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70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75篇
  32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16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711.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渠道。该文从动物解剖学的课程性质出发,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动物解剖学教学全过程中,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最大程度实现思政课程的隐性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综合素质过硬的兽医人才。  相似文献   
712.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病理特征明显,致死率高,对全世界养猪业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由于ASFV基因组庞大,免疫逃逸机制复杂,至今还没有研发出安全有效的商业化疫苗用于防控疫病。该综述分别介绍了ASF的流行背景、病原学特性、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方法以及相关防控措施。总结了6种ASF疫苗如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DNA疫苗、亚单位疫苗以及单周期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免疫机理,并叙述了用于防控疫病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纳米疫苗和抗病育种2个新的研究方向,归纳出了目前防控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以期为后续疫病防控和ASF疫苗研究提供参考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713.
文化产业振兴与广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鑫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308-311
面对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出路。尤其是中国,当传统制造业受到巨大冲击,发展文化产业便成了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不二良方。作为海啸重灾区的广东,应主动视"危机"为"契机",以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背景为依托,立足自身优势,全力打造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714.
【目的】明确加拿大烟叶主流烟气中的关键酸性香气成分,为开发具有加拿大烟叶风格特征的烟用香料提供参考。【方法】以加拿大烟叶主流烟气酸性香气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柱层析和中压制备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割,以感官评价为导向,结合GC-MS分析确定特征组分,对其中的重要酸性香气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相应的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结果】(1)加拿大烟叶烟气酸性特征组分主要是小分子羧酸和芳香族羧酸,确定了其中16种重要酸性香气成分,小分子羧酸组分中异戊酸质量浓度最高(1.09 mg/mL),芳香族羧酸组分中苯乙酸质量浓度最高(6.44 mg/mL);(2) 16种酸性香气成分的OAV均大于1,其中异戊酸和苯乙酸的OAV最大。【结论】异戊酸和苯乙酸是加拿大烟叶主流烟气中的关键酸性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715.
【目的】利用田间试验,从土壤团聚体角度入手,着力探究不同生物炭施入量对热带农田的改良效果,以提高土壤质量。【方法】试验采用花生壳生物炭,施入量分别为10 t hm-2(P10)、20 t hm-2(P20)、40 t hm-2(P40)和60 t hm-2(P60),以不施入生物炭(CK)为对照,共计5个处理。在施入生物炭一年后,取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壤测其团聚体组成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结果】生物炭施入显著增加了10~20 cm土层2~1 mm和20~30 cm土层<0.25 mm粒径团聚体含量,同时,显著增加了10~20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生物炭施入使原土和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有不同程度提升,在P40和P60处理下提升效果最明显;生物炭施入增加了10~20 cm土层2~1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P60处理增加了0~10 cm和10~20 cm土层几乎所有粒径团聚体和原土C/N;生物炭施入量、土层深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716.
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减少调控成本,是温室生物质发酵高效酿热产能的基础,也是温室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麦秸为原料,牛粪为辅料,以初始物料容重(Bulk Density, BD)、碳氮比(Carbon Nitrogen Ratio, C/N)和含水率(Moisture Content, MC)为研究因素,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因素间交互作用的优势。试验为三因素五水平设计,设置23个处理,以升温速率、产热速率、热能转化率和总有机碳降解率为发酵评价目标,基于TOPSIS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用熵权法合理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多因素耦合下生物质发酵酿热的响应模型,解析了碳氮水多因素耦合对生物质发酵酿热的综合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单因素效应中综合评分与C/N值呈近线性关系,与BD和MC值均呈凸型二次曲线关系;BD、MC和C/N协同影响综合酿热效果评价值。当BD、C/N和MC分别为0.05~0.07 g·cm-3,38.30~38.40,52.94%~59.83%时,综合评价值存在最优区间,将所得发酵因素综合调控下的最优方案应用于冬季延安地区的温室采暖,可使该地区大跨度非对称塑料温...  相似文献   
717.
