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4篇
  25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不同耕作方式对杂交籼稻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杂交籼稻内5优539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杂交籼稻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杂交籼稻的分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茎鞘物质转运量、茎叶物质转运量、净同化率和作物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而干物质积累量在抽穗期达显著差异。在水稻全生育期内,旋耕处理的吸氮量和吸磷量均大于翻耕处理,但两处理亦无显著性差异;而两处理间的吸钾量在生育中期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生育后期差异并不显著。产量构成方面,翻耕处理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高于旋耕处理,有效穗数高于旋耕处理,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翻耕处理的产量为11 505.66 kg/hm~2,稍高于旋耕处理,两者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综合来看,旋耕处理与翻耕处理对杂交籼稻生长特性和产量均无太大影响,从生产效率的角度来看,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旋耕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72.
早稻收割后,紧接着就是翻耕抢插晚稻。由于天气热、温度高,为确保晚稻机插质量,农户及机手应掌握晚稻机插技术要领。(1)掌握播种时间。第一批晚稻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  相似文献   
73.
通过开展二晚免耕与翻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类型为灰黄泥田且排灌条件较好并保水保肥的田块进行二晚免耕栽培能节本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74.
高寒草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响应敏感,高寒草地植被盖度估算是了解高寒草地植被状况和评估退化草地修复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目前,地面盖度估算的主要方法是数码照相法,其中基于多光谱照片的盖度提取是比较准确和高效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多光谱相机对疏勒河上游不同演替阶段高寒草地、围栏封育和翻耕补播草甸生长季内的植被盖度进行了观测,研究了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干扰下高寒草地植被盖度的变化,同时对估算多光谱照片盖度的阈值法做了改进。结果表明,1)新阈值法的估算结果与真实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219),而旧阈值法与真实值之间差异极显著(P=0.001);2)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草地类型具有不同的植被盖度,沼泽草甸最高,各草地类型盖度均在7月达到最大;3)在生产力较低的多年冻土区,围栏封育对高寒草地修复效果在短期内不明显,翻耕补播甚至会导致植被盖度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75.
车前子又名车前仁、牛舌菜,系车前科草本植物,以子仁入药,为常用药材。适合江西及其周边省份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寒,耐旱。在平地、山地、丘陵地及水稻田均可种植,一般在秋季9~10月播种,次年春季收获后可接着栽种水稻、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一、种植1.直播。播前将选好的地翻耕15~20厘米,结合翻耕每667平方米(1亩)施入农家肥1000~1500千克(或磷肥50千克、复合肥20千克),然  相似文献   
76.
翻耕作业是农业生产中能量消耗最大的环节之一,减少能源消费和生产投入成本是农业机械领域的研究重点。对国内外铧式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犁体结构和工作方式上提出了降低犁耕阻力的方法途径。降低能量消耗、翻耕阻力和碳排放量,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7.
翻耕对半干旱区高寒草甸地表水热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半干旱盆地退化高寒草甸地表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地表温度和植被盖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翻耕所导致的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壤属性的变化对高寒草甸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高植被覆盖区域内土壤含水量较高;2)降水后,较低植被覆盖区域内地表温度较低,地表蒸散量较大;3)在长时期缺乏降水的情况下,较低植被盖度区域内地表温度较高,土壤含水量偏低。以上结果说明,翻耕后导致的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壤属性变化,会导致翻耕区内地表蒸散偏大,更容易出现土壤水分不足的现象,不适合半干旱区高寒草甸群落的恢复。因此,采取增加灌溉或者免耕补播等不破坏地表植被的补播方式,可能更适合该地区内的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78.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和青贮夏玉米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适宜的耕作与覆盖措施可在不同程度节约农业用水。本文选用了翻耕处理、燃茬免耕处理和覆盖免耕处理为主要耕作措施,开展了为期2a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措施对农田土壤含水量、土面蒸发、夏玉米生长指标、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较少年份(2010年),覆盖免耕处理0~20cm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其他2处理,2a试验期间覆盖免耕处理0~120cm土壤贮水量一直高于其他2处理,且其土面蒸发量最小。2a试验期间,覆盖免耕青贮夏玉米产量较翻耕和燃茬免耕分别提高了11%和9%,青贮夏玉米水分生产率分别提高了11.7%和14.8%。覆盖免耕能减少土面蒸发和提高水分生产率,因此建议在北京地区夏玉米种植采用覆盖免耕措施。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带籽紫云英作为绿肥对稻田土壤性质的影响,为推进绿肥生产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开展3年田间定位试验,第一年设置4个不同紫云英翻压量(2.81,5.61,8.42,11.23 t/ha)处理,无紫云英翻压作对照处理,后两年均延续上一年试验结果,每年水稻移栽前将各小区田面自然长出的带籽紫云英测产后直接翻耕;测定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养分、生物学性质以及水稳性团聚体等指标。【结果】紫云英带籽翻耕的绿肥处理可使水稻有效穗及产量显著增加,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酸,同时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活性均明显提高;土壤水溶性有机碳随绿肥施用量增加而升高,但过多绿肥施用量会抑制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由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向中微团聚体富集。【结论】带籽紫云英作为绿肥施用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稳步提高土壤肥力,显著增加水稻产量的作用,水稻移栽前翻压量以不超过8.42 t/ha(干重)为宜。  相似文献   
80.
北方农牧交错带免耕对农田耕层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带部分地区免耕措施生态效益好但作物产量有所下降的现状,为了找出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对比分析了免耕和翻耕两种耕作方式下耕层土壤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免耕地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慢且幅度小,翻耕地土壤温度在日间总体高于免耕地。在垂直方向上,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降低,但一天中不同时刻的表现差异显著。土壤温度变化与当时气温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大于0.5。与免耕地相比,翻耕地气温与土壤温度的直线回归关系更显著。受土壤温度等物理性状的影响,免耕地作物生物量及产量明显不如翻耕地。因此,北方农牧交错带要通过农艺措施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免耕农田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