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91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25篇
  54篇
综合类   29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31.
板栗贮藏期间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板栗采收后,果皮作为保护种子的屏障首先迅速失水,贮藏一个月后种子失重加快。在贮藏期,板栗的生理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采后到11月中旬,前期呼吸旺盛,淀粉水解酶活性较高,栗果损失较大;第二阶段从11月中旬到12月底,种子处于自然休眠状态。呼吸作用较弱,α-淀粉酶处于较低的活性水平,β-淀粉酶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栗果风味如初,腐烂率较低;进入贮藏后期,板栗种子休眠状态解除,呼吸旺盛,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增高,可溶性糖含量增多,栗果甜味明显增强,果实干缩,部分种子萌动或出现“石灰化”现象,可食性差。本文同时对板栗的贮藏与其生理生化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32.
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板栗苞、银杏叶分别开展不同比例(5%、10%、15%)代替棉籽壳栽培效果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平菇、秀珍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3%)相比较,配方板栗苞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菌盖的生长,提升平菇品质,对平菇菌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平菇、秀珍菇单袋产量分别为1 077.53、815.5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1.40、32.40个百分点。配方银杏叶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单袋产量分别为1 010.16、608.9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55、3.50个百分点。板栗苞、银杏叶可用于平菇、秀珍菇生产。  相似文献   
733.
为比较不同板栗品种之间果实质地差异,采用质构仪穿刺测试和质地多面分析(TPA)法测定了16个品种板栗果实的质地特性。结果表明:板栗果实表型和质地性状变异丰富,穿刺果面硬度、果肉平均硬度、TPA硬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果面韧性、果面脆性和紧实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果质量和果实横径与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将17个指标(果实表型和质构仪参数指标)组合形成果实硬度、咀嚼特性、果实大小和黏附性因子4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298%。聚类分析可将这些板栗品种根据质地和表型参数分为7类,不同类别之间差异较大,表明这些特征参数可作为板栗种质资源的评价指标,为板栗鲜食品质鉴定、加工利用和品种选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4.
为明确引起板栗黄化皱缩病(Chinese chestnut yellow crinkle,CnYC)的病原菌及分类地位,探索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田间打孔吊袋输液的方法筛选农用抗生素。结果表明:引起板栗黄化皱缩病病原菌为Candidatus Phytoplasma castaneae,属于16SrXIX-A亚组,菌株编号为CnYC-Hebei;盐酸四环素对该病害防治效果较好,其防效达到85.3%。采收后落叶前利用盐酸四环素打孔吊袋输液方法,并结合落叶后修剪发病枝条、展叶期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和叶面肥以及生长期诱杀刺吸式昆虫,从病害诊断、防病虫以及壮树3个方面集成了板栗黄化皱缩病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控技术,对该病害进行了田间综合防控示范试验。调查分析显示,综合防控组的防治效果达到86.4%、单果重为8.1 g、饱果率为91.9%、栗蓬大小为49.3 mm×42.3 mm,叶片大小为18.1 cm×7.5 cm,这些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使发病植株恢复了生产,为开发安全有效的CnYC综合防控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35.
荸荠(Eleocharis dulcis)是一种重要的特色水生蔬菜,为开发用于荸荠遗传学研究的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本研究基于RAD-seq技术对荸荠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并进行SSR标记开发与引物设计。结果显示,共检测到5039个SSR位点,其中4127个SSR位点可利用并成功设计引物。在可利用的SSR位点中,三碱基重复基序类型所占比例最高,数量为1894个,占位点总数的45.89%;其次是二碱基重复基序类型,数量为1406个,占位点总数的34.07%。随机选取了100对引物进行有效性验证,扩增成功率为93%,从扩增成功的引物中选取83对引物对两个品种进行多态性检测,83对引物共得到232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28条,具有多态性的引物为60对,多态性比率为72.28%。通过RAD-seq开发的荸荠SSR标记有效性和多态性较高,为后期荸荠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品种的遗传改良及分子育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6.
