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0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468篇
林业   513篇
农学   426篇
基础科学   673篇
  726篇
综合类   4343篇
农作物   334篇
水产渔业   914篇
畜牧兽医   3394篇
园艺   493篇
植物保护   42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508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728篇
  2009年   744篇
  2008年   636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旱地小麦黑膜全覆盖穴播栽培的效应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黑膜、无色膜、垄作、平作、沟播等因素进行组合,探讨了旱地冬小麦地膜全覆盖穴播不同栽培模式的膜下茎和杂草发生规律、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动态及增产增收效果。结果表明,小麦采用黑膜覆盖,自动出苗率比无色膜覆盖平均提高63.73%,膜下茎密度和鲜重分别降低74%以上和98%左右,杂草盛发期的密度和鲜重分别比无色膜覆盖降低62.03%和96.70%,比露地栽培降低70.00%和92.93%。黑膜覆盖小麦全生育期0~25 cm土壤积温比无色膜覆盖降低108.8℃,比露地降低62.9℃,但在播种至拔节阶段,比露地增加72.8℃,拔节至成熟比露地降低135.7℃。水分利用效率黑膜覆盖比无色膜覆盖提高4.48%,比露地提高45.75%。黑膜覆盖比无色膜增产3.05%,比露地增产47.81%。3种起垄方式中,垄作比平作小麦自动出苗率平均提高44.00%,沟播则降低23.80%;膜下茎密度垄作降低35.59%以上,沟播增加25.64%以上;膜下茎鲜重垄作降低30.62%以上,沟播增加12.09%以上。垄作提高土壤积温90.5℃,沟播降低23.5℃;垄作增产3.24%,沟播增产4.90%。以黑色全膜垄作穴播为最佳模式,较全膜覆土穴播自动出苗率平均提高146.93%,膜下茎密度降低98.74%以上,杂草鲜重降低99.90%以上,全生育期增加土壤积温52.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75%,增产8.68%,节本4 020元·hm~(-2),增加纯收益5 422元·hm~(-2)。且膜面覆土量减少75%,易于清除残膜。其中通用垄沟半微垄模式具有宽窄行距的特点,较微垄模式增产3.89%,增收11.33%,并且适宜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沟灌受水界面的时空变异性对灌水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测试了灌水前后沟底微地形及断面形状的变化情况,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在灌水等多因素的影响下,表征沟底微地形起伏状况的S_d值呈现减小趋势,平均由3.45降至1.17,变异性逐渐减小,变异系数平均由0.17降至0.09,沟底微地形逐渐趋于平整;表征沟断面形状变异情况的P_1值标准差及变异性呈现增加趋势,标准差平均由1.68增至1.95,变异系数平均由0.47增至0.53,但总体来说属弱变异性;随沟底相对高程及断面形状参数标准差的增加,灌水质量指标均呈现降低趋势;通过敏感性分析,两影响因素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大于灌水效率,平均敏感系数大9.46%和11.84%,且沟底微地形变异的影响大于沟断面形状变异。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蝗虫微孢子虫(Paranosema locustae)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acridum’)对蝗虫的防治情况,在农业部锡林郭勒草原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对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和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分别进行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及两种药剂混合处理后,进行室内生测,记录28d的死虫数,并检测其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单施蝗虫微孢子虫防治短星翅蝗,每头蝗虫的施用量为4.44×105个孢子,防治效果达65.09%。单施蝗虫微孢子虫防治宽须蚁蝗,每头蝗虫的施用量为4.44×104个孢子,防治效果达55.64%。混合施用蝗虫微孢子虫和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时,二者对每头蝗虫的施用量分别为4.44×104和1.11×106个,防效均可达到100%。与短星翅蝗相比,蝗虫微孢子虫对宽须蚁蝗的防效更好。  相似文献   
