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68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59篇
  45篇
综合类   376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310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1 毫秒
991.
不同浸种预处理对含芽谷杂交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不同芽谷率的杂交稻协优10、S10、协优63、Ⅱ优10作为研究材料,通过不同浸种预处理(0h、6h、12h、24h、48h以及间歇浸种)后,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浸种(12h)、间歇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发芽势提高2~8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提高2.7~8.8。  相似文献   
992.
论述了生态修复的理论依据,分析总结了延寿县水土保持工程生态修复的经验和措施,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技术要点,并对实施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明确超级新品种稻‘松粳15’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探讨其高产机理,采用田间小区常规种植,通过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等研究了‘松粳15’着粒密度、穗长、一次枝梗特性、二次枝梗特性等穗部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每穗颖花数(r=0.9887**)、着粒密度(r=0.9768**)、一次枝梗数(r=0.8047**)、一次枝梗粒数(r=0.9338**)、二次枝梗数(r=0.7295**)、二次枝梗粒数(r=0.8606**)与‘松粳15’的产量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t=2.090,P= 0.041)和穗长(t=-1.223,P= 0.048)的偏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上述穗部性状对产量影响较大,提高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有利于增加每穗颖花数,同时还应注重穗长的选择培育大穗并控制结实率以进一步挖掘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94.
机械化种植对杂交籼稻F优498产量构成与株型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明机械化种植杂交籼稻高产群体的株型特征, 以F优498为材料,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 研究了不同穴苗数与播期下机直播、机插、手插3种种植方式的株型特征及其与产量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1) 不同种植方式株型特征差异显著, 机直播和机插上三叶叶长、叶宽和叶间距大, 但叶基角和披垂度也较大; 手插上三叶大小适宜, 叶片厚而挺直; 机直播和机插株高和着生高度显著大于手插, 但手插比叶重、单株穗数和总叶片数显著高于机械化种植; 机直播的茎蘖夹角、穗粒数和单穗重显著低于机插和手插。推迟播期和低苗处理均使叶片增大, 比叶重、粒叶比、单株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随播期延迟显著降低。单穗重与上三叶长度、宽度、着生高度和株高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以机插最高, 手插次之, 机直播最低。(2) 机直播产量显著低于机插和手插, 且随播期延迟和穴苗数减少显著降低。产量及其构成与株型特征密切相关, 机械化种植杂交籼稻高产株型的显著特征为适宜的株高、上三叶长度、群体LAI和茎集散度; 叶宽、比叶重、叶间距大和直立性好。足穗和大穗的统一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关键, 塑造个体优良的株型与优化群体结构是增产的前提, 机械化种植杂交籼稻应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早播栽, 穴苗数以3苗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995.
杂交籼稻机械化种植的分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播期杂交籼稻机械化种植的分蘖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以F优498为材料,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 研究了早播与迟播2个处理下机直播、机插、手插3种种植方式的杂交籼稻分蘖发生与成穗特点及各分蘖穗的穗部性状。结果表明: (1) 一次分蘖群对产量贡献大且稳定, 均在58.67%~63.82%之间; 主茎对产量贡献率以机直播最高, 手插最低; 机插和手插二次分蘖群占产量比例均显著高于机直播。(2) 不同种植方式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不同, 机直播与机插分蘖发生均属一次高峰型, 手插属二次高峰型。机直播分蘖发生早而快, 一次分蘖群发生在主茎第1~第8叶位, 其中第1~第4叶位分蘖成穗率较高, 二次分蘖成穗以第1、第2叶位为主。机插分蘖发生晚、起点低, 但比较集中, 一次分蘖群以3/0~8/0发生为主, 3/0~6/0分蘖成穗率较高, 二次分蘖群成穗以第3~第5叶位为主。手插秧田与本田均发生分蘖, 分蘖发生叶位数多, 持续时间长, 一次分蘖群发生在主茎第1、第2、第4~第8叶位, 其中第1、第2、第4、第5和第6叶位成穗率较高, 二次分蘖群发生与成穗主要在第1、第2叶位。分蘖成穗叶位数和产量均随播期延迟而减少。(3) 3种种植方式的主茎及中低叶位一次分蘖枝梗数和每穗粒数多, 粒大, 单穗重高; 高叶位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枝梗数和穗粒均较少, 稻穗小。机直播优势叶位为第1~第4叶位, 机插为第3~第6叶位, 手插为第1、第2、第4、第5和第6叶位, 对产量贡献率分别达70.51%、73.83%和76.81%。优势叶位分蘖发生与成穗率高, 稻穗大, 对产量贡献率高, 应优化农艺措施挖掘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96.
七彩鲑鱼(Salvelinus Fontinalis),学名美洲红点鲑,属于鲑形目、鲑科、红点鲑属,与北极鲑、雷克鲑、多丽鲑、公牛鲑并称五大名鲑。主要分布于加拿大东部的拉布拉多地区,因其体表像珠宝一样光彩夺目,故而在加拿大七彩鲑又被誉为冰水皇后。  相似文献   
997.
古村落绿化美化建设探讨——以青田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村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绿化美化建设成为崭新的课题。笔者回顾了对近年来对古村落保护和建设的一些研究;以青田阜山乡陈宅村和方山乡龙现村2个古村落为例,分析了其绿化美化建设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古村落绿化美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以下古村落绿化美化方法:(1)形成“外围、内部和内外通道”的布局结构;(2)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建设;(3)坚持“保护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走“继承-发展-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8.
日光温室气温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深入理解农村日光温室生产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提供基层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关键的科技支撑,基于锦州日光温室观测数据,分析了日光温室气温的旬变化特征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外界气温和长波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非生长季日光温室旬平均气温不呈显著的变化规律,日平均气温呈现显著的变化规律,最高为午后2点,最低为早晨8点。日光温室气温变化主要受温室地面长波辐射和外界气温影响,非生长季气温显著升高,可能有利于设施农业的发展。日照时数减少,导致温室内气温下降,但就近60年的变化程度,日照时数的变化程度不足以限制农村设施农业日光温室的发展。因此,短期的低温寡照将成为日光温室发展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99.
新品种“桂蚕二号”原种比现行推广品种“桂蚕一号”、“两广二号”原种好养,公斤茧制种量与“桂蚕一号”原种相当,比“两广二号”高10%;“桂蚕二号”普种在农村试养结果比“桂蚕一号”茧形大、产量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1000.
多孔介质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与化工等工程领域,该材料以其特殊的结构属性使得数值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建立有效的多孔介质数值仿真模型能提高数值计算的精度。利用Workbench的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建立了直排颗粒堆积模型、叉排颗粒堆积模型和毛细管模型以模拟多孔介质材料,并基于k-ε湍流模型分别模拟了上述3种模型下的单相流流动特性,监测了3种模型的进出口压力,从而得出进出口的压差。3种模型的进出口压差对比发现,叉排颗粒堆积模型具有较大的流动阻力,毛细管模型的流动阻力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