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09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652篇
林业   56篇
农学   2646篇
基础科学   962篇
  790篇
综合类   12155篇
农作物   170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94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57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512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830篇
  2013年   790篇
  2012年   1101篇
  2011年   1130篇
  2010年   1020篇
  2009年   1082篇
  2008年   1033篇
  2007年   901篇
  2006年   877篇
  2005年   860篇
  2004年   757篇
  2003年   663篇
  2002年   600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462篇
  1999年   414篇
  1998年   382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312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298篇
  1992年   273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油菜是全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积极推广种植经济类农作物。呼伦贝尔高寒地区积极推广免耕油菜种植技术,该文介绍了品种选择、播前准备、精细化播种、田间管理与等技术要点,为油菜的优质高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73.
浙油杂319属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不育系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隐性核全不育系ZH4A,恢复系为双低高含油量品种浙油50。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倒的优点,适宜机械化种植。2015—2017年度参加国家油菜品比试验,2015—2016年度平均产量2 670.3 kg·hm-2,比对照增产3.3%,达显著水平;2016—2017年度平均产量2 617.5 kg·hm-2,比对照增产1.4%,达显著水平。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浙江、上海、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74.
【目的】旨在筛选出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高、适应在本地气候环境条件生长、具有一定推广潜质的彩色花油菜新品种,为留坝县休闲农业增加花样品种提供可靠的品种保证。【方法】本次试验不设重复,单行起垄种植,每穴一苗育苗移栽,按株行距12cm×58cm,每点各品种均栽植5垄共500株,小区面积为34.8㎡,亩株数约9579株。【结果】4个不同海拔区域出苗期、移栽期、现蕾期、抽薹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成熟期、收获期、生育期一致,海拔越高各物候期越长,相应生育期加长。株高、一次分枝、二次分枝、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单株产量、单位产量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3个彩色花观赏油菜品种在不同海拔区域川彩油2号产量最高,川彩油1号次之,川彩油3号最低。【结论】引进的3个彩色油菜品种,在海拔700—1100m均能正常出苗和成熟,经田间种植表现和测产考种,川彩油1号、川彩油2号、川彩油3号抗性强,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花期较长且与本地油菜花花期一致,花色鲜艳,具有鲜明的观赏价值,同时也为发展中蜂养殖保障丰富的蜜源,宜在全县不同海拔地区示范种植,为今后推广种植观赏油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和揭示高含油量油菜品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多态性丰富的8对SRAP引物组合对不同来源的54份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品系进行了遗传分析。8对引物组合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 Shannon’s信息指数(I)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分别为1.74、1.46、 0.27和0.4;该结果表明SRAP技术对高含油量油菜品系的多样性分析具有较高的检测率。聚类结果分析显示品系间的最大遗传相似系数为0.98,最小为0.71,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8时可将所有品系分为6大类群,Ⅰ-Ⅳ由23569等来自加拿大和我国不同油菜生态区的6份材料组成,Ⅴ和Ⅵ类则由38份和10份材料构成,占绝大多数。其中第Ⅴ类将黄色、中间色和大多数含油量高的品系聚在一起;黑色、中间色和相对较低含油量的材料则聚在第Ⅵ类中;同时,Ⅴ和Ⅵ也可分成3个和2个亚类。高油种质资源聚类与粒色、含油量关系密切,而与地理来源、芥酸、硫苷等关联性较小,各类群材料与地域来源、含油量、粒色、品质等性状没有单一的指向性关系,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76.
