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82篇
  免费   1944篇
  国内免费   3808篇
林业   2314篇
农学   4686篇
基础科学   250篇
  2741篇
综合类   17593篇
农作物   2963篇
水产渔业   1271篇
畜牧兽医   13914篇
园艺   1739篇
植物保护   1263篇
  2024年   290篇
  2023年   1142篇
  2022年   1370篇
  2021年   1477篇
  2020年   1506篇
  2019年   1792篇
  2018年   927篇
  2017年   1391篇
  2016年   1709篇
  2015年   1716篇
  2014年   2016篇
  2013年   2137篇
  2012年   2978篇
  2011年   3003篇
  2010年   2897篇
  2009年   3117篇
  2008年   3374篇
  2007年   2598篇
  2006年   2090篇
  2005年   1967篇
  2004年   1603篇
  2003年   1459篇
  2002年   974篇
  2001年   1013篇
  2000年   750篇
  1999年   590篇
  1998年   440篇
  1997年   347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319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63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ie0基因是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一个晚期基因,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高度保守性及多种结构域提示其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分别对BmNPV ie0基因编码不同结构域的序列以及完整序列进行敲除构建ie0缺失型病毒,以野生型病毒为对照,研究ie0序列完全或部分缺失对病毒转录、复制及对宿主细胞致病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ie0基因完整序列或编码各结构域的序列缺失后均会对病毒产生不同影响:宿主细胞中完全缺失型和部分缺失型病毒滴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完全缺失型和部分缺失型病毒基因组的拷贝数均与野生型病毒无显著差异;部分缺失型病毒的晚期和极晚期基因转录水平变化与ie0基因完全缺失型病毒相一致,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病毒,并且缺失锌指结构域编码序列的影响最为明显。MTT检测结果也显示ie0基因完全缺失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能力有所下降。亚细胞定位显示IE0蛋白在细胞质、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但主要位于细胞质。综上所述,ie0基因为BmNPV病毒增殖、基因组复制的非必需基因,但对病毒晚期和极晚期基因的转录具有调控作用,影响最为显著的为锌指结构域的编码序列,且该基因的缺失会导致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能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92.
多菌灵是桑园病虫害防治的常用农药,并用于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研究多菌灵对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毒性损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避免蚕区桑园用药污染环境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采用MTT法、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用质量浓度为50、100和200μg/m L的多菌灵药液分别与鼠源神经细胞PC12共同孵育48 h后,可极显著抑制PC12细胞的增殖(P0.01),诱导PC12细胞凋亡,特别是早期凋亡(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经50μg/m L多菌灵药液处理后培养48 h的PC12细胞内,促凋亡蛋白基因Bax和凋亡相关基因Cyt-C、Fas、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同时检测50μg/m L多菌灵药液处理组PC12细胞中Caspase-3的酶活性也极显著提高(P0.01)。研究结果显示50~200μg/m L多菌灵药液对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推测其可能通过启动死亡受体介导途径和线粒体介导途径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因此在桑园施用多菌灵时,应注意防护以及远离居住区。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采集西藏林芝地区藏猪养殖场和散养藏猪腹泻物,采用细菌学方法分离鉴定藏猪源大肠杆菌后,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基因。结果显示:林芝地区藏猪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各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诺氟沙星、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极敏感;对氯霉素、头孢唑林、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头孢西丁高度敏感;呋喃妥因中度敏感;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红霉素耐药。并检测出P基因,其检出率为100%。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科学用药措施,为西藏林芝地区藏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兽医学报》2016,(12):1997-2000
在主动监测中从广西活禽市场的家鸭中分离到1株Ⅰ类新城疫病毒,遗传进化分析证实该分离株属于基因7型(按照Diel DG的分类方法则属于基因1c亚型)。该分离株在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112 ERQERL117,具有典型低致病性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特征。这是我国首次检出基因7型Ⅰ类新城疫病毒,对于其来源和分布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5.
《畜牧与兽医》2016,(5):31-38
为建立一种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将TGEV的N基因片段克隆到p ET-28a载体中,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表达的蛋白进行Western-blot鉴定。以纯化的重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最终建立了检测TGE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该ELISA方法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PRRSV)、口蹄疫病毒(FMD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等5种病毒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可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与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风速越大,黄土的沉积通量越大。因此研究距今15万年以来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古相对风速的时空变化,为古风场的重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空间变化上,古风速自西向东逐渐减小。在时间变化上,晚更新世以来各剖面所反映的风速有较大差异,冰期的古相对风速是间冰期的1.54-2.32倍(塔勒德剖面是1.55倍、盘子山剖面是1.75倍、延长剖面是1.54倍、库伦沟剖面是2.32倍),古相对风速的时空变迁反映了各区域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97.
荔枝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荔枝的开花生物学特性、遗传多样性、功能基因(包括与荔枝果实、花、及生长发育相关的)的克隆鉴定等方面介绍了荔枝的遗传基础研究进展,以期为荔枝在遗传多样性、功能基因分离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98.
王岩 《种子科技》2015,(4):35-37
通过8份玉米材料对不同浓度除草剂的反应,找到了简易鉴定转除草剂基因的方法,为生产中快速初步对玉米品种进行转基因鉴定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兽医学报》2016,(12):2030-2034
采用RT-PCR技术从牛肾细胞中扩增出Mx1基因,构建牛Mx1基因过表达重组载体;针对牛Mx1mRNA序列设计shRNA引物对,构建针对牛Mx1的RNAi载体。将牛Mx1的过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牛Mx1蛋白的表达情况,筛选有效沉默牛Mx1的shRNA;将有效沉默Mx1的RNAi载体转染牛胎儿气管原代上皮细胞,经流式细胞分选,Western blot检测,获得沉默牛Mx1的稳定细胞系。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牛Mx1过表达重组载体pcDNA3.1-Mx1和RNAi载体RNAi-Mx1A、RNAi-Mx1B、RNAi-Mx1C,筛选到RNAi-Mx1A沉默牛Mx1效果最好;经流式细胞分选和Western blot检测,获得有效沉默牛Mx1的牛胎儿气管原代上皮细胞,为进一步探讨牛Mx1抗病毒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畜牧与兽医》2016,(10):13-21
根据Gen Bank公布的大肠杆菌O157:H7的菌体抗原基因rfb E、鞭毛抗原基因fli C、溶血素基因hly A、紧密黏附素基因eae A和志贺样毒素基因stx1和stx2的序列,同源性比较后选择保守序列分别设计6对特异性的引物及相应的Taqman探针,rfb E/eae A、Stx1/hly A、fli C/Stx2探针5'端分别标记为FAM、HEX、CY5荧光报告基团,3'端均标记为BHQ1荧光淬灭基团。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建立2个能够快速、特异性地检测大肠杆菌O157:H7及其4个主要毒力基因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stx1、rfb E、fli C、eae A、hly A、stx2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0、30、20、20、30和40拷贝数/μL;特异性试验证明,该菌与其他菌种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均小于2%;检测过程耗时约1 h。将建立的荧光定量PCR体系应用到人工染菌模拟猪肉样品试验中,未富集或富集8 h后测得大肠杆菌O157:H7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00 cfu/m L与1 cfu/m L。以上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重复性及特异性均较好,可作为同时快速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及其毒力基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