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6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527篇
林业   1321篇
农学   766篇
基础科学   658篇
  561篇
综合类   5234篇
农作物   792篇
水产渔业   521篇
畜牧兽医   3312篇
园艺   1158篇
植物保护   41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504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602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745篇
  2009年   718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600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469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0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165份甜玉米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4℃低温处理7 d后正常发芽,发芽7 d后调查发芽率、胚根长度,并计算活力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发芽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大部分材料的发芽率和胚根长度降低,但有25份材料的相对发芽率≥100%,52份材料的相对活力指数≥100%,结合这两个因素有24份材料的相对发芽率和相对活力指数均≥100%,其中又有9份材料的正常发芽率≥90%,这9份材料耐寒性较强。同时,筛选出一批低温敏感型的自交系,为甜玉米的耐寒性育种和遗传机理研究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92.
以黑龙江省30份主栽水稻品种或品系为试材,在孕穗期设置17℃冷水灌溉处理(20d),以常规栽培管理为对照,分析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水胁迫导致所有试材每穴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下降,并根据相对结实率将试材耐冷性分为1、3、5、7和9级,以7和9级最多,1级最少,分别占总材料的30%和10%。在冷水处理下,全部材料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粒叶比、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剑叶叶基角、剑叶和倒2叶与倒3叶披垂度均下降,但高效叶面积率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冷水处理的相对结实率与收获指数(r=0.96**)、产量(r=0.91**)、粒叶比(r=0.84**)和干物质积累量(r=0.48**)的冷水反应指数(CRI)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群体生长率(r=0.44*)、净同化率(r=0.44*)和干物质积累比例(r=0.43*)的CRI显著正相关。综上,孕穗期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冷水胁迫下耐冷性极强品种(系)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粒叶比和收获指数对冷水反应迟钝,这是耐冷性极强品种(系)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形态特征和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993.
非光化学猝灭(NPQ)常用于评估以热能途径耗散的光能(热耗散),热耗散在维持光能转化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水稻叶片重要的光防御机制。大量研究表明,热耗散的诱导受跨类囊体膜ΔpH、叶黄素循环和PsbS蛋白等的调控;NPQ与光保护效应不呈线性关系,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NPQ才可作为光保护效应的有效指标;在高温、低温、缺氮、干旱、盐胁迫等逆境下水稻NPQ显著增加,热耗散可能与水稻抗逆性密切相关。本文从热耗散的诱导和调控机制、NPQ与光保护效应以及水稻NPQ对环境因子(温度、氮营养、水分、盐)的响应等4个方面综述了水稻叶片热耗散的研究进展,并对水稻NPQ与抗逆性关系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5%氨基寡糖素诱导棉花抗枯黄萎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病圃法测定了氨基寡糖素喷施后诱导棉花抗枯黄萎病表现及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乙蒜素处理),氨基寡糖素诱导后棉花对枯黄萎病抗性表现与乙蒜素存在极显著差异,喷施3次后诱导棉花对枯萎病和黄萎病防治效果分别是73.39%和41.19%,诱导对枯萎病抗性效果高于黄萎病;且随着喷洒次数增加,诱导抗枯黄萎病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加。抗性相关防御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处理3次,棉叶中的POD、PPO和PAL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说明氨基寡糖素能够诱导棉叶中POD、PPO和PAL的活性。在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5%氨基寡糖素诱导棉花抗枯黄萎病的田间示范,调查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素诱导棉花对枯、黄萎病防治效果最高分别可达80%和70%。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两种技术措施对漳绿1号苦瓜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挂果数4条时,母本种植密度为1482株/666.67m~2的杂交一代种子的产量最高,为26.7 kg/666.67m~2;种植密度相同时,杂交一代种子产量随单株挂果数的增加而增加;母本666.67m~2种植889株时,单株挂果数6条的杂交一代种子的产量也较高,为25.1 kg/666.67m~2;不同种植密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A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VP1,为建立A型FMDV的ELISA诊断方法及开发安全、高效、广谱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含A型FMDV VP1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T-A-VP1为模板,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A型FMDV的VP1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ET-32a-VP1和pGEX-6p-1-VP1,然后转入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 (DE3)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诱导表达获得的VP1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别经His· Bind和GST· Bind柱层析纯化,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纯度较高;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发现,VP1融合蛋白能与豚鼠抗A型FM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但不与豚鼠抗O型和Asia1型FMDV阳性血清反应.[结论]经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的A型FMDV VP1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抗原性,可用于易感动物的免疫及血清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997.
甜玉米种质资源种子活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为甜玉米种子活力性状评价、鉴定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95份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幼苗生长测定、抗冷测定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调查了标准发芽率(GE)、苗高(SH)、根长(RL)、低温相对发芽率(CRGE)、老化相对发芽率(ARGE)、老化相对根长(ARRL)、老化相对苗高(ARSH)7个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种子活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甜玉米资源种子活力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7个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在14.42%~34.46%之间,累计贡献率为71.27%,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种子活力综合评价数学模型Y活力=-2.596+1.626GE+1.07ARGE+0.628CRGE (R2=0.900),预测结果与隶属函数值(L)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最终基于活力综合评价值将95份自交系分为5个等级,标准发芽率、低温相对发芽率和老化相对发芽率可作为甜玉米种子活力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98.
寒地水稻花培技术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花培技术即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该技术主要步骤包括,接种材料的确定及低温处理;花药接种及去分化培养;再分化培养及壮苗培养。应用寒地粳稻花培育种先后育成了16个品种,其中龙粳31为全国单年种植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并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因此,在今后的寒地水稻育种工作中仍需将花培育种及常规育种相结合。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层次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的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加工番茄产区没有有效的土壤肥力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土壤肥力评价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赋予土壤肥力各影响因子不同的权重,然后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试验区不同样本地块进行等级分类。结果表明,土壤肥力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以用于土壤肥力评价指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微生物肥料"宁盾"粉剂在叶菜类作物上的最佳使用剂量及其促生效果。[方法]选取不同剂量的微生物肥料"宁盾"粉剂在叶菜类作物上进行温室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田间试验。[结果]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宁盾"处理组能显著提高叶菜类作物的出苗率、叶片数、鲜干重、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最佳剂量为5.0 g/千粒;在田间小区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宁盾"粉剂不仅能够增加叶菜类作物产量,达35.09%,还能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且较"宁盾"水剂100倍液的效果好。[结论]微生物肥料"宁盾"粉剂不仅能够促进叶菜类作物生长,增加产量,还能提高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