以‘陇油8号’油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1、10、25、50、100μmol·L~(-1))外源ATP预处理对盐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物量、H_2O_2和·OH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膜损伤程度、渗透调节物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用ATP或NaCl处理)相比,用不同浓度的外源ATP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油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25μmol·L~(-1)的ATP处理表现较为显著,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了26.9%和17.2%。25μmol·L~(-1)的ATP+NaCl处理相比较于单独NaCl胁迫处理,油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了13.7%和15.0%,油菜幼苗的生物量(根长、株高、鲜重)、2种抗氧化酶活性(CAT、POD)、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及相关基因(MAPK3和MAPK6、SOS1和NHX1)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其中根长、株高、鲜重分别增加了23.6%、27.3%、28.6%,CAT、POD活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0.3%、27.0%、15.9%、41.0%;而H_2O_2和·O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分别显著降低了13.6%、6.3%、27.6%、20.5%。以上结果表明,外源ATP浸种能够促进NaCl胁迫处理下油菜的种子萌发,显著提高幼苗的生物量、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降低其膜损伤,增强油菜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筛选适合杂交油菜黔油早2号一次性施肥及撒播的缓释肥种类及经济用量,为该品种大面积轻简化栽培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市售的5种缓释肥料及普通氮磷钾复混肥(CCF)为研究对象,设单施及混施等11个施肥处理,以空白施肥为对照,测定并分析各处理油菜在稻田和旱地环境下叶片叶绿素含量、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的差异,筛选最适缓释肥.另以油菜专用缓释复合肥为对照,设3个施肥水平进行最适缓释肥经济用量研究.[结果]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稻田环境下,空白对照、宜施壮油菜专用缓释复合肥(YSZ)、沃夫特缓释掺控肥(WFT)和鲁西硫酸钾控失肥(LX)单施处理的叶片SPAD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CCF单施及洲际核金刚有机无机控释缓释复合肥(HJG)+CCF、WFT+CCF、LX+CCF混施处理的叶片SPAD值逐步升高;旱地环境下,除HJG单施和WFT+CCF混施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叶片SPAD值均呈上升趋势;但两种环境下播种后60、90和120 d时,各处理的SPAD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各处理生物产量,地上部鲜重除旱地播种后60 d外,其他时期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地上部干重除稻田播种后90 d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时期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播种后90和120 d,不同处理间地下部鲜重差异显著,地下部干重差异均不显著.缓释肥及其施用方式在两种环境下对油菜产量影响显著.其中,稻田LX单施、WFT单施和HJG+CCF混施处理的产量较高,分别达3073.20、2863.05和2791.35 kg/ha;旱地LX+CCF、WFT+CCF和ZS+CCF混施处理的产量较高,分别达3890.25、3713.55和3525.15 kg/ha;综合两种环境,LX单施、WFT+CCF混施和WFT单施处理的产量较高.WFT在高和中等施肥水平下,黔油早2号产量均较同一水平下的其他缓释肥处理高,且环境变异度小.其中,在高施肥水平下,较对照YSZ处理增产150.15 kg/ha,增幅8.57%;较LX处理增产169.35 kg/ha,增幅9.77%.2016—2018年分别实施的2.67和37.33 ha一次性施肥撒播示范结果显示,WFT用量为750 kg/ha时,黔油早2号平均产量分别达2554.20和2350.20 kg/ha.[结论]在贵州省金沙县及具有相似气候及土壤条件的地区,黔油早2号一次性施肥撒播栽培最适合的缓释肥为沃夫特缓释掺控肥(N-P2O5-K2O=22-10-10),施用量约为767.10 kg/ha.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对油菜秸秆的研究,发现油菜秸秆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较高,饲用潜力大,但油菜秸秆因其木质化程度高、适口性差在实际生产中难以饲喂而存在大量丢弃、焚烧的情况。有关油菜秸秆饲料化技术的研究还存在不足,油菜秸秆饲用的限制因素难以得到解决,因此,今后还需研究如何改善油菜秸秆的适口性以增加动物的采食量,提高油菜秸秆的利用效率。本研究从油菜秸秆的饲用潜力出发,探讨了限制油菜秸秆饲用的因素,综述了目前已有的氨化、青贮、微贮等油菜秸秆饲料化技术,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油菜秸秆饲料化有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9.
80.
为了掌握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春油菜产量的影响,利用春油菜"3414"田间试验来研究氮磷钾肥的最佳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验处理中,产量最高的是处理T11,为3 799.8 kg/hm~2,其次是处理T7,为3 789.45 kg/hm~2。氮磷钾肥施肥量与春油菜产量之间呈现出三元二次方程关系,由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计算出氮磷钾肥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83.25 kg/hm~2、P_2O_5 50.1 kg/hm~2、K_2O 27.1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