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林业   31篇
  48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81.
本文观测了桃李两种经济林的穿透雨和茎流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经济林的穿透雨量、林冠截留量、茎流量与降雨量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用幂函数方程能较好的拟合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而用线性方程能较好的拟合穿透雨量、茎流量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桃李两种经济林穿透雨量分别占降雨量的93.29%、85.34%,林冠截留量分别占降雨量的5.60%和12.04%,茎流量分别占降雨量的1.11%和2.62%。  相似文献   
82.
四川洪雅县3种植被模式的土壤入渗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入渗性能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指标。以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实施的3种植被模式(模式Ⅱ苦竹+牛鞭草,模式Ⅲ撑绿杂交竹+牛鞭草,农耕地作为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渗透筒法对其土壤入渗性能进行定位研究。据实测数据初步得出模式Ⅱ、模式Ⅲ及对照土壤入渗率与入渗时间之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三种植被模式土壤入渗率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苦竹+牛鞭草(模式Ⅱ)对土壤入渗性能的改良作用较大,农耕地居中.撑绿杂交竹+牛鞭草(模式Ⅲ)的改良作用直到目前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83.
四川洪雅县3种植被模式的土壤入渗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新世纪实施的六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于1999年率先在全国启动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旨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目前关于退耕还林的报道很多,主要涉及退耕区造林模式、退耕还林工程存在问题、建议以及三大效益如何统一等方面(徐振华等,2003;傅新红等,2003;杨时文,2002)。但是,退耕还林区不同植被模式对土壤入渗率影响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袁建平等,2001)。  相似文献   
84.
以岷江干旱河谷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 S.Y.Hu)幼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法,对其进行了3个氮水平4个水分梯度的正交试验设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不同土壤含水量、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岷江柏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结果表明:氮肥能够提高岷江柏幼苗的净光合...  相似文献   
85.
以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5种植被恢复模式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植被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且根际土壤含量大于非根际土壤,依次为:青冈次生林>灌木林>刺槐林>人工幼林>针阔混交林;DGGE图谱显示,5种植被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固氮类群有一条明显的共有条带,其中刺槐林和灌木林的固氮菌多样性最高;多样性指数、群落丰富度分析表明,灌木根际土壤固氮菌的群落种群结构最丰富,其次为刺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植被恢复的10种供试土壤样品分为4大类群。总之,自然恢复(青冈林和灌木林)效果好于人工林(刺槐林、人工幼林、针阔林);3种人工林相比较,刺槐林比其它两种人工林更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在人工幼林地采取的封禁措施也有利于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86.
不同退耕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退耕还茶地和退耕还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层退耕还茶地土壤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占总团聚体的比例均以〈0.25mm的含量最大,且与其他粒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除2~1mm粒径外,退耕还茶地土壤与退耕还林地同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差异不显著。(2)0-20cm土层,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和平均几何直径表现为退耕还林较退耕还茶大,虽退耕还茶地破坏率与退耕还林的差异不显著,但退耕还茶地土壤团聚体破坏率高于退耕还林地的;20-40cm土层结果与之相反。(3)0-20cm土层,退耕还茶地随着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先减少,再增加,然后减少,最后增加的变化,且退耕还茶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退耕还林的高;20-40cm土层,退耕还茶地随着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先减少,再增加,最后减少的变化,除0.5~0.25mm和〉5mm这2个粒级外,退耕还茶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退耕还林的低。  相似文献   
87.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抗冲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野外实地放水冲刷的方法,以刺槐林、混交林幼林、天然次生林、退耕岷江柏林、岷江柏幼林、灌木林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径流量随冲刷时间的变化较明显,总体上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呈单峰变化。对照裸地(CK)径流随时间变化量低于灌木林地,但高于其它植被条件。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冲刷过程中含沙量呈先降低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规律。退耕岷江柏林、灌木林和岷江柏幼林地在产流过程中径流含沙量随时间变化较平稳,其中退耕岷江柏林地径流含沙量最小。混交林地含沙量总体较小,趋于稳定的时间滞后于其它植被条件。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抗冲指数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退耕岷江柏林>岷江柏幼林>刺槐林>灌木林>天然次生林>混交林幼林>裸地(CK)。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容重与抗冲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微团聚体组成中<0.001mm颗粒与土壤抗冲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它粒级颗粒与土壤抗冲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土壤速效磷与抗冲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8.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的计量与评价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本文研究了森林综合效益计量与评价的方法;根据长江中上游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土壤条件等的差异,将长江中上游划分为八个区域,并对各个区域和整个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森林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计量与评价。  相似文献   
89.
不同雨强、坡度对秸秆覆盖保持水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4种设计雨强(33,54,94,125mm/h)、3种设计坡度(5°,10°,25°)在覆盖条件下对紫色土坡面初始产流时间、覆盖保水率和保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条件下初始产流时间相比裸地均有一定的滞后效果,且其初始产流的滞后时间随坡度、雨强的增加而减少。当坡度增大至25°,雨强在94mm/h以上时,其滞后时间逐渐趋于稳定,在1.61~2.84min范围内波动。雨强是影响秸秆覆盖保持水土作用的重要因子,与覆盖保水率、保沙率均在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且在不同坡度条件下均可以用抛物线进行很好的描述。不同坡度条件下,覆盖的保水率随雨强的增加逐渐下降至14.5%,而其保沙率则只下降至92.25%,相比覆盖的保水作用,其保沙作用更加明显。覆盖条件下,坡度对坡面产流及产沙的贡献率均大于50%,坡度对秸秆覆盖保持水土的作用影响很大。坡度对坡面侵蚀的贡献率在裸地和覆盖条件下均随雨强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且在相同雨强下,坡度的贡献率在覆盖条件下均大于裸地,在大雨强下(94mm/h和125mm/h)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对紫色土坡面产流过程的影响,为紫色土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开展研究。[结果]不同雨强和坡度下的产流过程可大致分为"下凹"型和"上凸"型,且分别可以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描述。随着雨强和坡度的增大,产流时间逐渐减小,产流过程逐渐趋于一致,坡面径流量逐渐增加。坡度和雨强对径流总量的贡献率有着对比消长的关系,小雨强下(雨强为33和54mm/h),坡度是坡面径流总量的主要贡献因子,随着雨强增大(雨强为94和125mm/h),雨强为坡面径流总量的主要贡献因子。[结论]坡度和雨强均为坡面侵蚀的主要影响因子,随着坡度和雨强的增加,坡面侵蚀更加剧烈,主要侵蚀因子也由坡度转变为雨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