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各学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充盈着精神内容和物质享受的生活境域。拙政园的艺术特征就在于由诗入园与人景合一、由画入景与物我圆融、由情入境与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12.
李寒  严力蛟 《中国园艺文摘》2013,(12):113-114,156
国内现代住区园林建设问题主要集中在景观形式浅薄化和社区归属感缺失两个方面。为承载有意义的社区生活文化内容,促进居民审美价值判断的形成,并让住区园林满足居民的情感诉求,从而实现居民的家园愿景,需要填补家园意象设计的空白,让寄托着人对理想家园永恒追求的情感与愿望通过园林景观成功传递实意信息。基于从唐诗中提炼意象实体作为意象设计的思路,探究住区园林景观家园意象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以期为国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水意象的分析,通过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通过探究水意象在《诗经》爱情诗中出现的原由,了解其形成的必然原因和文化背景。其次,通过列举《诗经》中出现水意象的作品,具体分析其所代表的意味和蕴含。最后,通过列举后世爱情诗歌作品中的水意象,并对其进行解读,研究其对《诗经》婚恋诗的继承和发展。从而更加深入的认识文学范畴内婚恋诗和水相融合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委托人与代理人双边风险厌恶及存在监督情形下的委托-代理问题.结论表明非对称信息下最优风险分担系数是委托人风险厌恶程度的递增函数,是代理人风险厌恶程度的递减函数,代理人努力水平是其风险厌恶程度的递减函数.监督措施的存在提高了对代理人的激励强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宋词对《史记》中“范蠡”这一人物典故的运用,探讨宋人对范蠡理想信念、人格精神等方面的接受情况,从而说明宋代词人是以当时的价值尺度、背景环境审视过去的历史人物,并从该典故中寻找一种宋代士大夫所追寻的功成身退、独善其身的情怀,由此进一步从接受学的角度阐释范蠡这一人物形象丰富的文学审美价值,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宫体诗的评价问题对中国文学史的撰写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宫体诗之后,唐诗是我国诗歌的高峰期,宫体诗位于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不可以被文学史剔除,但是另一方面又是一种"伤于轻艳"、有违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所谓"艳诗",对于宫体诗的接受就显得尤为困难,但对于这种诗歌的接受也是随着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变迁的。  相似文献   
17.
宋代节令诗蕴含着优美的文学情思与生动的民俗描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宋代节令诗研究》一书对节令与农事农俗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探讨。全书视域独到,颇具创见,研究方法多样化。这对揭示宋诗与节令民俗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少有壮志,也曾游宦多年。但是他对晋末官场的不适,前代隐者躬耕传统的感召,最终促使他解职归田,过上躬耕自足的生活。陶渊明的躬耕之路大体可分为耕仕徘徊期、安心躬耕期与老病困穷期三个阶段。在漫长的躬耕历程中,他认识了躬耕的意义,体验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但也饱尝了战乱、自然灾害与饥寒等方面的困扰。这些经历他都真实地反应于诗歌创作中,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禅宗的角度阐述了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味,解读了禅诗的发展脉络,梳理了王维禅诗对王昌龄、皎然、严羽、司空图、王士祯的文论的影响;并运用他的画论《山水论》从禅画的角度探究了其对苏轼文论的影响。王维的禅宗画《雪中芭蕉》为王士祯的"神韵说"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诗歌欣赏是重构诗美的审美活动。杜诗创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喻象,这些喻象的运用,强化了杜诗的审美特征,体现了诗歌的直觉美、想象美,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丰富了诗歌欣赏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