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2篇
  60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为探讨超级杂交中稻超高产栽培的缓释尿素(硫包衣尿素,SCU)最佳施用量及其环境效应,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SCU不同用量对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产量以及对土水中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施用SCU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同等施氮量(180 kg N.hm-2)的SCU和普通尿素相比,增产幅度为13.2%;施用135 kg N.hm-2的SCU与180 kg N.hm-2普通尿素相比(氮素用量减少25%)仍可增产12.9%。稻田施氮量可显著影响土壤中铵态氮的累积和分布,但对硝态氮的影响较小。折合等量纯氮的SCU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可以显著减少肥料施用初期土壤水中氮素含量,施肥后10 d,SCU处理农田面水、0~20 cm层和20~40 cm层土壤水全氮含量分别为施用普通尿素处理的26.3%、64.4%和64.0%。  相似文献   
92.
通过红壤坡地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剖析了不同利用方式对雨水利用和水量平衡的影响.(1)荒草区常年水分消耗稳定茶园区和恢复区对土壤深层贮水利用能力强,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利用特征随季节和深度不同而不同;(2)土壤蒸散是各区100 cm耕作层中水量平衡最主要的支出项(83%以上),农作区蒸散量最小,地表径流量最大,恢复区则相反;(3)从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水分利用率两者结合考虑,构建农林复合系统以及间作、套作、撩壕等耕作方式为红壤坡地最优的雨水资源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3.
亚热带红壤性稻田的甲烷排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4.
啤酒大麦     
自1552年英国首先通过法令,允许用啤酒花酿造啤酒以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啤酒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特别是德国、美国、日本及西欧的一些国家,是每天不可缺的饮料之一。不管是冬天、夏天,多数人每天至少要喝1升到1公升啤酒。喝啤酒,冬天有益于助消化痰,提温去寒,夏天有助于增食利尿,解暑止渴。一般来说,能健脾消食,延年增寿。我国北方人,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人也爱喝啤酒。随着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许多年青人也爱喝啤酒了,根据市场需要,我们从1981年起,先后引进成城17号、Dajyango-rudo、榛名二条、赤成二条、富士二条等15个啤酒大麦作了试验。  相似文献   
95.
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热水可提取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有机碳(SOC)和热水可提取碳(HWC)的影响。研究包括4种施肥处理:CK(无肥),C(有机物循环),NPK和NPK+C。结果表明,有机物循环显著提高了SOC和HWC的含量(P<0.05)。在4种处理中,NPK+C处理的SOC和HWC含量均为最大值。SOC随时间呈线性增加(R2>0.7);然而,HWC则是先下降,后缓慢上升或趋于稳定,变化趋势以一元二次线性拟合更好(R2>0.7)。与化肥NPK相比,有机物循环对SOC和HWC变化趋势的影响更大,它明显加快了SOC的积累速率,减缓了HWC的下降速率。与SOC相比,HWC与土壤养分更相关,它可能更好地反映了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以湖南省桃江县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主要农业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就桃江县不同地形区农业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
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地区双季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系统地了解不同施肥制度下各生育期氨挥发损失的程度及规律,采用密闭室法对南方红壤地区双季稻田的氨挥发进行了监测。不同施肥制度下氨挥发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施肥后1~3 d内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1周后无明显排放。氨挥发速率随施N量增加而增加。早季各处理氨挥发累积量基肥时为1.6~3.6 kg/hm2,分蘖肥时为58~18.2 kg/hm2;而晚季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时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4.5~7.9、12.3~26.8和1.4~2.4 kg/hm2,早、晚季氨挥发总累积量分别占其施N量的4.5%~15.3%和16.9%~32.8%。相对于不施肥处理,尿素的施用促进氨挥发,而在等氮施用量下,缺P处理通过氨挥发损失的N量较多,较高水平的秸秆和绿肥施用也会增加氨挥发量。此外,氨挥发与田面水NH4+ N浓度及水层pH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气候条件也显著影响氨挥发量。  相似文献   
98.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以湖南省7个稻田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分析了无肥对照(CK)、化肥(NPK)、中量有机肥 化肥(MOM)和高量有机肥 化肥(HOM)4个处理下0~20 cm土壤重金属Zn,Cu,Cd和Pb全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加大了稻田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仅施化肥对土壤Zn,Cu,Cd和Pb全量、有效态含量及活化率的影响均较小,而中、高量有机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Zn,Cu,Cd的全量、有效态含量及活化率,只对土壤Pb的影响较小。且高量有机肥处理下其增幅最大,土壤Zn,Cu,Cd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1%,18.7%和8.3%,有效态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7.3%,65.8%和41.4%,活化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7.5%,32.0%和29.8%。有机肥的"激活"效应是导致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大幅提高的主要机制。各试验点土壤全Cd含量均大大超出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30 mg/kg),表明各试验点稻田土壤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Cd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9.
稻草还田的土壤肥力与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8年稻草还田定位试验和3年田间示范试验研究表明,稻草直接还田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显著效果.长期定位试验化肥 稻草还田区水稻产量相对无肥区(CK)增产80.8%,但与等量NPK的纯化肥区差异不显著.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短期稻草还田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产率达3.7%~6.8%.氮肥的增产作用显著,建议氮肥和习惯氮肥处理增产率分别为38.8%和47.4%,而氮肥的农学产量效益分别为每公斤纯氮增产谷粒13.7 kg和11.7 kg,肥料报酬率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减.经济效应分析表明,稻草还田配施减量氮肥可降低肥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0.
秸秆覆盖对夏玉米田棵间蒸发和近地层气象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玉米田秸秆覆盖处理试验观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后棵间蒸发明显降低,且随着覆盖量的增加,显热通量增加,潜热通量减小,棵间蒸发逐渐降低,夏玉米全生育期内5000kg/hm^2覆盖和15000kg/hm^2覆盖分别比无覆盖处理的棵间蒸发低51.4mm和75.4mm,秸秆覆盖后近地层气象要素发生了改变,显热通量的增加使得近地层空气温度升高,潜热通量的减少使得近地层水汽压降低;秸秆覆盖阻挡了太阳辐射向地面的传播,土壤温度也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