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8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541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893篇
基础科学   412篇
  659篇
综合类   3144篇
农作物   24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3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棉花高光谱及其红边特征(Ⅱ)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大田和室内试验,测定了2个棉花品种的冠层、完全展开倒1、3叶在不同时期的高光谱反射率及对应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棉花冠层光谱红边具有“双峰”和“红边平台”现象,且红边位置λ_(red)位于695~720nm之间,红边幅值Dλ_(red)和红边面积S_(red)有“红移”和“蓝移”现象;叶面积指数、鲜叶重和干叶重与冠层光谱红边参数λ_(red)、Dλ(red)、S_(re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其反射光谱的λ_(red)、Dλ(red)、S_(red)也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2.
四种栽培棉合成的四元杂种F1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亚洲棉×草棉)F1进行染色体加倍,再与(陆地棉×海岛棉)F1进行杂交,产生亚洲棉、草棉、陆地棉和海岛棉四元杂种.对四种栽培棉的四元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观察结果表明,四元杂种F1的减数分裂异常,染色体丢失现象普遍,部分染色体不能联会配对,以单价体的形式存在,并出现三价体、四价体、五价体等多价体,在减数分裂的末期形成大量的不正常多分孢子,导致四元杂种F1高度不育.然而,四元杂种F1减数分裂中大多染色体仍能配对,形成环状或棒状二价体,并有较多的三价体、四价体、五价体等多价体,表明四种栽培棉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可以通过遗传重组产生综合四个栽培棉种性状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93.
棉花表型性状基因的SSR标记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两个陆地棉多标记基因系T582和T586,以及杂交获得的F_1、F_2及F_3代作为试验材料,利用11对SSR引物对F_2群体的120个单株的DNA样品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F_2和F_3群体对F_2群体对应单株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基因型的判定,结果得到了3个与表型性状基因连锁的SSR标记,分别是红茎基因(R_1)与J178连锁、遗传距离为24.9cM,簇生铃基因(CL_1)与J236连锁,遗传距离为46.0cM,茸毛基因(T_1)与J252连锁,遗传距离为28.5cM,其中R_1、CL_1、J178和J236在同一连锁群上。红茎和植株茸毛是具有抗虫性能的形态性状,用SSR标记这些性状将有助于提高育种家的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94.
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新方法——无底塑钵菌液浇根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通过一系列的试验 ,笔者发展了一种快速鉴定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性能的新方法—无底塑钵菌液浇根法 ,此法比传统的纸钵撕底醺根法更简便 ,发病较轻 ,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品种的抗性  相似文献   
95.
棉枯萎抗性形成规律的发现与抗性定向培育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棉枯萎人工病床病圃连续群体选择法发现,枯萎抗性转化现象和抗性形成规律:所有供试原感病高产优质品种在病菌连续入侵条件下,病床病株率逐年逐代下降,矮化症状逐年逐代缓解,群体高度逐年逐代上升,表明抗性逐年逐代提高。经5年左右均转化为高抗品种,为寄主免疫功能渐变性定向的遗传适应变异和后天获得抗性遗传的累加作用结果,病理学和生化分析均证实这一解释。获得高抗性后,原品种之丰产性和品质也有改进,不存在抗性丰产性品质间的遗传反相关关系,从而创棉枯萎抗性定向培育原理方法。1974~1994年,此法已育成抗性、丰产性、品质三兼优或二兼优品种和资源30余个。  相似文献   
96.
细胞质雄性不育彩色棉的杂种优势利用和制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棕色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配制成8个棕色棉杂种组合,通过比较试验,有6个组合产量比棕色棉对照棕絮1号增产6.78%~22.49%,达极显著水平,其中S003A×浙大强恢、抗A×S012、和X008A×S013组合的产量略高于白色棉对照中棉所29.在纤维品质上,8个组合纤维长度均大于棕色棉对照,增幅为0.1~4.9mm,其中X008A×S013和抗A×S012组合的纤维长度分别为29.0mm和28.4mm,与中棉所29接近,纤维比强度和麦克隆值也得到明显改良.通过对S003A×浙大强恢和抗A×S012组合不同制种方式的比较试验,表明纤维颜色不同的不育系与恢复系混合播种,以纤维颜色作为指示性状进行彩色棉杂种制种,不仅可以提高制种产量,而且对提高皮棉产量和品质也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7.
转Bt-CpTI-GNA基因棉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三价抗虫基因(Bt-CpTI-GNA)导入常规棉花品种中,获得转基因再生株,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在棉花体内表达,并遗传给后代材料。PCR分子检测与转化的标记基因和外源目的基因抗性三者极有规律性。其所携带的基因在转基因棉花中有分离现象,这可能是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棉株体内“基因沉默”而引起所致。  相似文献   
98.
棉子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采用6个陆地棉亲本的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模式Ⅱ对5个棉子品质性状进行了Hayman双列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蛋白质和油分百分含量、种子蛋白质和油分指数及仁指都适合“加性—显性”模型.种子蛋白质百分含量和指数以显性效应为主且表现超显性;种子油分百分含量和指数以加性效性应为主且表现部分显性;仁指加性和显性效应都较重要,接近完全显性.在所研究的亲本中,不同性状的显、隐性基因频率,正负效应基因的比例,显、隐性基因的方向及狭义遗传力等都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9.
短季棉早熟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和选择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个早熟及产量性状的有关遗传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高强度选择可使目前推广品种(系)的丰产性和早熟性得到进一步改善;育种选择策略应从提高株铃数和衣分入手,选择第一果枝节位低、开花早、脱落少和铃不太大的类型,其中早代果枝节位严选,开花期、结铃率和衣分大群体选择,株铃数连续选择,就可实现培育出高产、早熟品种(系)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0.
棉花正反交组合F1代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以美国抗虫棉品种A1~A6为父本,国内常规棉品种B7~B12为母本,得到正交组合36个;以B系列为父本,A系列为母本,得到反交组合36个。2002年在湖南长沙、宁乡、南县、澧县4个实验点进行组合F1代产量、纤维品质、抗虫性等性状的正反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纤维品质在正反交间无差异,棉花纤维品质性状遗传为非细胞质遗传;无论是子棉产量还是皮棉产量,抗虫杂交棉正、反交F1代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在构成产量的各个因子中,铃重在正反交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从抗虫性方面看,正交组合的抗虫性稍好,其中对四代棉铃虫的抗性,正反交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