994.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CHCP)对急性肝脏损伤蛋鸡肝脏的保护作用。试验分两部分:①用四氯化碳豆油(SCCl4)建立蛋鸡急性肝脏损伤模型。选取1 d健康蛋雏鸡108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Ⅰ~Ⅲ组分别按1、2、4 mL/kg体重灌胃10%(V/V)SCCl4,对照组按2 mL/kg体重灌胃豆油,分别在14、28及35 d时各灌胃一次;②CHCP对蛋鸡急性肝脏损伤的影响。选择1 d 健康蛋雏鸡6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豆油)、模型对照组(SCCl4)及低、中、高剂量CHCP组(SCCl4+1‰ CHCP、SCCl4+2‰ CHCP、SCCl4+4‰ CHCP),7 d起饮水使用CHCP,14、28 d按2 mL/kg体重剂量给鸡灌胃10% SCCl4。结果表明,按2 mL/kg体重剂量在14、28 d分别灌胃10% SCCl4即可造成蛋鸡肝脏损伤,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空泡样变严重,核固缩,坏死;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CHCP组蛋鸡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分别降低4.35%(P > 0.05)、7.57%(P > 0.05)及9.79%(P < 0.05),中、高剂量CHCP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分别降低34.92%(P < 0.01)、36.51%(P < 0.01),血清总胆红素(TB)含量分别降低25.49%(P < 0.01)、27.45%(P < 0.01);蛋鸡肝细胞切片显示CHCP不同剂量组肝细胞充血减轻,未见脂滴空泡,排列整齐,细胞质丰富而均匀。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的CHCP按2‰、4‰饮水使用均能减少肉鸡肝细胞坏死,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及TB水平,对SCCl4诱导的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农技服务》2016,(14):16-17
连栋光伏温室作为设施农业发展的新成果,需要在更多的地区推广使用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本文进行了微课建设的需求分析、研究了连栋光伏温室推广微课设计、微课制作平台等,旨在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连栋光伏温室应用推广培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6.
运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对海南岛4龄桉树人工林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生物平均AWCD逐渐增大,代谢活性逐渐增强,300h时AWCD值下层土中层土上层土;不同土层微生物对胺类碳源利用率最高,酚酸类、氨基酸类和多聚物类次之,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最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Shannon多样性指数(H)逐渐增大,20~30cmMc Intosh丰富度指数(U)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明显高于其他土层,而Mc Intosh均匀度指数(E)又显著较低,0~10cm土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Mc Intosh丰富度指数(U)均较低,即桉树人工林表层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在31种碳源中提取的2个主成分因子分别可以解释所有变量方差的41.65%和32.51%,对PC1和PC2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为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和胺类;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还受土壤性状的综合调控,尤其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和土壤碱解氮含量相关性最明显。  相似文献   
997.
998.
利用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飘拂草属16个种、2个亚种的叶下表皮微型态。结果显示:飘拂草属植物叶下表皮主要由长细胞和气孔器细胞组成,其中长细胞呈现长筒形、短筒形,少数为多边形;气孔器通常1~3列分布于脉间;保卫细胞哑铃型,两端明显或不明显加厚;副卫细胞圆屋顶形、圆屋顶形至三角形、低圆屋顶形或三角形。这表明不同种间叶下表皮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对种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林玲  章如意  张昕  邓晟 《中国棉花》2016,43(9):20-22
为获取江苏省棉田中黄萎病菌微菌核数据以供预测预报和防治参考,通过传统的选择性培养基计数法,利用棉选一号选择性培养基和水筛法分离江苏南京和大丰棉田0~40 cm土壤中的微菌核。结果显示江苏省大丰市的5块棉田中都存在黄萎病菌的微菌核,集中分布在0~20 cm的土层中,占0~40 cm土层微菌核总数的79.9%;其中0~10 cm土层中的每克土壤微菌核数量平均为8.2 个,10~20 cm土层中的每克土壤微菌核数量平均为6.8个。  相似文献   
1000.
云凝结核浓度对一次梅雨锋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RF模式(V3.6),采用WDM6双参数微物理方案对2012年7月2~3日江淮地区的一次持续性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初始云凝结核(CCN)浓度背景下的地面累积降水量和云中微物理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初始CCN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降水的微物理过程,进而影响降水量;当背景CCN浓度增加时,在降水前期引起云滴半径减小,云滴转化效率变低,抑制暖云降水,后期冷云过程得到加强,大量冰相粒子生成,最终导致降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