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85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349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1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71.
白蜡虫泌蜡研究 Ⅱ.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泌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在昆明地区女贞、白蜡树和小叶女贞三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白蜡虫的泌蜡状况。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在三种寄主树上放养昆明种虫和昭通种虫,不同寄主的雄虫个体平均泌蜡量,单头种虫产蜡量因种虫和寄主不同而不同;白蜡虫在不同寄主上泌蜡存在高峰期,泌蜡高峰期因寄主和种虫不同而异;白蜡虫历时基本上不受寄主的影响,在3种寄主上大致相同。用白蜡虫雄虫个体平均泌蜡量、单头种虫产蜡量和泌蜡历时等指标衡量,在昆明地区,女贞是白蜡虫的优良寄主。  相似文献   
772.
马先蒿引种栽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荣  管开云 《园艺学报》2007,34(4):1050-1054
马先蒿属植物作为一系列重要生物学问题的经典研究材料和颇具开发潜力的野生花卉资源,颇受生物学家和园艺学家的关注。然而其栽培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致使其开发利用受到限制。多数生物学家将马先蒿栽培困难的原因归咎于其半寄生特性, 长期以来专注于探寻合适的寄主植物。作者在查阅文献时发现, 具半寄生特性的马先蒿在有伴生植物的栽培条件下成苗率仍然很低。由此推断可能存在其它更为重要的限制因子。本文在结合文献信息和本课题组考察结果的基础上, 指出了菌根真菌和其它生态因子在马先蒿引种栽培中的重要地位, 提出了打破传统理论的束缚而结合具体情况全面考察的观点。  相似文献   
773.
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是一种高度危险的林业蛀干害虫,为了探明云斑天牛的寄主适应机制,本试验以分别取食细香核桃(Juglans sigillata cv.‘Xixiang’)、娘青核桃(J.sigillata cv.‘Niangqing’)和龙佳核桃(J.sigillata cv.‘Niangqing’×J.sigillata cv.‘Yangbidapao’)枝条的云斑天牛成虫为材料,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与16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云斑天牛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离鉴定,研究3种核桃寄主对云斑天牛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取食3种核桃的云斑天牛成虫肠道中共分离出19株细菌,经鉴定归类于2个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9个属[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乳球菌属(Lactococcus)、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泛菌属(Pantoea)、Gibbsiella菌属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G...  相似文献   
774.
不少植物也和人一样会长肿瘤,冠瘿病就是一种。德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冠瘿病的成病机理。冠瘿病是一种由根瘤农杆菌引起的在多种植物中广泛传播的病害,患病植物的一些部位,尤其是根茎接合部形成肿瘤状膨大,造成果树减产。  相似文献   
775.
为明确李树上新纪录害虫北亚脉扁蜂Neurotoma sibirica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记述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北亚脉扁蜂在吉林省吉林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5~15 cm深的土层中做土室越冬。每年4月中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出土,5月中旬为成虫盛期,成虫产卵从5月上旬持续到5月下旬,单雌产卵量为13~43粒,卵期5~9 d。6月上旬为北亚脉扁蜂幼虫为害盛期,幼虫为6龄或7龄,幼虫期14~21 d,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陆续入土越冬。北亚脉扁蜂幼虫在李、紫叶李、杏、榆叶梅4种寄主上均可完成发育,在自然条件下李树受害率可达100%,紫叶李树受害率为40%,杏树受害率为20%。北亚脉扁蜂天敌有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斯马蜂Polistes snelleni、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2种姬蜂及1种病原菌。  相似文献   
776.