718.
为探究遮光处理对盆景灵芝生长发育和不同生长时期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盆景灵芝3号’为研究菌株,采用不同密度遮阳网来控制光照强度,设置0%(自然光照,T0)、50%(T1)、70%(T2)和90%遮阳率(T3)共4个处理,分析不同遮光处理下盆景灵芝的农艺性状和不同生长期内多糖、三萜、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T2处理灵芝出原基时间提前,原基个数增加;且成熟期灵芝菌盖为金黄色,颜色鲜亮有光泽、整齐度好,优于其他处理;同时多糖含量最高。T0处理灵芝菌盖的直径、厚度和菌柄长度及产量均表现较差;且在灵芝生长的4个时期中多糖含量最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随着遮阳率的增加,灵芝木质素酶活性逐渐增大,漆酶在原基期时活性最低,锰过氧化物酶在原基期活性最高。T2处理灵芝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光照强度不仅影响灵芝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灵芝的次生代谢物含量和酶活性变化,自然光照对灵芝有较强的胁迫作用,易激发灵芝体内产生活性氧,使得抗氧化酶活性急剧升高,间接降低了木质素酶的催化活性,因此,70%遮阳率更有利于盆景灵芝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19.
为研究基质水分胁迫对双孢菇全育期内菇形的动态发育、产菇品质的影响,确定温室双孢菇适宜、高效的施水方案,以"奥吉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20年8月进行双孢菇全育期基质水分胁迫试验。该试验设置正常T1(基质饱和持水率的80%~90%)、轻度水分胁迫T2(基质饱和持水率的70%~80%)、中度水分胁迫T3(基质饱和持水率的60%~70%)、重度水分胁迫T4(基质饱和持水率的50%~60%)4种水分处理方案,出菇期测定双孢菇发育动态、单菇品质、区域产菇品质、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结果表明:1)菇盖与菇柄的形态指标、出菇品质与基质含水量呈正相关,菇高受水分胁迫影响不明显。2)盖厚、茎粗、菇高的发育经历逐渐增长、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3个阶段。在T4水处理下菇厚、茎粗的最大值比T1水处理减少26.1%、24.9%,出菇时间延迟16.5 h(P0.05)。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菇柄与菇盖的生长速率峰值逐步提前,迅速增长期延长。3)在T2水处理下,双孢菇WUE和产菇数最高,相比T1水处理提高2.3%和9.2%(P0.05),出菇产量和优质菇率略低于T1水处理。4)双孢菇结菇前期和后期可进行轻度水分胁迫提高WUE,形成耐旱机制。快速发育期内应保持基质充足含水量,以提高双孢菇品质,加快出菇时间。该研究为双孢菇水分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0.
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农田土壤污染呈现污染浓度低、面积大、新源污染不断输入的特点。农田土壤本身微生物种类丰富,对氯代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大的降解潜力和未知性。本试验以典型高氯代和低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六氯苯(HCB)和滴滴涕(DDT)为研究对象,结合~(14)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HCB和DDT在热带水稻土和甘蔗地土壤的矿化现象,同时监测HCB和DDT在两种土壤中的挥发、降解产物以及结合残留。结果表明,经84 d好氧培养,HCB和DDT在两种土壤中的矿化量分别仅为0.14%和3%,低氯代有机污染物DDT的矿化速率显著高于高氯代有机污染物HCB。然而,两种土壤对HCB或DDT的矿化没有显著性差异。HCB或DDT在水稻土中的挥发量略微高于甘蔗地土壤,两种土壤中HCB和DDT的挥发量在0.1%~0.6%之间,表明挥发不是其主要的环境过程。在DDT污染水稻土和甘蔗地土壤中添加1.25%的堆肥增加了DDT在土壤中的矿化与结合残留,减少了DDT的挥发。本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在好氧条件下对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自然消解能力非常弱,而有机肥的使用有助于土壤中持久性氯代有机污染物的矿化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