但在黄泥土上的回收率为30%左右,这可能与黄泥土较高的无定形Fe、Al氧化物含量有关。病毒类型对回收率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该方法为研究病毒在我国大部分土壤上的去向和行为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000.
旨在通过活性炭对半乳甘露低聚糖溶液进行脱色精制,从而提高半乳甘露低聚糖的纯度.首先,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获得最佳的脱色条件,最后对脱色后的产物进行红外分析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研究发现:相比于粉末活性炭和柱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的选择性脱色精制效果最佳,因此选择颗粒活性炭进行下一步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