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37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31篇
畜牧兽医   16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阮松树 《新农村》2010,(3):32-32
鱼种是养鱼稳产、丰产的前提条件。实践证明,大规格鱼种对环境的适应、抗病和摄食能力强,成活率高,起捕规格大,有利于达到高产、稳产目的。因此培育大规格鱼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2.
<正>2009年8月12日,松原某养鱼户的1000多亩(1亩≈667m2)鱼池中发生鲫鱼死亡现象,且死亡鲫鱼腹部膨大,现场剖检见腹腔中有似面条样的虫体,诊断为鲫鱼舌型绦虫病。现将此病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广大养鱼户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93.
中国林蛙蝌蚪和幼体的摄食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寿兵  郭锐 《野生动物》1998,19(6):20-20
本文观察了中国林蛙蝌蚪和幼蛙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1)蝌蚪靠嗅觉觅食:(2)蝌蚪的上下颔对进食有重要意义。尾部仅起维持身体平衡和游泳的作用;(3)蝌蚪对动物性食物有明显的偏爱;(4)环境温度。空气温度和饵料直径对中国林蛙幼体的摄食量育有明显的影响。而光线强弱、饵料长度对摄食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4.
95.
不同光照周期下鲇幼鱼的日摄食节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温(23±1)℃,研究了鲇幼鱼自然光照、持续光照(自然光或日光灯作光源)和持续黑暗条件下的日摄食节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光照周期下,鲇幼鱼昼夜均有连续摄食特性,期间具有明显的摄食高峰(夜间)和低谷(白天),鲇幼鱼有明显的日摄食节律;持续黑暗与自然光照周期下的鲇幼鱼日摄食节律基本一致,持续光照与自然光照周期下的鲇幼鱼日摄食节律有所差异.研究证明,鲇幼鱼在3种光照周期下均属于典型的夜晚摄食类型;光照周期的改变对鲇幼鱼的日摄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6.
四月渔事     
四月份,气温回升,江苏地区平均温度在14℃左右,水温也随之回升,水生动物逐渐开始由低温半休眠状态进入正常摄食生长状态,做好这段时期的养殖管理工作将为全年养殖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7.
淡水主要养殖虾类的摄食生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了近年有关罗氏沼虾和澳大利亚螯虾幼体和幼虾食物类型、食物密度、开口摄食时间和摄食量方面的资料,为其人工育苗和食用虾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史氏鲟养殖技术讲座:史氏鲟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乐宗 《齐鲁渔业》2003,20(8):53-55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鲟科,鲟亚科,鲟属。现将其生物学特性介绍如下:1 外部形态 史氏鲟体延长,呈圆锥形,外被5行骨板,其中背板1行,数量11~19枚;侧板2行,每行30~47枚;腹板2行,每行7~14枚。头呈三角形,略为扁平,侧面观  相似文献   
99.
匙吻鲟仔鱼期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鱼类早期生长的细微差别对其存活以及整个生活史阶段的生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摄食是影响仔鱼期生长的最重要的外界影响因子之一。在水温19.5~20.5℃下,对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仔鱼的开口时间、适宜开口饵料和投饵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匙吻鲟仔鱼在6日龄初次摄食摄食率在7—8日龄迅速升高,9—10日龄达到100%,11-13日龄略有降低,14-15日龄迅速降低,不可逆点(PNR期)出现在15日龄;以轮虫作为开口饵料,仔鱼的存活率和生长优于丰年虫和颗粒饲料组;养殖水体中轮虫密度在120—150个/mL可满足仔鱼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00.
根据斑点叉尾鮰苗种阶段的生物学特点及生长规律,从幼苗到大规格鱼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刚出膜至自由游动的混合营养期;第二阶段是从1.3厘米左右的鱼苗长N8~10厘米,这一阶段的鱼苗体小嫩弱,摄食能力较差,处于食性转换阶段,对环境条件变化及敌害侵袭的应付能力较差,加之鱼苗集群性强且游泳能力差,所以必须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池塘中精心培育:第三阶段是从8~10厘米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