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诗词贵于含蓄。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艺术魅力。本文对两首汉语诗词英译从语言风格和思想内容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指出翻译诗词时既要忠实于原文的意美和形美,又要忠实于原文的音美,以达到三全其美,从而准确、完整的传达原诗词的意蕴。  相似文献   
82.
礼的形态原型来源于乐。远古时代“事神人之事”的表现形态是“乐”而不是“礼”,上古以祭祀礼仪为中心的各种“礼”的存在是以“乐”的形式出现的,“礼”、“乐”实为一体,“礼”藏于“乐”。真正“礼”观念的出现,是从“礼节”和“仪节”开始自乐舞中分化出来开始的,并且这种分化又开始于人们对神灵态度的变化。从以乐舞降神到以乐舞祭神的转变,使原来融合在乐舞中的“礼节”和“仪节”逐步分化成为事神仪式中具有独立意义的元素,同乐舞一起构成整个事神仪式。礼乐关系也已开始从“礼藏于乐”的融合状态转向礼、乐独立,共同服务于事神礼仪的  相似文献   
83.
舒曼 《农业考古》2019,(2):164-174
历史上,雁荡山禅文化历史资源丰厚,不仅有盛名在外的禅茶——"雁茶",还有著名的三十六景、十八名寺和众多僧侣,更有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结缘,品茶参禅。禅在当时的佛教文化之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从宋以后,当地文人把诸多祈愿融入到了能够悟道因缘的雁荡禅茶之中。而雁荡山十八座寺院,均与文人和"雁茶"有关。  相似文献   
84.
“对句”在英国诗歌中大量出现,创始人是十四世纪诗人杰弗里·乔叟。他用其体写成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流传了几个世纪。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对此种涛体发扬光大,写成巨著备受欢迎,影响深远。十四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大多采用这种诗体。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结束句,以及在伊丽莎白和詹姆士一世时期的戏剧中的台词也是以对句来收尾的。我国诗歌翻译家黄果圻,范守义等擅长把“对句”的英诗译成对等的“双行韵”汉诗;而把中国古典诗词译成“对句”亚历山大体的英诗最受中外译界赏识和大众喜爱的翻译家是许渊冲。通过学习英诗的“对句”,能使我们读懂英美文学优秀诗人的作品,同时能使我们在欣赏古典英国诗歌、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文学思想的同时,掌握好诗歌翻译技巧,向著名翻译家们学习,把我国古今文学成就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常德诗墙风光带的调研,对其景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常德诗墙风光带景观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
晚清苏州诗人屠苏,著有《小草庵诗抄》存诗71首。他用澹雅的语言和写真的创作态度摹写出一幅风致澹远的诗歌图景,并在诗中记录下穷困生活中节衣缩食蓄养鹤的全过程。他这种爱鹤情结,折射出末世文人身心无所寄托的真实心境,“鹤”养鹤正是他心灵寄托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87.
诗情画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文化的属性,是诗和画的统一体。诗画对园林,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涵上都有着深刻影响;反过来,园林在诗画中也时常有反映。园林、诗和画具有共同的追求,即所谓的"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和诗画打通各艺术范畴甚至人的感官隔阂,达到审美体验的互渗交融。  相似文献   
88.
从生态视角来看,翻译就是要维护语言多元和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和谐生态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古诗英译的生态翻译取向,从求异与杂合两种译介途径进行论证。求异就是强调译文在可理解性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原文异质性,使译文读者在体验差异性的同时体味原诗的艺术魅力,丰富译语文化;杂合乃一方面尽可能保留原诗的意象与汉语句法结构,另一方面巧妙地将古诗表达形式与译语表达形式融合,以一种新语言形式进入译语,以便更好地再现原诗的意蕴和意境,传达原诗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89.
本文运用“风格即人”、艺术品是创作主体的人格精神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这一美学基本原理,由毛泽东诗词而展示毛泽东光辉灿烂的人格之美,如:理想信念之壮美、哲学智慧之精美、关爱民众之醇美、胸襟魄力的雄浑之美、神情气度的潇洒之美、风格境界的朴素之美,等等。  相似文献   
90.
“信阳诗歌方阵”是近年来中国当代诗坛上重要的诗歌流派之一,众多诗人以其高质量的诗歌作品赢得了诗坛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方阵”为基点,将信阳诗歌归纳为“三级梯队”,在对各梯队有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予以画龙点睛式的扫描的同时,从不同侧面展示信阳诗歌方阵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