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74篇
基础科学   3篇
  83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研究2种地类条件下闽楠造林的效果及其制约因素,以江西永新县七溪岭林场裸地和林冠下栽植1年生闽楠轻基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立标准地进行分析2种林地条件下的幼龄林时期闽楠的生长情况及环境因素对其作用;结果显示2种森林地类条件下,造林效果差异显著;林冠下栽植闽楠树高生长有优势,但其直径生长量和生物总量明显不如裸地下栽植的闽楠。因此,裸地栽植闽楠容器苗具有显著的培育优势,光照是闽楠生长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2.
通过测定不同胸径无患子人工林林冠层3个部位的含水率,分析不同胸径林分不同部位可燃物的失水率,定量分析林冠层的防火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胸径无患子人工林林冠层含水率差异极显著,且胸径20 cm的无患子人工林林冠层3个部位的枝叶含水率值均为最大;新鲜枝叶在烘干过程中其质量及失水速率与烘干时间分别呈指数回归、二项式回归关系,0~6h内随着烘干时间的增加,3种胸径3个部位枝叶的质量都逐渐降低,6h后随着烘干时间的继续延长其枝叶的质量均趋于稳定,8h后质量不变,此时失水率也达到稳定状态,且无患子人工林林冠层上部和中部以胸径15 cm的新鲜枝叶失水速率最大,林冠层下部则以胸径10 cm的新鲜枝叶失水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93.
青海云杉林冠截留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运用统计建模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冠截留与降水、林分郁闭度间的关系。构建包含林分郁闭度因子的改进模型,通过模拟认为,复合模型I=a(1-e^-PC)+bPC模拟精度高,参数物理意义较明确,其中参数a(1.3627)代表了林冠吸附容量系数,b(0.1835)代表了区域的降雨蒸发系数,较好地解释了青海云杉林冠截留吸附、湿润与蒸发物理过程的机理。分析表明,青海云杉林冠截留率随降水的变化曲线可分为快变期(完满郁闭度截留率大于36.1%,降水小于5mm)、渐变期(完满郁闭度截留率36.1%~20.40%,降水5~25mm)和稳定期(完满郁闭度截留率小于20.4%,降水大于25mm)3个阶段,完满郁闭度林冠稳定截留率为20.4%,反映了青海云杉树冠几何形态特征与截留特征间的关系。观测期间青海云杉现实林分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9.36%~23.96%,完满郁闭度林分截留率的平均值为25.67%。青海云杉树干次茎流率均低于0.1%,平均为0.0182%,树冠的几何形态结构(枝叶的分布与排列)不利于形成树干茎流。  相似文献   
94.
在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示范基地(126°37′15″E,45°43′10″N),以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应用观测的20场降雨截留数据,计算穿透雨、树干径流、林冠截留,分析森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分配规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冠层截留量,依次为185.7、29.7、123.8 mm,分别占林外降雨量54.76%、8.76%、36.51%;根据模型估算,樟子松林产生穿透雨、树干径流的阈值,分别为3.6、6.7 mm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林冠截留,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加,但其占降雨量的比例却有不同变化趋势.穿透雨量的空间变异随降雨量的增大显著减小,二者呈极显著对数函数关系(P<0.01);研究结果的林冠层截留率(36.51%),高于以往研究中樟子松截留率(5.60%~30.95%),也高于全国主要森林林冠截留率(14.7%~31.8%)的上限值.  相似文献   
95.
三峡库区典型森林植被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三峡库区不同森林植被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选择位于湖北库区中上段的巴东县、重庆库区下段的四面山、缙云山的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庆市缙云山2012年4-9月期间测得的52场降雨、林内穿透雨、树干径流观测资料,建立林冠截留模型,对降雨再分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巴东县和四面山的降雨再分配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缙云山、四面山、巴东县的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林内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2)缙云山、四面山、巴东县针阔混交林出现林内穿透雨所需要的最小降雨量分别为1.0、1.8和2.6 mm,常绿阔叶林出现林内穿透雨所需要的最小降雨量分别为1.1、3.0和1.1 mm;3)3个地点的针阔混交林的平均林冠截留率均大于常绿阔叶林的平均林冠截留率;4)在相同降雨条件下,林冠截留能力因地域不同,具有差异,即针阔混交林的林冠截留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重庆市缙云山(46.00%)、重庆市四面山(41.42%),湖北省巴东县(22.30%),常绿阔叶林的林冠截留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重庆市四面山(28.78%),重庆市缙云山(23.09%),湖北省巴东县(21.69%).  相似文献   
96.
本文研究了25年林龄的油松人工林和天然山杨林的林冠截留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和山杨林林冠年截留量分别为95.2mm和73.4mm,占年降水量的19.6%和14.7%。其中对降雨的截留量分别为78.0mm和71.1mm,分别占降雨量的17.4%和15.5%;对降雪的截留量为17.2mm和2.3mm,分别占降雪量的45.1%和5.9%。林冠截留量也有季节变化,两林分夏季截留量51mm,占同期降水量的15.8%。油松林冬季截留量较小,但占同期降水量的比例高,山杨林两者均小。林冠截留过程分为截留、透过、饱和三个阶段,其累积截留量与累积降水量呈I=apb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7.
森林植被对降水的截留效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简单介绍了森林植被对降水截留作用,从林冠截留、树干截留和枯落物截留概述了研究现状及部分成果。迄今对森林截留效应的研究规模多集中在小尺度,要把一个地区的小尺度的研究成果可靠地应用于大尺度的其它地区,还必须加强对截留过程的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98.
对荒坡、天然沙棘林及不同处理后的林地进行的人工降雨试验结果表明,在暴雨条件下,匾皮径流、侵蚀量分别高达39860m^3/km^1,736.64t/km^2。而天然沙棘林地径流侵蚀量分别为4790m^3/km^2和8.37t/km^2,分别比荒坡减少87.98%和98.86%。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落叶松人工林枝叶空间分布的研究,给出落叶人工林叶面积空间分布函数,综合多因子的影响,确定冠影响函数形式,从而确立由冠影响下的资源等级的函数形式,综合邻近树的共同影响,给出落叶松林地的资源等级水平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0.
辽东山区不同林型降雨截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