以采自河北、河南两省的6种板栗品种(塔丰、遵玉、早丰、大板红、红油栗、大板栗)为试材,采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测定,比较不同品种板栗的果仁质地特性,探讨反映板栗果实质地状况的评价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质地构成和变化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大板红在硬度、胶黏性方面最高,大板栗品种在弹性、胶黏性、咀嚼性方面较好,在果仁内聚性方面最好的为塔丰。板栗各质地参数间的相关性表明,硬度与咀嚼性、胶黏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聚性与胶粘性、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弹性与胶黏性、咀嚼性呈一定的负相关,胶黏性与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故硬度、内聚性、咀嚼性均能较好地反映板栗的质地特性。  相似文献   
737.
为明确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可溶性糖成分及含量差异特征,综合评价果实甜度,为板栗产业高甜度品种选择、培育和特异资源利用提供依据。以32个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为材料,采用“板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的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采后40 d可溶性糖相关的11个性状开展系统调查,并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1)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均值为24.33%,总糖含量(Total soluble sugar,TSS)均值为20.80%,整体甜度较优。2)板栗果实11项甜度指标在主栽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用于综合评价板栗甜度;其中可溶性总糖的变异程度显著低于各可溶性糖成分和生化甜度的变异程度,各个可溶性糖成分和含量间的差异是板栗品种多样甜度的主要来源。3)相关性分析中6种可溶性糖成分间无显著相关性,指标间较为独立。4)32个品种聚为3类不同甜度的等级,高甜类型(HS)有9个品种,D值为0.50以上;中甜类型(MS)有18个品种,D值为0.30~0.50;低甜类型(S)有5个品种,D值为0.30以下。本研究结果为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甜度、等级划分与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38.
霉变板栗的近红外光谱和神经网络方法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了带壳板栗的品质.在波数为12000~4000cm-1范围内采用近红外漫反射法采集了合格板栗和霉变板栗的光谱,用6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分析数据,比较了板栗近红外光谱在不同预处理方法下所建模型的识别率.试验结果表明经矢量归一化预处理所建模型识别效果最好,对预测集中的合格板栗、表面霉变板栗、内部霉变板栗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4.74%、94.44%、92.31%.  相似文献   
739.
宁波沿海地区栗、梨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生产上注重茶与果树间作以增大茶园生物多样性而强化自然控制,还望增加收入.为选适宜树种,于2005年1~12月每月下旬调查了宁波沿海地区大片无公害栗园、梨园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植食性昆虫种数依次占各类型园总物种数54.4%、56.0%和57.8%,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百分率91.0%、91.5%和94.8%;捕食性昆虫和捕食螨种数百分率依次是15.7%、15.2%和12.4%,个体数百分率为2.6%、2.6%和0.7%;寄生性昆虫种数百分率是14.2%、14.0%和9.9%,个体数为2.3%、2.5%和0.6%;蜘蛛种数百分率是14.2%、13.0%和17.4%,个体数为3.6%、2.9%和2.7%.3类群落中鳞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蜘蛛目为优势类群,每类群落中这5个目个体数之和分别占各自群落总个体数80%以上.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占总个体数35%.月平均丰富度(S) 和多样性指数 (H′) 大小顺序:栗园(S=36.3,H′=1.28)、梨园(S=28.8,H′=1.13) 和茶园(S=21.9,H′=0.87).主成分分析揭示了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大小:栗园>梨园>茶园.栗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稍大,拥有蜘蛛种类和个体数稍多,控制茶园叶蝉潜能稍大,栗树作为茶园的间作树种比梨树合适.  相似文献   
740.
切口是商超糖炒板栗加工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对我国板栗深加工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板栗切口或为手工作业,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或为批量无序机械破壳,果仁损伤率高,切口形状不规则,无法达到商超板栗的切口要求。在分析商超糖炒板栗对切口技术要求基础上,阐述不同类型的板栗切口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出各种类型板栗切口机的优缺点。概述板栗切口机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板栗切口机械中存在的生产率低、栗仁损伤率高,切口位置不准确、开口质量不高,设备适应性差、可靠性低,切口技术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优化切口工序、提高切口效率与质量,引入机器视觉技术、提高切口智能化水平,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提高设备的通用性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