采用浸渍法研究了分别取食韭菜、大葱、圆葱和大蒜的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对大蒜油、苦参碱和辛硫磷的敏感性,用生化分析法测定了敌敌畏和大蒜油对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主要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油对取食韭菜、大葱、圆葱和大蒜4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825.14、1202.2、1274.3和1412.4mg/L;辛硫磷分别为0.5437、1.1921、1.7713和1.9224mg/L,两种药剂对取食大蒜和圆葱幼虫的毒力较取食韭菜的差异显著.取食大蒜和圆葱的幼虫较取食韭菜的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降低,羧酸酯酶的活力明显提高,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也有一定提高.寄主植物所含的硫醚类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和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可能是引起药剂敏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7.
赤水虫茶是以毛豹皮樟为原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经米缟螟、紫斑谷螟或米仓织蛾的幼虫取食、消化等作用后,具有特有品质特征的排泄物。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我国各地所产虫茶的研究报道,对赤水虫茶的历史渊源、产茶昆虫及寄主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生产工艺、感官评价及理化指标等进行总结,并对赤水虫茶的利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促进赤水虫茶的产业化发展及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778.
为明确采自田间不同症状类型苜蓿病毒病病样中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的带毒情况、症状表现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及AMV的寄主范围,本试验通过田间调查采样、症状归类、丙酮乙醇混合液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法对不同病样的叶绿素和AMV含量进行测定和检测,并对提纯至不同症状类型病样中AMV对9科32种植物的致病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田间苜蓿病毒病病样有轻花叶、重花叶、叶片边缘褪绿黄化型和叶片畸形皱缩花叶矮化型4种症状类型,均带有AMV,且叶绿素含量、AMV含量与症状表现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症状表现最严重的叶片畸形皱缩花叶矮化型病样的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低58.00%以上,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对照高134.06%,AMV含量最高,为252.96 pg·mL-1;寄主范围测定表明AMV可侵染7科27种植物,对西葫芦致病性最强,症状表现为局部枯斑,30 d时AMV浓度为316.19 pg·mL-1。  相似文献   
779.
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是一种为害亚洲咖啡产区小粒咖啡的重大害虫,对咖啡产业造成了重大的危害。本文对灭字脊虎天牛的寄主植物、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0.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是南疆苹果园一种重要害虫,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论文旨在明确农田景观配置与组成对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为解析南疆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趋势及灾变机制并制定种群区域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20年,在阿克苏地区共选择50个苹果园作为试验点,利用性诱剂诱捕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种群动态,并调查试验点周围2.0 km半径范围的景观格局。在此基础上,拟合0.5、1.0、1.5、2.0 km尺度下景观格局的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周长面积比(PARA)、边缘密度(ED)以及寄主作物、其他(非寄主)作物、非作物生境在景观中的面积占比与第1、2、3代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的线性混合模型,结合赤池信息准则和模型平均,分析不同景观参数对各代成虫数量的影响。【结果】研究区域中,梨小食心虫寄主作物面积占比最高(45.7%—55.0%),其次为其他作物(18.2%—21.0%)、非作物生境(13.5%—19.7%)。模型拟合的结果显示,第1代梨小食心虫成虫种群丰富度与2.0 km景观尺度下其他作物比例负相关(P=0.062)。第2代成虫种群丰富度与4个尺度下其他作物比例均呈负相关关系(0.5 km,P<0.001;1.0 km,P<0.001;1.5 km,P=0.028;2.0 km,P=0.043),与1.0、1.5 km尺度下寄主作物面积占比负相关(1.0 km,P=0.026;1.5 km,P=0.048),与0.5、1.0 km尺度下非作物生境比例负相关(0.5 km,P=0.023;1.0 km,P=0.019),与0.5、1.0 km尺度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正相关(0.5 km,P<0.001;1.0 km,P=0.005)。第3代成虫种群丰富度与0.5 km尺度下非作物生境比例负相关(0.5 km,P<0.001)。【结论】农田景观系统中寄主作物、其他作物以及非作物生境比例的增加减少了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量,多样性的景观格局促进了梨小食心虫在苹果园中的发生。南疆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显著地影响了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提高景观范围内其他作物、非作物生境面积占比并减少寄主作物的混栽将有利于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