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2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入侵害虫红脂大小蠹的适生区和适生寄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发生区内的历史气象资料研究分析得出,1997年的春季干旱气候是造成1998年红脂大小蠹在山西突然暴发的原因,其中主要影响因子为春季的空气相对湿度和降水.据此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和全国305个站点的气候数据预测出该害虫在我国的气候适生区,确定目前发生区并非其最佳适生区,而是稍偏北的更加干旱地区.在这些地区如果有适宜寄主存在,一旦传入害虫将会严重发生.而目前发生区害虫种群密度则随气候转常会逐渐降低直至条件适宜再度暴发.以目前最适寄主油松为参照,对发生区及潜在区的主要针叶植物挥发物组成和比例进行相似性分析,并据此对潜在寄主进行判断,确定白皮松和云杉是除油松外较危险的侵入树种.  相似文献   
92.
利用1985-2006年历年数据,应用Markov链模型法对云南普洱的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1996-2006年混合发生面积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符合性检验,以2007及2008年的发生面积预测作为实例并与实测作了比对,并对2009年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预测的符合率为90.9%,该地区2007及2008年两种松毛虫的发生面积为"轻度发生",预测完全准确,2009年发生面积预测仍为"轻度发生",为提早、准确地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香豌豆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美国引进优良豆科牧草———多年生香豌豆(Lathyruslatifolius),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引种栽培并与14种常规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多年生香豌豆是营养丰富的优质牧草,粗蛋白质、磷含量、粗纤维含量在各生育期变幅小,故其结荚和成熟期的饲用品质相对较好。但其含钙量较紫花苜蓿及红豆草低,青草能量相对较低。因此,在用多年生香豌豆饲喂家畜时,应配合高能饲料和钙补充饲料饲喂。  相似文献   
94.
为了探索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耕层和犁底层微生物数量及其多态性的影响,对吉林省公主岭周边和长春农安等地进行田间试验并采集土壤,通过室内实验对土壤进行PCR扩增以及DGGE图谱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处理下,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微生物均较农民常规耕作下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多样性有所增加。通过DGGE图谱条带分析计算得出土壤香浓威尔多样性指数(香浓指数),显示在耕作层土壤中同一层面不同样地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不同样地同一深度的犁底层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同样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通过该试验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旋耕一体机配合作物根茬还田是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95.
以吉林省典型黑土区的玉米、果树、森林、水稻和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氮素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中的形态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施加氮肥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铵态氮含量差异不显著,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对于施加尿素的处理而言,S2(129.82 mg/kg)和C2(138.01 mg/kg)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G2(111.89 mg/kg)和D2(105.35 mg/kg),且Y2(126.92 mg/kg)显著高于D2。对于施加磷酸二铵的处理而言,各土壤硝态氮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3(160.23 mg/kg)>Y3(150.00 mg/kg)>S3(140.12 mg/kg)>G3(133.45 mg/kg)>D3(126.70 mg/kg),且C3和Y3显著高于G3和D3。土壤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分别与土壤C/N,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呈显著负相关。整个培养期间,Y、G、C和D土壤平均NMR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处理2>处理3>CK处理,S土壤平均NMR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处理3>处理2>CK处理。Y、G和D土壤平均NR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处理2>处理3>CK处理,S和C土壤平均NR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处理3>处理2>CK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对黑土氮素转化特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6.
为了揭示种稻对苏打盐碱土中Zn形态转化的驱动作用及其机理,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松嫩平原不同种稻年限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中不同形态Zn含量及其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地种稻改良后,可显著提高土壤剖面各层次中的有效Zn、交换态Zn及有机结合态Zn等生物有效态Zn的含量,降低碳酸盐结合态Zn、氧化物结合态Zn及残渣态Zn等非生物有效态Zn的含量。这种作用在种稻后的第1年表现的最为显著,第5年之后进入平缓上升阶段;种稻对有效Zn、交换态Zn及有机结合态Zn等生物有效态Zn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是随剖面层次的加深而减弱的。相关分析表明,交换态Zn和有机结合态Zn分别与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碳酸盐结合态锌和氧化物结合态锌与pH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盐碱土种稻改良后,土壤pH降低和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是驱动不同形态Zn转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
[目的]为明确油松毛虫在油松上的产卵和取食部位以及可能机理,为未来害虫发生预测模拟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统计油松毛虫在盆栽油松幼苗不同部位上的产卵量和取食不同油松针叶的偏嗜情况及死亡率;测定油松针叶内含物含量并与油松毛虫偏嗜行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一年生油松针叶上平均产卵块数最多(3.10±0.28),显著高于二年生针叶和三年生针叶;取食一年生油松针叶的油松毛虫数量最多(13.40±0.91)、死亡率最低(13.60%±4.87%),显著优于取食二年生油松针叶和三年生油松针叶的幼虫。油松毛虫幼虫取食选择、成虫产卵选择和幼虫体长与油松针叶内含水量成显著正相关(P0.01);与寄主总酚含量(P0.01)和碳氮比(P0.05)成显著负相关。[结论]油松毛虫对一年生油松针叶具有明显的产卵和取食偏嗜行为。一年生油松针叶内含水量最高、总酚含量最低、有机碳含量最低可能是造成寄主偏嗜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
东北黑土耕层土壤黏粒矿物组成的区域差异及其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东北黑土耕层土壤小于2μm黏粒的化学组成和X衍射分析基础上,对不同纬度的15个黑土的黏粒矿物组成和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及演化机制。结果表明:东北黑土耕层土壤黏粒矿物属伊利石—蒙伊混层矿物类型,但其组合因区域不同有所差异,高纬度黑土为伊利石—蒙伊混层型,低纬度黑土则为蒙伊混层—伊利石—蛭石型。影响黏粒矿物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有降水、温度、作物类型。由于这些因素在空间上的显著差异,使黑土黏粒矿物演化序列处于伊利石向蒙伊混层或蛭石的不同阶段,导致东北黑土黏粒矿物组成在纬度上形成显著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9.
100.
油松萜烯类挥发物释放规律与红脂大小蠹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研究以动态顶空采样法对油松叶部和树干基部分别进行活体采样,并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探讨近自然状态下的挥发物组分和含量变化以及红脂大小蠹危害对其的影响.通过对生长季5—9月山西省沁源县赤石桥乡红脂大小蠹的寄主植物油松的挥发物的采集分析,明确了挥发物质的基本成分有25种.其中萜烯类成分占较高比重,主要为3种成分(S)-(+)-3-蒈烯、(R)-(-)-α-蒎烯和(S)-(-)-β-蒎烯,占萜烯类总量96%以上.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柠檬烯、香叶烯、莰烯、对1,4-二烯和水芹烯等成分.分别进行了健康油松、受蠹害油松、不同胸径油松干部和叶部,以及白天不同时间段的萜烯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对比,为红脂大小蠹引诱剂研制以及利用引诱剂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